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代晋 > 第一零三九章 丑姑

代晋 第一零三九章 丑姑

作者:大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20:54:00 来源:23小说

腊月初九,徐州淮阴。

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葬礼的主角是丑姑。

丑姑的死早有征兆,来淮阴之前,丑姑便一直卧病在床。她的腿疾发作,难以治愈。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吃了不少苦,身子大大的受损,底子变得单薄,所以一直无法好转。

来到淮阴之后,李徽四处寻医问药为她医治,但是终难起效果。正所谓医者难医必死之人,油尽灯枯之人是无法挽回的。所以终于只能看着她一天天的病重,熬了大半年的时间,还是撒手人寰了。

这还是悉心照料医治的结果,否则以丑姑的病情,早在来淮阴之前便已经去世了。

对于丑姑,李徽还是颇有感情的。特别是知道了丑姑为了李家所做的一切之后,李徽对丑姑的敬重之心是发自内心的。

当年李家家破人亡,仆役作鸟兽散,只剩下顾兰芝带着年幼的自己,孤儿寡母悲悲戚戚之时,丑姑却留了下来。她毫无怨言的撑住了这个家,在顾兰芝还无法独自坚持下来的时候,丑姑每日出去做苦力,跟男子一样的做活,挣的钱粮养活顾兰芝和李徽母子。在最艰难的时候,帮衬着顾兰芝渡过了难关。

所以,在顾兰芝和李徽心中,丑姑已经不仅仅是家中的仆役,她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是李家忠实的一员。

也正因如此,在李徽发迹之后,丑姑的地位被提升的很高。李家的媳妇们都知道这一点,她们对丑姑也执以长辈之礼,从不敢以奴仆视之。倒是丑姑自己觉得有些慌张,面对张彤云顾青宁这些大家族出身的女郎对自己的尊敬,她倒是往往手足无措。

对于丑姑的去世,李徽自然是要隆重对待。虽然许多人并不理解李徽大张旗鼓的为家中一名老奴进行丧葬的行为。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丑姑在李家的地位,在顾兰芝和李徽心目中的位置。

顾兰芝对丑姑的去世伤心不已。虽在心理上早有准备,知道她熬不了多久,但朝夕相伴的义仆的去世,还是给了她重大的打击。

对此,李徽感同身受。除了用隆重的葬礼来安葬丑姑,满足母亲提出的关于丧葬的一切要求之外,李徽也别无他法了。

在为丑姑写祭文的时候,李徽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甚至不知道丑姑的姓名和籍贯,不知道她来自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甚至连顾兰芝也不知道丑姑的真实姓名。

丑姑活着的时候,倒也问过她好几回。但是她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唯一确定的是,丑姑是北方人,当年跟着家人从北边逃难往南方,在丹阳郡街头流浪。那时丑姑只有七八岁,眼见要饿死了,被李家收留做了粗使的仆役活了下来。

因为生的丑陋,众人都叫她丑姑,真实姓名反倒没人知道了,她自己也忘了。

李徽心中感叹之极,丑姑便是当下时代中一个最为普通的百姓的写照。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往往却连姓名都留不下。就像无数无名无姓的蝼蚁一般,默默地过了一生。丑姑和其他人比还算是幸运的,起码晚年过的幸福,不愁吃穿,受人尊敬。许多人一辈子也没得享受。

相较而言,那些衣食足暖的贵族世家,追求名垂青史,建功立业。那和丑姑这样的人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世界的参差就在于此,人和人从来没有平等这么一说,所有的鼓吹平等的言语,都是骗人的。

“阿姑来家四十余年,七八岁便入丹阳李家为仆,侍奉李氏祖孙三代,兢兢业业,不辞辛苦。昔年李氏中落,我父病逝之时,族人争田争产,仆役四散奔逃,我母孤苦无依,难以支撑之时,阿姑毅然挺身而出,作苦力之劳,得微薄之财,供养主家,是为义仆之典范。为此,落得腿患之疾,疲劳折磨,留下隐患。我李氏一族,深感阿姑之恩。虽奉养恭敬,无奈天不假年,阿姑终于五十六岁,举家悲痛,难以自抑。”

“……”

“……世人皆以贵贱贫富富美丑视人,分人为三六九等。诚然,出身有不同,贵贱美丑贫富亦有不同。但最珍贵的乃是人的美德。阿姑虽不识诗书,不懂琴棋,但她深谙忠义之理,勤勉之道。一生操劳辛苦,博得忠义之名。比之多少高官大族之人更令人尊敬。人性之美,尽显于此。在我看来,阿姑比之世间名士大儒毫不逊色,更可为后人缅怀。”

“……”

“今阿姑仙去,时间再无疼爱我的阿姑,我母再无促膝夜谈知心之伴也。于世人而言,不过殁一老妪,无关痛痒。于我李家而言,则痛失忠义长者,痛失家中瑰宝,何其痛也。吾丹阳李氏一族,当永远缅怀阿姑风仪,铭记阿姑忠义之行,行效之,言仿之,不负阿姑之望。愿阴间没有病痛,愿阿姑得享安宁!呜呼,哀哉!”

李徽写了长长的一片祭文,在安葬之后拜读。率领全家上下,跪拜坟前,叩别丑姑。

在这样的时代,尊卑如此分明的时候,李徽为家中一名老仆安排隆重的葬礼,甚至亲自叩拜的行为,堪称惊世骇俗。

对此,徐州百姓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此举甚为不妥,尊卑有别,再怎么样,李大人也不能对一个仆役如此隆重的安葬。这破坏了规矩礼制。

在这一点上,负责礼制的苻朗是主要的不满者,他认为坏了规矩。

更有甚者,会认为李徽这么做带了个很坏的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李家仆役死了,享受如此尊荣,岂不是显得李家鸡犬升天,仆役都这般了不得。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恰恰表明了李大人对普通百姓的尊重。没有高高在上,漠视普通人感觉。李大人向来亲民,由此可窥一斑。

此次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