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怀宽容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胸怀宽容

作者:公子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20:29:34 来源:23小说

将至天明,宛转悠扬的莺啼渐渐停歇,水气莹润。

一匹快马自太极宫方向疾驰而至,抵达崇仁坊门前亮出禁军腰牌,坊卒不敢阻挡,急忙看门,看着这名禁军策骑驰入坊中,直抵梁国公府大门之前,甩镫离鞍、翻身下马。

门口的家兵赶紧迎上前去,交谈一番,一边将其迎入府内,一边前去后宅通知房俊。

敲门声响,将房俊惊醒,从玉臂粉腿的纠缠之中起身,将挣扎着欲起来服侍他穿衣的公主小妾摁着重新躺下去,轻笑道:“你好生歇着,不必服侍。”

“喔。”

平素英姿飒飒、剑舞飞扬的新罗公主呢喃一声,强撑着睁眼瞧了瞧郎君壮硕的身体,终于还是耐不住双腿疲累、腰肢酸软,以及脱水眼中的疲惫,从善如流的闭上眼在被窝里拱了拱,寻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再度沉沉睡去。

昨夜偏向两位姐姐,从而“背刺”郎君一下,结果遭受极为严厉凶残的“惩罚”,身子都被掏空……

房俊嘿嘿一笑,自顾自穿好衣裳,神清气爽的出门。

男人最大的成就,无过于床笫之上能够彻彻底底征服一个女人……

出了门到了前厅,见到宫里来的禁军,仔细听取其来意。

昨夜薛万彻接到圣旨,本应率领右屯卫自渭水、灞水交汇之处横渡渭水,而后直插尉迟恭身后,阻截其退路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迫使其不敢全力攻伐灞桥逼近长安,结果薛万彻刚刚抵达渭水河畔,尚未开始渡河,却忽然率军后撤,且直接抛弃之前与渭水、泾水之间设置的营地,干脆连夜向西,返回自辽东回归之后的营地。

对圣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李承乾一夜未睡,天色未明,便让人通知他前去武德殿议事。

房俊打了个哈欠,心底暗叹,李二陛下诸子皆乃人杰,但纵然是人杰亦有高下之分,李承乾敦厚仁义但才具不足,相比于李恪、李泰甚至李治,的确多有不足。

最起码胆魄便远远不如……

当即沐浴更衣,带着起兵策骑出府,直奔太极宫。

此时天色将将发亮,雨水已歇,空气之中湿润清冷,纵马疾驰在长街之上倒也舒爽惬意。一路行至承天门外,早有内侍等候在此,见到房俊下马,便将其迎入承天门,前往武德殿。

到了殿外,内侍道:“陛下有旨,越国公到来之后毋须通禀,可前往御书房等候。”

房俊颔首,随着这位内侍到了御书房。

刚到御书房门口,便见到一个穿着华美、气度俨然的孩童迎面碰上,房俊忙上前施礼:“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正是李承乾的嫡长子、太子李象。

李象不敢托大,赶紧还礼,一揖及地:“见过少保。”

“越国公”乃是爵位,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此来称呼,但李承乾同时担任着“太子少保”,乃是东宫官员,算是太子李象的麾下部属、东宫班底,所以李象以“少保”相称,显得亲近。

君臣叙礼完毕,相继起身,房俊笑问道:“殿下起这么早?”

李象一本正经答道:“今日筵讲的是高阳郡公,象不敢懈怠。”

房俊颔首。

“高阳郡公”是李承乾登基之后赐予许敬宗的爵位,封地“高阳”与“高阳公主”的“高阳”并不是一回事。按说“郡公”的爵位已经不低,但李承乾大抵是不耻于许敬宗的品行操守,对其只有封爵,并未升官,依旧由其主管书院,并无朝堂任职。

不过说到底也是当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资历雄厚,不能太过薄待,且虽然不耻其人品,但对其才学却极为推崇,故而任命其为东宫属官,负责教授太子。

而许敬宗大抵也明白李承乾不大看得上他,所以一腔心血全都投注到太子李象身上,誓要教授出一个一代明君来,故而平素授课极为严厉。

君臣两人别过,李象自去偏殿上课,房俊则进入御书房。

没一会儿,一身常服的李承乾快步入内,见到房俊起身施礼,摆摆手坐到主位,问道:“二郎还未用过早膳吧?”

房俊笑道:“早晨赖了一会儿床,便被陛下叫来了。”

李承乾道:“那正好陪朕一同用膳。”

吩咐一旁的内侍将早膳送来,旋即叹口气,对房俊道:“非是朕不知沉稳静气,只不过薛万彻此举极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之后果,实在是如坐针毡,难以平心静气。”

房俊颔首道:“陛下的心情微臣能够体会,只不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已至此,无可更改,只需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即可,纵然心急火燎,亦是于事无补。”

这件事早已谈妥,明里内里都已秉明且达成一致,何以事到临头却犹豫仓惶?

内侍将早膳送来,李承乾闭口不言,待到粥菜摆放妥当,这才挥手将内侍斥退,端起饭碗对房俊道:“非是朕优柔寡断,实在是兹事体大,万一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房俊拿碗自己盛粥,自顾夹了一筷子凉拌菜丝:“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吾等君臣既然已经做好谋划,那就顺其自然便是,若天有不谐、谋事不成,亦是天命,认命就是。”

李承乾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看了看房俊平静如水的面色,想了想,忽而一笑,夹菜入口,又喝了一口粥,边吃边道:“是朕浅薄了,父皇在时,每每教导朕‘遇大事有静气’,朕自以为已经不差。但自从关陇兵变直至今日,却往往心浮气躁,实在是愧对父皇,亦愧对诸位师傅之教诲。今日见二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知道自己依旧差的很多。”

“呵呵,”房俊咽下一口菜,笑着道:“不敢当陛下夸赞,若当真泰山崩于前,微臣肯定拽上陛下一口气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