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4章 大才李贤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24章 大才李贤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恩师,您说的对啊,本王真是本末倒置了,差点就要浪费如此良机,还好有恩师在。

看来本王需要学习得东西还有很多啊,今后希望恩师能多多教导本王!”朱祁镛真心求教道,

“不懂并不可怕,帝王只要会用人就行!”李时勉勉励道。

“话虽如此,但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朱祁镛求学之心甚坚。

“恩师,既然您都想好对策了,那可用的人员想来您也一定都想好了,不知都是何人可用啊?”

李时勉听了微微一笑,

“看来什么也瞒不了王爷,老夫确实是有几个现成的人才要推荐给王爷!”

朱祁镛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才,听到恩师李时勉说有人才,还有几个,连忙急切的开口问道,

“恩师,都是谁啊?快快道来。”

“一个是李贤,一个是钟复,最后一个是江渊,”李时勉开口说道。

“恩师,钟复是不是就是宣德八年一甲的探花!”那次状元游街朱祁镛刚好参加了,所以对这个钟复有点印象。

“他确实是宣德八年的探花,也是我的得意门生。

钟复,字弘彰,号玉川,江西永丰人,今年37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考中进士后,被授于翰林院编修。

学识渊博,文思浩瀚,夙有忠义报国之心,但官位太低,可以用。”李时勉为自己的爱徒开口道。

“恩师,江渊和李贤又是何许人也?”朱祁镛好奇的问道,他对此还真不了解。

“江渊,字世用,号定庵,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今年36岁,

宣德五年的进士,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现在也是授翰林院编修,老夫爱徒钟复的好友。

其人天资英明,才学充裕,清勤简静,但官瘾极大,无权无势,可以拉拢。”李时勉说了自己对江渊的看法,毕竟他也只见过两面,

听了恩师李时勉对钟复和江渊两人的点评,朱祁镛想了想说道,

“恩师,这两人,一个是您的爱徒,一个是您爱徒的好友,还都是翰林院编修,进士出身,可以用,

那不知另外一个李贤又是什么人呢?才能,品行如何呢?”

听到朱祁镛问起李贤,李时勉提高声音道,

“李贤此人有大才,品德高尚,不趋炎附势,知变通,是宰相之才,必须得重用,

不然若被别人所用,后悔晚已!他才是老夫想重点推荐给王爷的大才!”

“那他既然是大才,如何会看上本王呢?本王的势力最弱啊!”朱祁镛好奇得问道。

“哈哈哈哈,这就是老夫的功劳了!”

李时勉真是一点也不谦虚啊。

“恩师,此话何解?”

“因为李贤是老夫的侄儿,老夫对他的才能和品行知之甚详,也是因为老夫之顾,才能为王爷所用,老夫可以用项上人头为他做保,如果王爷可以重用他,他对王爷您的帮助比老夫大多了,

他可是内阁首辅杨士奇都看重的大才!”李时勉是举才不避亲。

听说是内阁首辅杨士奇都看重得大才,朱祁镛还真是上心啦,急切的说道,

“恩师,快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贤,字原德,河南登州人,今年27岁,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李贤23岁之时是考中河南乡试第一名。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24岁的李贤考中进士,二甲及第。

当年奉命到河津考察治理蝗灾,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被朝廷任命为吏部四司之一的验封司主事。

因为才华横溢,被内阁首辅杨士奇所看重。

杨士奇想请他来府上一叙,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听到朝廷重臣这么欣赏自己,想见自己一面,肯定兴奋的跑过去讨好对方,但是李贤却很有个性,他居然给拒绝了,还说,‘自己和杨大人无私交,不便登门拜访。’

这让当时的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很奇怪。

如果是一些小气的大臣,被他这样拒绝肯定会很恼恨,说不定就会整他,还好杨士奇是一个很大气的人,并不在意这件事,也没有因为这件事难为过他。

李贤在朝廷上第一次出头是宣德九年因为诰敕的事,

当时宣德皇帝朱瞻基为了鼓励官员们好好干,就说,要是你们任满九年不出错,就给你们诰敕,想借此鼓励官员们好好办事。

但是李贤却上奏说,九年太长了,许多人其实是干不了这么久的,因为很可能还没干到这么久,就被调走了。

这样官员们就会想,反正自己也干不了这么久,对这个也不抱有什么期待,无法起到鼓励的作用。

不如改成三年,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干满3年的,

如此,他们为了诰敕,就会尽心工作。

这样,诰敕才能起到应有的鼓励作用。

宣德皇帝朱瞻基听了,觉得李贤说的有理,

于是就把诰敕的条件改成了三年任满,

果然,官员们为了自己能拿到三年任满后的诰敕,都开始了好好工作,于是整个朝廷的氛围都变了,都变得积极上进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德皇帝朱瞻基看到后,对李贤也是越发欣赏,从此更加的重用他。

宣德九年底,李贤升为正五品的吏部考功司郎中。

这样一个有才有德,还被内部首辅所看重的人,

如果王爷能暗中助他一臂之力,他必定可以升迁为吏部文选司郎中。

如此半个吏部就是王爷的,天下官员之人,四品之下的地方官员,

如知府,知县等就都尽在王爷的掌握之中。

再通过六部给事中,从内阁处换取兵部武选司的职位,加上老夫的礼部侍郎,

如此王爷朝廷势力必将大涨!”李时勉满脸激动之色道。

听完恩师李时勉的谋划后,朱祁镛也是激动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