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9章 方略谋划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9章 方略谋划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恩师,您是五朝老臣,经历的事情多,除了张太皇太后,孙太后,建文一脉,吴氏一派,以上四派之外,

您估计还有哪些势力可能成为本王登位的对手呢?”雍亲王朱祁镛迫切的想从恩师李时勉处了解局势,

知己知彼,方可对症下药,

提前布局,才可立于不败!

李时勉也是竭尽所能,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可能成为潜在对手,姓朱的王爷都想了一遍后,微微一笑,心中大定。

“王爷,老夫现在能想到的,还有三方势力,有可能对王爷构成威胁。”

“恩师,你说啥,还有三方势力?”雍亲王朱祁镛大惊道。

现在已经有四方势力了,还有三方,那就是七方势力,

果然任何时代,皇位之争都是激烈的,

“那老师,剩下的三方势力,都是谁?”雍亲王朱祁镛追问道。

“剩下三方势力,

其一是,宁王朱权之长孙第二代宁王朱奠培。

宁王朱权曾在建文元年十月和成祖朱棣一起“靖难”。本来说好事后共分天下,谁知道,永乐元年被改封南昌,但仍然掌握有1万多兵权。

被改封南昌后,朱权和其长孙朱奠培韬光养晦,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着述、释道,

还交好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并让长孙朱奠培拜其为师,表面是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

但实际上是何心思,谁也不知道,而且朱奠培在江南文人之中名声不错,本人又聪明好学,今年刚好19岁,年富力强。

其人不仅仍然掌握有1万多兵权,还有天下道教领导者天师道为其助力,不得不防。

其二是,现在在京师的卫王朱瞻埏,仁宗第十子。永乐二十二年封于怀庆,按理说早该就藩。

但因为幼时常患病,宣德皇帝朱瞻基对其怜爱有加,现在还在京师未就藩。

为人孝顺、谨慎、好学,以贤德闻于世。

虽然身体不好,看其面相也不是一个长寿之人,但也是一大威胁。

其三是,两次监国得襄王朱瞻墡,在文臣之中影响力很大,还是张太皇太后最爱的嫡幼子,

虽然现在已经就藩长沙,还是王爷你曾经的亲身父亲,但皇家没亲情,也不得不防!”

朱祁镛听完恩师李时勉所说的七方势力,

心中一时也是心乱如麻,只能静下心里认真思索对策。

先说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为首的两个最强势力,

这两大最强势力,都是当权派,一方掌握内阁和五军都督府,一边握有新皇和厂卫特务统治,都是自己现在无法撼动的强大存在,

自己如今只能是虚与委蛇,静观其变,暗中挑起两派争斗,猥琐发育,静等土木堡事件的发生,暗中派刺客和宦官,借瓦剌太师也先之手,把皇帝朱祁镇和未来的太子朱见深一起拔掉,这两大最强势力就土崩瓦解。

剩下五大势力,

建文一脉, 郕王朱祁钰贤妃吴氏一派,宁王一脉,

此三派都是以武林之事为主。

武林事,当然是武林了,

对付此三派,看来自己也得寻找发展武林门派,为自己所用。

剩下的两派,

襄王朱瞻基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且已经就藩,威胁最小,拉拢为主,完全可成为己方势力。

最后剩下在京师的卫王朱瞻埏,既然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是略施手段让其早点入土为安为好,省得添乱。

如此,今后的大政方针就是,

先灭卫王,拉拢襄王,发展武林之士,收服宫内宦官,猥琐发育,挑起两宫之争,暗中布局,静待土木堡事件到来。

想通之后,朱祁镛心中大定!

“不知,恩师和诸位师兄们对此有何高见?”虽然朱祁镛心中已经有了谋划,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集思广益,总不会差。

听到此问,李时勉并未作答,而是看向自己的五位高徒。

两刻钟后,姚夔首先拱手说道,

“先易后难,决战朝堂,

武林争雄,一统天下。

王爷,恩师,我的方法就是先借机谋取部分权炳,之后南下江南,以朝廷名声,讨伐清正会和日月神教,趁机拿着江南钱粮之地。

整合整个南方,之后凭借地方大功,进军朝堂,学曹操,架空天子,最后取而代之!”

“大章的方法不错,但雍亲王刚刚监国,手下有何人可用?此法可待来时,”李时勉否定道。

朱祁镛听了恩师李时勉的话,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是啊,如今自己手中看似掌握了强大的势力,但实际上能用的人,只有2个半人。

一个李时勉,一个钱贵和半个岳正,至于四位师兄和三位结义兄弟都太小,不能成势,

人才,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恩师,学生孟浪啊!”姚夔道。

“无妨,你还年轻,多历练一下,未来前途一片光明,老师看好你!你们呢,可有什么对策?”李时勉看向彭时,吕原,王恕,岳正四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少许,彭时出声道,

“雍王大婚,拿下礼部

科举在即,谋取主考,

寻找时机,踏足兵部,

整合南方,控制朝廷”

“不错,不错,大善,和老夫所想一样,宏道,可以出师以!”李时勉大喜高声说道。

听了彭时之说,朱祁镛也是满脸激动之色,

大才,真是大才,

彭时,不愧是明朝中期继内阁三杨之后的第一人,

《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彭时能排到商辂之前,果然是大才,如此大才,自己必定的握在手中!

彭时的建议不仅中肯, 关键是切合实际的,

雍亲王朱祁镛大婚在即,作为五朝老臣,国子监司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