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17章 国子监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17章 国子监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cc)学录主要负责学生的录取, 学分的评定, 纪律的监督工作。

堂兄,国子监开学后,十分注重礼仪制度教育,从着装、容颜、言谈、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们进行培训。

礼仪活动从“博士”带头执行,每天早晚均要举行升堂仪式,

祭酒或司业升堂就坐,各属官依次到堂按顺序行礼。然后,所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分站立两侧,互相行礼,礼毕站定。

之后,国子监六堂学生列队依次进入,按班级列队集体行礼,礼毕退出。

参加升堂活动的学生,每人要亲自放牌点名,以此确保学生全部到位,不得缺席。

参加这项活动时,学生“要衣冠严肃,不中节,不许搀越班次,喧哗失礼”。

课堂上也有课堂上的礼仪,学生在读书上课时,严格按照监规去做,必须对“老师”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

遇“老师”出入教室,学生要站立道路两侧,并向他们请安,不得造次无礼。

讲课时,学生要规规矩矩站着听讲;要端正严肃,衣着整洁,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

这些礼仪规定必须得记牢了,不然会扣积分的,”小胡容认真的对朱祁镛叮嘱道。

朱祁镛郑重的点了点头,他可不希望在这些小事上扣积分,从而影响自己的升学。

之后胡容继续说道,

“堂兄,国子监学生分为走读和留宿两种。也就是内班和外班,我建议堂兄可以选择内班,如此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听到这话,朱祁镛看了看母亲胡善祥。

“镛儿,如此,那你还是听你堂弟的吧,选择内班,一个月不是可以休息两天吗,要是想家了,到时休息时也可以回家。”胡善祥说完就去给朱祁镛收拾要换洗的衣服,生活用品啦。

“好,那就听堂弟的,选择内班,如此咱们兄弟也好有个伴,互相照顾,”朱祁镛对胡容道。

“两位少爷,放心,来时老爷已经交代了,我会照顾好两位少爷的”旁边胡家下人胡三插嘴说道。

“如此,更好,胡三,这是少爷胡斌的衣服,你帮忙一会送到学舍”胡善祥对胡三道。

“堂弟,内班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朱祁镛好奇得问道。

显然胡容对此门清,

“堂兄,留宿生晚上也要点名,对无故旷课或夜不归宿的学生会进行惩处,一年超过三次,会被辞退,可以请假,假期不可超过两日。

另外国子监教育虽说以儒学为主,但算术、书法、律令、礼仪、习射、音乐也不可落下,一个书舍有八人,晚上可以和同窗一起研习。

儒学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十三经》和《二十一史》

上课之时,老师讲课完毕之后,每天都会点名抽查。

三天一背书,每次须背诵大明律100字,本经100字,四书100字,不但要熟记文词,还要通晓义理。如背诵讲解全不通者,要被老师打十板。

想起那被打的痛苦,小胡容就脸上一抽。

之后就是写字,每日一幅,一幅的标准为每行16字,共有16行,总计256字,

不拘格式,或东汉王羲之、王献之或欧阳询、虞世南,或颜真卿、柳公权均可,

但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于书法。而且当日完成,当面交给本堂教官批阅,以圈改字少为最,逐月通考。

作文,每月写十二篇。‘本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大明律、表章、策论、判语各二道,不及道数,仍要逐月作完送改,以此类进,少写一道,违者打十板’。

每月可以休息两天,月初和十五,其余时间都得上课或者自习。

另外国子监的学生来源主要是贡生和监生,两种途径。

贡生,是指从府、州、县生员也就是秀才,之中挑选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读书人。

监生,是指没有通过考试或者通过别的途径获得去国子监读书之人。如堂兄和我。

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例监五种。

恩监是皇帝特批的。

荫监是照顾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官员子女。

优监是从各省州县未取得廪生资格的秀才以及武生中选拔,尤其武生中如果能有文品较好的,择优录取。

例监,就是缴纳一定的钱款便可入监读书。

贡生也分为首贡,次贡,拔贡,副贡,例贡五种。

每年府学挑选2人,州学每两年选3人,县学每年选1人,从中择其天资淳厚、学问有成者入国子监,就是岁贡贡生。

岁贡贡生到达京城后,还要参加翰林院组织的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够入国子监读书,不合格者朝廷要予以申斥,并遣回原籍读书。

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活动,照例要从读书人中加选一次贡生。

遇到有恩贡的一年,恩贡贡生称为“首贡” ,而岁贡贡生则称为“次贡” 。

拔贡贡生,是由地方选举出来后,进行省一级测试或送至京城由中央进行统一测试,其出类拔萃者方可入国子监读书。

拔贡生是成绩最为优异者,也是国子监贡生中最受重视的学生。

副贡贡生是指在乡试科举考中,没有上榜但是却进入副榜的举人,也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

例贡贡生,就是自费生。即缴纳一定的钱款,来国子监读书,但这种途径不算是正规途径,只能算是一种特例而已。”

胡容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一口气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完了。

听了胡容的讲述,朱祁镛才知道,原来古代读书也是有这么多讲究的。

“堂兄,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好,母亲,我走了,十天之后,放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