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这个大唐我来救 > 第463章 兴亡之道论

这个大唐我来救 第463章 兴亡之道论

作者:朱凤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1 20:36:09 来源:23小说

韦琮听完霍子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话,怔怔地发起了呆。

霍子玉见状说道:“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王朝的灭亡,原因几乎都不是单一的,比如汉朝,宦官、外戚、后宫,哪个没祸国干政?还有朝廷内分裂成许多派系,只讲立场不讲事实,只讲斗争不讲民生,衰败亡国有没有他们的问题?”

韦琮等人,一边思考,一边点了点头。

霍子玉又道:“还有军阀割据、异族入侵,是否也是亡国原因?”

“嗯,算。”韦琮再次点了点头,他想到了大唐现状。

“当然,还有天灾,大疫大旱,洪水地震,不也都可能造成亡国么?”李吉甫插话道。

韦琮也没转头,听完李吉甫的话,也点了点头。

霍子玉道:“你看,这么多亡国的原因,如果简单就一句‘红颜祸水’就全归罪于美女,你觉得合适么?”

“不……不合适!”韦琮面带惭色,然后拱手对霍子玉道:“学生惭愧,说出那种不负责任的话,还大言不惭地与侯爷争辩,学生知错!”

其他人听韦琮说完,也纷纷向霍子玉道歉。

其中一人问道:“侯爷,学生有一事不明,比如我大唐,若非杨太真魅惑玄宗,又何来后来这军阀割据、宦官外企干政、朝内党争?”

霍子玉闻言大笑道:“此言大谬!”

“请侯爷不吝赐教。”那人拱手拜道。

王建闻言,连忙向霍子玉示意噤声,韩愈与李吉甫见状,也赶紧摇头示意霍子玉莫谈玄宗事。

霍子玉却冲众人摆了摆手,然后道:“难道诸位真以为我大唐衰落是杨太真的错?”

三楼内众人闻言,有的噤声,有的疑惑地望着霍子玉,而韩愈等人还在摇头示意霍子玉噤声。

霍子玉朗声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杨太真原本是玄宗儿媳,是玄宗他老人家见色起意才纳了去,从此独宠,是也不是?”

“子玉……”韩愈闻言,急忙出言欲阻止霍子玉再言,霍子玉摆手示意韩愈不必再言。

韩愈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大唐衰落,哪怕怪安禄山也不能怪杨太真啊,这谁都知道,但是谁敢说?说了就等于打皇室的脸,谁敢这么不要命?!

霍子玉却不怕,继续道:“杨太真是被玄宗他老人家强纳了去的,她有什么错?怪她太美丽?如果这样怪她,为什么不怪玄宗他老人家见色起意、无法自持呢?”

孟郊等人闻言,这个叹息啊,霍子玉这话也太直白了,大庭广众的这么说玄宗,估计这顿饭吃不完,这些话就得传遍长安,皇帝会怎么想?那些躲在暗处准备参奏霍子玉的人会怎么高兴?!

韦琮闻言,却没有想太多,而是点头道:“玄宗他老人家确实有错!”

霍子玉见状,继续道:“我大唐衰败早有征兆,比如军阀割据,太宗与玄宗加了那么多道节度,却对节度使的权力约束越来越小,甚至默许了他们父死子继、私下扩军,这不是养虎为患又是什么?”

见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霍子玉继续道:“还有宦官干政, 宦官权力谁给的?还不是君上?宦官把持了军权,大搞派系,搞到最后腐蚀了朝内大臣与军队,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怪谁?还不是怪君上?至于党争,一样的道理,大家说,是也不是?”

韩愈等人眼见霍子玉越说越露骨,心知这番言论必然流传天下,他们又都是跟霍子玉绑在一起的,也不再多想,索性支持起霍子玉来。

只听韩愈道:“我觉得子玉说的对,任何王朝的兴衰,都是君王负主要责任,试问那些祸国之辈的权力哪个不是君王给的?君王如果昏庸无道,天下不乌烟瘴气才怪了!所以君王必须以身作则,心系苍生黎民!”

柳宗元也接话道:“二哥说的不错,君不正,则国不正;国不正,则天下乱!”

霍子玉闻言,冲韩愈、柳宗元微笑点了点头,又对韦琮等人道:“君正,这就是关键,君上需得心系苍生黎民!书上只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说百姓要视皇帝如君父,但皇帝也要爱民如子啊,如果一国之君不能将百姓看作自己孩子,反而视如草芥、搜刮压迫,那老百姓凭什么要将君王视为君父?”

见众人若有所思的模样,霍子玉继续道:“先贤说,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如果一个国家的当政者,与民争利、鱼肉百姓、指鹿为马、暗无天日,那百姓自然与之离心离德,最后必然群起推翻它!”

众人闻言,皆目光灼灼地望向霍子玉,霍子玉朗声道:“与民争利、祸害百姓,这才是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有人问道:“那要是闹灾荒呢?”

霍子玉闻言,开怀一笑,然后反问道:“我大唐地大物博,何时每寸土地同时有灾荒过?一地有灾,取另一地钱粮赈灾即可!所有的天灾都不可怕,而**的不作为、乱作为、胡作非为才是最可怕的!”

韦琮闻言,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侯爷说的是啊,家国兴亡自有时,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天意啊!”

其他人听完也纷纷点头,直呼天意。

霍子玉见状,却是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天意?此言大谬、愚蠢至极!”

韦琮闻言一愣道:“侯爷,这家国兴亡不就是天意么?”

霍子玉道:“天地不仁,以中道而为道。而兴衰之道,多在乎人,岂可推责于天?

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新民、安民、利民方可兴邦,与民争利,灭亡之道也。

遥想秦人当年,为防百姓作乱,乃收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