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一看朱棣神色如此凝重,起身恭敬的说道:
“燕王殿下,您别整的这么严肃,下官都有些紧张了,有什么事儿您只管开口,但凡是知道的我绝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棣看着徐闻那紧张的样子,顿时被逗的哈哈大笑了起来:“你小子少跟我玩儿嘘的,这个问题你还真要给我好好回答一下,那么难搞的大兴县在你手里都起死回生了,我想我这个问题应该也难不倒你!”
说着,朱棣稍微停顿了一下,才继续开口说道:“以往朝廷往九边运送粮草,都是自鱼米之乡的江南,走运河和陆路往北运粮,若从北往南运粮呢?该当如何?”
此话一出,徐闻顿时眼睛一瞪,直接愣住了,心里更是掀起了滔天海浪。
他做梦都想不到朱棣竟然会问这样的问题。
粮草是什么?
那可是行军打仗必须的东西。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朱棣竟然直接当着他的面儿询问他粮草的问题,这岂不是说朱棣跟姚广孝之间已经达成了合作。
随后徐闻下意识的看向了坐在一旁看起来风轻云淡的姚广孝。
可姚广孝却彷佛没有听到,没有察觉到什么,依旧老神在在的坐在原地喝茶。
“呼呼……”
徐闻忍不住吐了一口浊气,他明白历史的走向终究还是正确的,一旦朱棣解决了粮草问题,恐怕也就是起事的时候了。
北方人烟稀少,地广人稀,根本没有富足余粮,而且如果通过漕运,路上押运粮草的随行人员也要消耗大量粮草。
最终运送的粮草到了南方可能只剩下不到一半,向南打的话后勤是很大问题。
朱棣见徐闻愣在原地,不禁笑着调侃道:“我这个问题就让我们的徐大人这么震惊吗?”
徐闻一听,这才回过神儿,急忙弯腰抱拳,恭敬的说道:“下官正在心中思考。”
朱棣见状继续问道:“那可有了对策?”
徐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开口说道:“下官的确是有了初步的想法,从北往南,最节省的方式是走海运!”
朱棣闻言愣了一下,倒是没有朝这方面去想过。
徐闻解释道:“用容量超大的福船运送粮草,日夜不缀,不需要沿途修整消耗粮食,而且快捷。”
“最重要的是,海船的装载量远大于漕船,绝非陆运能够相比的,只要准备好,不但安全,而且效率也会更高,本朝在船只的建造上也颇有成就,我想这些都不是难事。”
“最重要的是,走海运的话,一般的山贼啊,强盗啊,完全没有下手的机会,他们甚至不知道船上拉的是什么,更没有实力去攻打强大的战船!”
“就算是有心人想要闹事儿,恐怕也要掂量一二,那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啊!”
徐闻说完最后的时候,故意发出了一声感叹。
他所说的山贼强盗,另有所指。朱棣跟姚广孝一听, 同时眼睛一瞪, 都被徐闻的这个想法给惊呆了。
他们之前因为习惯问题,从未想过海运的问题。
可此时经过徐闻这么一提醒,哪里还能不明白海运的好处呢?
这简直就是天降神兵啊!
而且一切正如徐闻所言,海运优点众多,不仅节省运粮成本,还较为隐蔽。
朝廷的水师很少注意海上,非常适合出其不意。
只要拿下天津卫,燕军的粮草军械,可走大运河到天津,再转海路……可在山东和直隶北部几个府县登陆补给。
也就是说几乎不可能被打劫,就能够轻松的运送大批量的物资。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激动的看着徐闻笑着说道:“徐闻啊徐闻,你可真是帮了孤大忙啊!从今以后,你我就是朋友,但凡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孤定竭尽全力帮你!”
姚广孝也在一旁苦涩的笑道:“贫僧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甚至没把前朝的妖孽,天才放在眼里过,可跟徐闻你一比,贫僧终究还是弱了一筹啊!”
徐闻一听,两人都如此评价,顿时有些受宠若惊,急忙讪笑道:“你们两位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行不行,再这样,我以后可不敢来了啊!”
朱棣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同时心中开始思考攻打天津卫的事情。
徐闻见状,也知道两人恐怕要开始密谋了,随后起身笑着说道:“今日我离家太久了,也该回去了,就不打扰两位了,改天若是再到了大兴县,我做东,必定让你们两位再吃点新鲜的东西,如何?”
正在思考的朱棣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抬头看着徐闻问道:“这么快就要走了?”
徐闻点了点头,“大兴县虽然已经有了规模,可很多决策还要等我回去执行,实在是不敢耽误太久。”
“再者,我得罪的人也不少,若是晚上走路,也不太放心,还是白天早早的回去比较好!”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徐闻当初在京师被人追杀跟踪的事情他也有所有耳闻,随后点头说道:“也行,既然想走,我自然不能扣着你,要不派王府的亲兵护送你回去吧!”
徐闻一听,急忙摆了摆手,“这倒不需要,我自己有安排。”
朱棣见状也不坚持,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样,孤让马和送你出城总可以吧?”
徐闻这次倒是没有拒绝,点了点头就在马和的带领之下离开了王府。
一路上有了马和开路,倒是非常顺利的走了出城。
随后徐闻就带着王力,周昆一行人平安回到了大兴县。
看着眼前熟悉的衙门,徐闻也忍不住悄悄松了一口气,不过脸色倒是越发的凝重起来。
朱棣起事不远了。
他也需要再做一些准备。
一旦真的打起,那需要准备的东西可就多了,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