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代晋 > 第二八四章 浮生(一)

代晋 第二八四章 浮生(一)

作者:大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20:54:00 来源:23小说

李徽在门下省任职已经近二十天的时间。在最初的紧张和新奇之后,一切迅速进入正轨,李徽很好的适应了新角色。

事实上,适应新职位并不难,作为四位给事中之一,李徽要做的便是作为谢安和另一位侍中王坦之的随身官员,进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以及包括但不限于,话,接受问询,传递命令,甚至端茶倒水等职责。

大多数时间,李徽都是跟随在谢安右,在谢安宽阔豪华的公房外的小公房里。但其实,徽倒是更愿意跟在王坦之身边做事。

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也是大晋郡望之族。在大晋,或许人们对琅琊王氏更为看重,但是太原王氏却绝非可以忽视的高门大族。

只需提一个人的名字,便可知太原王氏的渊源有多么久远,名望有多么高隆。汉末董卓当政时,大汉司空王允是他的死对头。送出貂蝉,离间董卓吕父子的便是王允。而这位王允是太原王氏的先祖。

大晋立国之,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人物涌现,但是太原王氏一族一直没有远离朝堂,一直在权力集团之中。王坦之的父亲王述一直是坚定的限制桓氏权力的一派,当年和庾氏一起阻止桓温迁都之议而脱颖而出。官至尚书令之职。太原王氏再一次回到了权力的中心。

王述病故之后,王坦之袭父爵位,年间称为门下省侍,朝中中坚力量。

王坦之可不是完全靠着祖荫上位的无能之人,他弱冠之年便已经名满天下。和如今的大司马参军郗超齐名。世人有句俗语叫做‘盛德绝伦郗嘉,度’,这王文度便是王坦之。由此可见一斑。

相较于性格而言,王坦之比谢安要随和的多,对下属官员也更有耐心,更和蔼。但这不是李徽愿意在他身边做事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王坦之更务实做事,更勤奋。

跟在谢安身边的时候,仿佛岁月静好,整个门下省都没。安天天不是喝茶闲聊,便是下棋闲逛,日子过的优哉游哉。

但一旦跟在王坦之身边的时候,便会连轴转,总是忙忙碌碌,有大量的事要做,根本不得空闲。

李徽当然不是自虐,非要喜欢忙碌。但对于一个官场新手,又急切的想要知道大晋朝的各种事务的运作和情形的人来说,大量参与朝廷事务显然是最快的。量的经手和目睹各种事务,才能让李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和了解环境,并且洞悉大晋朝朝廷里的各种秘密。无论是事务性的琐碎工作,还是旁听记录一些重要事务的处置过程,对李徽而言都是受益匪浅飞速成长的过程。

谢安和王坦之两人简直是两个行事风格的极端。谢安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处在闲暇的状态,而王坦之则是忙的一时不停。

当然了,年纪上来说,王坦之只有四十出头,而谢安已经五十多了,理当王坦之多分担一些。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两人行事风格的差异。王坦之显然更加的勤奋实干一些。

不过李徽也看的出,谢安显然是门下省的主心骨。他虽然不太管事,但是王坦之每遇重要之事都会去征求谢安的意见。往往愁眉苦脸走进谢安公房的王坦之,出来的时候便神情轻松之极。那显然是谢安给了他解决难题的办法或者建议。

门下省两位主官这种关系,倒是让李徽觉得很新奇。李徽有事在想,这或许便是最有效的最合适的搭配吧。也正因如此,门下省中的风气不错,倒是个能做事的衙门。

二十余天时间里,李徽像个干的海绵,拼命吸取水分。让自己在新职位上变得更充和熟练,也变得更从容。一开始的时候,李徽笨拙谨慎,无法独立完任何一桩事务。但半个月时间一过,李徽便已经迅速的适应了职责,并且可以独立的处理事务,协助上官完成工了。

对李徽而言,这种转变的过程其实不难。有了王坦之的宽容,有他自己主动观察和学,氛围的积极风气,李徽很快便变得如鱼得水起来。

七月中,李徽家中的装修改造也全部结束。两座普通宅院已经改造为一座大宅。虽不能称为豪华,但已经很令李徽满意了。前前后后,这座大宅花了烧过三百五十万钱的巨款。但总体的效果还是让李徽觉得很值的。

大宅目前只剩下了内部的修饰和布置之事,这成了阿珠个人表现的舞台。阿珠虽然出身贫寒,但确实有些天赋,可能是她母亲小时候给了她一些启蒙,让她和其他贫寒出身的人不同。

关是,的审美和品味是得到李徽认可的。或者,阿珠知道李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她的设计都让李徽觉得甚为满意。

比如,在装修完成之后,阿珠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李徽的住处旁边的围墙旁栽下了一棵老腊梅树。一向节俭的她,尽管李徽将财政大权全部交到她的手里,任她使用,她也是精打细算的。但是那棵老腊梅树是她花了五万钱的巨款从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买来移植于此的。

买一株花树花了五万钱,这是阿珠完全不会做的事。甚至普通的花木,她都宁愿带着人去野外挖掘移植。是她知李徽喜欢腊花,所以根本不会吝啬。

当然,距离李徽想要的居住环境还差的很多。除了内部的布置装修之外,宅子北边的那片杂树林要砍掉,一些老坟要挖掉。视线不能被阻挡,通向小河口的风景要重新塑造,地要圈起来,将来那些都是大宅的地盘。

但这些只能慢慢的来。

七月初的时候,李徽一趟,一来告知母亲和丑姑她们自己在京城的情形,二来也询问她们有没有来京城的意愿。

不过,蒋胜回来说,母亲丑姑已经在石城县老宅住的习惯了,不想来京城居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