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代晋 > 第一零七零章 谋略

代晋 第一零七零章 谋略

作者:大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20:54:00 来源:23小说

思来想去,殷仲堪认为自己必须要破除眼下的困境才是。要想在荆州如鱼得水,行事无碍,则必须要解决桓氏家族在荆州的庞大根基和势力给自己带来的阻碍。

简单来说,必须解决以桓玄为首的桓氏大族在荆州影响巨大,让自己这个荆州刺史沦为配角,必须要借助桓氏之力成事的问题。

殷仲堪有两个选择。其一,以雷霆手段解决桓玄等人,来个大清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连殷仲堪自己都被这样的想法惊出了一身汗。显然,这么做是行不通的。自己或许能够不管不顾杀了桓玄,但之后的事情绝非自己能够掌控。桓氏旧部遍布荆襄梁益之地,他们会群起而攻之,自己将会面临他们的全面进攻。

就算再荆州军中,大量的桓氏旧部将领兵士也会因此而哗变,最终自己一定会被赶出荆州。而自己一旦离开荆州,将无存身之地。司马道子若不落井下石,置自己于死地的话,他也不叫司马道子了。

所以,这个想法也仅仅只是想法而已,那是自毁之策,绝非明智之举。

第二个选择便是,将桓玄弄出荆州。当桓玄远离荆州之后,一切将迎刃而解。桓玄只要不在荆州,许多事便好办的多,那些地方上的势力会慢慢的改换门庭,依附自己,自己在荆州壮大才有可能。这个想法显然要靠谱的多。

然则如何让桓玄离开荆州?这绝非易事。赶他走不可能,他自己主动走,也是不可能的。殷仲堪深思熟虑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决定给司马道子写信,向他示好的同时,竭力举荐桓玄为广州刺史之职。

他在信上言道:“……南郡公桓玄同我说过多次,欲谋求官职,报效朝廷,求我举荐于他。本人认为,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会稽王慧心明事,大晋蒸蒸日上。然地方屡生变乱的缘故,便在于地方牧守官员能力不足,治理无方。故而需要有能力的大族坐镇地方,保境安民。南郡公年纪虽轻,但学识德望皆厚,可为大用。南郡公年纪长成,久不任职,恐生异变。下官认为,会稽王当慎重考虑此事,以令荆襄安定,令大族安心,此乃长治久安之计也。下官在荆州,也可安心牧守,不令地方生乱,不让会稽王操心劳神之……”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桓玄天天吵着要当官,朝廷不授予他官职,他心中不满,我怕荆州要乱。你司马道子若是不答应的话,要是桓玄闹起来,恐怕又要让你操心劳神。你答应了这件事,对你,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司马道子接到了这份举荐信,看了之后,哈哈大笑。他知道,自己的策略奏效了。

王绪是个人才,他为司马道子制定的对付杨佺期殷仲堪等人的策略是逼迫分化之策。依着司马道子的想法,是要集合京城兵马和江州兵马在适当的时机对殷仲堪等人发动全面的进攻,以武力解决殷仲堪和杨佺期等人的。

但王绪竭力劝阻他这么做,他为司马道子细细的分析了局势。

王绪认为,殷仲堪当初去荆州担任刺史,完全是因为先帝的赏识。当初殷仲堪去往荆州之前的职务,只是一名黄门侍郎罢了。他的出身也寒微,完全不具备掌控荆州的实力。在先帝驾崩之后,他更是失去了他仅有的靠山,在荆州的处境必然尴尬。

荆州乃桓氏根基所在,桓玄等人怎会甘心荆州落入殷仲堪掌控之中。之前王恭起兵,殷仲堪之所以起兵相助,其实便是想以这种行为颠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扭转自己失去靠山后的窘迫境地。若是能跟随王恭进攻京城得手,则殷仲堪的地位和声望将极为高隆,且有了王恭作为盟友,将力压大族,成为新贵。

可惜的是,这件事功败垂成。殷仲堪意志不够坚定,优柔寡断,又想成功,又怕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以他不敢孤注一掷。王恭受挫之后,他便立刻为了自保而选择了同司马道子妥协。

在同司马道子妥协的条件中的其中一个,便是殷仲堪要司马道子让新皇下旨,强调自己荆州刺史的身份不变,强调自己在荆州主政的权力不变。这便是他很清楚,必须有朝廷的背书,否则他这个荆州刺史将很难做事。

桓氏和弘农杨氏是世家大族,殷仲堪所能依仗的只有他的官职。先帝死后,殷仲堪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迟早会疏远,因为在桓氏看来,荆州之地硬生生被一个外人所掌控,那其实是眼中钉肉中刺。之前有先帝为殷仲堪撑腰,现在殷仲堪凭什么可以掌管荆州?

王绪乃大族出身,对这些微妙的东西心知肚明。所以,在分析了这一切之后,他请求司马道子不要操之过急,先分化他们内部,令其削弱,之后再横扫之。否则,朝廷进攻,反而会让他们同仇敌忾。

压力要给,有压力才能让他们内部生出许多变数。但是压力不能过大,那会激发同仇敌忾之心。

司马道子听从了王绪的建议,所以,在王愉接手江州之后,司马道子又抓住机会劝说杨佺期回梁州。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杨佺期离开豫州,绝不像是外表那般简单,那回让殷仲堪感受到极大的压力,有唇亡齿寒之感。殷仲堪一定会有所动作,而他的动作越大,在荆州便会同桓玄的势力之间的摩擦越大。

事实上,其后发生的事情甚至超过了司马道子和王绪的预期。在荆州的耳目传递来的消息表明,殷仲堪和桓玄之间的交往几乎断绝,双方明显是产生了摩擦和隔阂。事情这么快便奏效了,这是让司马道子和王绪没想到的。他们之间的联盟,比想象的要脆弱的多。

当殷仲堪写来了这封信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