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代晋 > 第八二零章 伤逝

代晋 第八二零章 伤逝

作者:大苹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1 20:54:00 来源:23小说

桓石民大军攻克襄阳之后继续北进,挺进关中之地,直扑终南山南1带。与此同时,梁州刺史杨亮率领的5万大军也于十余日后攻入巴蜀之地。

巴蜀之地本就兵马不多,最近1段时间,秦国兵马大量回撤,兵马所剩无几。秦国益州刺史王广本非巴蜀之人,而是陇西氐人受命于此,此刻手中兵马不足万余。

杨亮以巴西太守费统率水6兵马3万溯江而上,直扑巴郡。王广稍加抵挡便败,遂率军逃回蜀郡成都。杨亮挥师沿涪水追击,攻克涪城,斩涪城守军3千余。5月下旬,杨亮大军攻至蜀郡成都城东南。

王广知道留下来必死无疑,于是居然假称大秦皇帝之命,将益州刺史之职让给了1名本地望族官员李丕。谎称朝廷命李丕死守成都,他自己前往长安搬救兵前来救援。

这李丕也是官迷心窍,突然间1场天大的富贵落在头上,得了益州刺史之职,高兴的昏了头,欣然自喜。王广遂带着数千精锐离开成都逃回陇西之地。剩下李丕傻乎乎的在成都动员百姓加固城墙,抓捕壮丁充军,准备同杨亮大军死战。

6月初,杨亮发动了对成都的进攻,攻城两日后,成都城中百姓早已深受秦国盘剥之苦,又被李丕强迫守城,死伤惨重。于是半夜里百姓相约哗变,打开城门,杨亮大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入成都。只做了不到半个月刺史的李丕被杨亮擒获,枭首于市。他的坚持只是为王广争取了逃走的时间,除此之外,他1无所获。

攻克成都之后,巴蜀诸郡纷纷投降。数日之内,江阳、沈黎、越嶲各郡官员纷纷派人献表求降。至此,仅仅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益州便被收複。

杨亮的兵马稍加休整,继续北上,攻占宁州,直扑汉中。此刻秦军自顾不暇,根本无抵挡之兵。到8月中时,杨亮完全收複梁州之地,直到攻至仇池国边境,遭遇到不久前回到仇池複国的秦国大将杨定的大量兵马阻击,这才停下了脚步。

桓石民率领的北伐大军往北进攻,于6月中攻克洛州以及周边数郡之地,正欲乘胜追击之时,接到了来自江陵的消息,得知了桓冲去世噩耗。

桓冲虽然要求秘不发丧,以免影响北伐大事。但是,这样的消息毕竟无法隐瞒太久。很快,桓冲去世的消息便在江陵流传开来。有桓氏内部之人证实了消息,以至于消息已经无法隐瞒。

江州刺史,桓冲长子桓嗣索性做了决定,为避免各种流言和猜忌,引发不必要的混乱,索性公开桓冲死讯,上奏朝廷。同时通知桓氏子弟回江陵奔丧。

桓石民桓玄等人得到消息,忙命兵马停止进攻,星夜赶回江陵奔丧。随谢玄北伐,已经攻克项城的豫州刺史桓石虔也赶回江陵奔丧。

整个荆州百姓在得知桓冲去世的消息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桓冲镇守荆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对荆州百姓甚为体恤,数次减免税负,赈济百姓,深得百姓爱戴。加之桓氏镇守荆州多年,在荆州百姓心中,早已视桓氏为主,甚至对桓氏的忠诚超过了对大晋朝廷。此番桓冲去世,自然更是悲痛万分。

6月底,在桓氏子侄的护送之下,桓冲的灵柩从江陵发丧,前往江州安葬。是日大雨倾盆,江陵百姓却冒雨站在街道路口送别桓冲,悲痛嚎哭,久久不散。

桓冲去世的消息于6月下旬传到京城,京城上下自然是极为震惊。许多人为之惋惜,毕竟桓冲才5十多岁,和当初的王坦之1样,属于英年早逝。但也有许多人甚为庆幸,认为桓冲死的及时,死的很好。

在不久前,当荆州兵马北伐大获成功,收複梁益2州,收複襄阳攻入关中之时,朝廷上下固然欣喜其功,但却也生出担忧来。桓氏再1次立下大功,展现强大的实力,则再1次的勾起了许多人对于桓大司马当年强势掌权的恐惧。桓氏的重新崛起,对于大晋中的1些人而言,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有人认为,桓冲若不死,则不但朝廷会有威胁,而且桓氏和谢氏之间必有1番争斗。1山不容2虎,谢氏如今实力名望都很高,桓氏必不肯居于其下,双方的争斗不可避免。这样的话,将是大晋朝堂的又1次内部的倾轧和争斗,甚至会导致内部的分裂。

私底下,有人对桓冲之死的评价是:桓冲之死,贤于让扬之荆。意思是,桓冲去世比他当初主动让出扬州给谢安还要贤明。因为如果桓冲不死,北伐之功后,桓氏和谢氏必有1争。所以,桓冲死的及时,死的其所,死的贤明。

当然,这都是1些闲的无聊之人私底下的言论。在得知桓冲去世的消息之后,谢安沉默良久,不发1言。当晚,谢安在院子里吹了1夜的笛子,曲调哀婉痛惜,令人闻之心伤。

没有人知道谢安此刻的心境。谢安并不向那些揣摩者所想的那样,桓冲的去世,极大的削弱了桓氏的实力,从此有实力同谢氏抗衡的世家大族再也没有了。谢安其实压根也没有考虑过这些。

“桓幼子雅望博闻,待人赤诚,和老夫多年相交,甚为相得。其人忠诚勤勉,知大义大节,危难之时,敢担其责,乃我大晋之忠臣也。今幼子仙去,老夫的好友又少了1个。本来已经不多了,看来,最终只剩下老夫1人了。人生如梦,何至于如此之苦短?令人涕泪而流,情何以堪?”

这是谢安后来对自己的夫人流泪说的话。谢安的悲痛在于,不光是好友1个个的去世了,而且,他自己也越发的感受到了时光相逼,孤独寂寞之感。

朝廷下旨吊唁抚慰,追赠太尉,赠谥号宣穆。在谢安的提议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