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这个大唐我来救 > 第237章 皇帝也发愁 一章)

这个大唐我来救 第237章 皇帝也发愁 一章)

作者:朱凤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1 20:36:09 来源:23小说

作为一个后世人,又在求学生涯中博览群书的大学生,霍子玉自然是深深理解霍仙鸣的意思的,要建设一个国家很难,但是要破坏它就容易多了。

不过,霍子玉还是微笑着说道:“阿公也别太担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霍仙鸣闻言,心下自是了然,想起最近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对自己这个侄孙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这个从小就和自己侄子霍传宗长得几乎一样的孩子,真是霍家最大的骄傲,也无愧自己和李泌损折寿元为他增加气运了。

想到后续的问题,霍仙鸣笑道:“子玉,你还记得你师父李相爷去世之前怎么叮嘱你的么?”

霍子玉点头道:“记得,稳!”

霍仙鸣点头道:“是的,大唐虽然内忧外患这么多,但是大唐短期内还是气数未尽,你做事不必太急,稳着来,就不会有大问题的。”

霍子玉点头道:“孙儿谨记。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个人生病尚且如此,一个国家要去除病灶更不能急于一时。”

“哪来的俗语?我活了快六十年,怎么没听过?”霍仙鸣笑问道。

薛涛笑着说道:“阿公别见怪,子玉老是自己创造一些俗语,说什么‘俗话说’,其实都是他说的,咯咯咯”

“哈哈哈哈,不过子玉说的这个倒是在理,人嘛,病来的时候都是很突然,但是养病祛病却需要很久,越是着急乱治,病情反而会加重。”

霍子玉此时心里奔过一百头羊驼的感觉,看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俗语在中唐还没出现,不过自己这么一说,这话以后要流传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霍子玉来到大唐后已经十分谨慎了,首先是不能提及后世一些如今没有被提及的先进科技,后续一些中唐诗人的诗词也不能引用,杜甫的诗文更不能提及,但是不少谚语、俗语、歇后语却大多无法考证出处,说出来就要做好此时还没出现这俗话的情况,进而接受大家的一番惊叹与恭维,霍子玉已经有些适应这种情况了。

就在此时,霍东来报:“下雪了,下雪了!”

霍仙鸣笑道:“走,出去院子里走走,赏赏雪。”

霍子玉和薛涛纷纷赞同,于是三人披上外套,从暖室走了出去。

借着府内的烛火与漫天烟花可以看出来,雪下的还挺大,只是此时雪刚开始下,还是圆点一样的小颗粒。

后世管这种雪叫“粒雪”,霍子玉所在的后世,皖北和豫东一带都叫这种雪叫雪长籽,一般是气温骤降导致降雪初期才下,时间稍长,就是多边形的晶状雪了。

几人走在小花园里,霍子玉忽然想起来一个典故,笑道:“我记得古籍《世说新语》里记载过晋朝一件趣事,说有次下大雪,谢安考较子一辈用一句诗来写雪,谢朗率先开口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众人拍手叫好,但是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世人数百年来都夸赞谢道韫写得好,不过我倒是觉得也不尽然,你看现在,不就是‘撒盐空中差可拟’么?”薛涛笑道:“阿弟说的是,古籍只写了两人说的话,却没写下雪的阶段,我倒是不信谢朗是个瞎子,看到鹅毛大雪会说它长得像盐一样。应该是谢家王家本就是大家族,刚开始谢朗说的时候,就是颗粒的雪,等轮到谢道韫的时候,雪已经是鹅毛状的了,所以谢道韫才说‘柳絮’状。两句本就是写雪的两个阶段,只是前句虽然写实,但不免俗气了点,不如后句更有诗情画意。”

两人一唱一和,几乎天衣无缝,霍仙鸣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原本他还担心薛涛会因为自己只让霍子玉纳她为妾而心怀怨恨,但是近一月来见二人如此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心里就踏实了很多。

自己也是有苦衷的呀,霍仙鸣心内叹道,霍子玉从童年醒转过来以后,在李泌病床前那一番表现,震惊了群臣和德宗,几首诗文迅速风靡大唐,若非在少林寺被少林武僧、禁军、河南府、曲环等势力层层严密保护,不知道多少人会打他主意了。

德宗在得到少林寺方丈传来的霍子玉武功几乎大成的消息,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局,霍子玉不仅承载着李泌的期望,如今还承载着德宗几乎全部的心血,至于子玉的终身大事,他早就心里有了安排,就算不娶襄阳公主,也会娶其他王室女子,怎会同意让大了霍子玉十几岁、身份卑微的薛涛做霍子玉的妻子?

就算现在纳薛涛为妾,其实也已经是德宗能容忍的极限了,毕竟薛涛是名满天下的才女,而且本身知书达理、端庄大方。

至于霍子玉最后是娶襄阳公主,还是贾兰笙,连霍仙鸣都拿不准,这主要是因为德宗心里本身也有犹豫。这一点,德宗跟自己谈起过几次,尤其是前天宗室宫宴后和昨晚得到线报后,两人分别谈了两次,德宗已经从早期坚定要霍子玉娶自己孙女开始愈发动摇。

据德宗分析,首先说,娶自己孙女固然好,但是贾耽和贾耽背后关联的势力是无比庞大的,说难听点,甚至比自己这个皇帝势力都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贾耽自己是地理大师;儿子是钢铁专家;师弟杨良瑶是地理大师、外交专家、语言大师、文武双全;师弟陆羽是农学、医学、茶学大师;忘年之交陆贽更是顶级政治家、外交家、文武双全,堪称李泌之后最强的宰辅之才;至于他的挚友顾况,更不得了,前文坛领袖,精通医学、丹道、化学、物理学、数学,对于机关、机械之术更是精通至极,据说他还在造安禄山说过的终极神器蒸汽机。贾耽身边这些人,几乎都是各领域宗师级的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