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34章 翁父王振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34章 翁父王振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大明朝第六代皇帝正统帝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母亲是皇后孙若薇。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宣宗朱瞻基驾崩,太子朱祁镇继位!

继位之初,朱祁镇还是个八岁的孩子,朝政政务实际上完全是由张太皇太后授权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协助监国皇长子雍亲王朱祁镛处理。

内阁“三杨”是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老臣,经验丰富,多谋能断。

而监国皇长子雍亲王朱祁镛也是博学多才。

新皇朱祁镇在他们四人的同心协力辅政下,

使正统元年到正统七年,七年之间,基本上继承了仁、宣时期的各项政策,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正统七年,随着张太皇太后、内阁次辅杨荣的离世和内阁首辅杨士奇的主动隐退。

朝政主事中内阁“三杨”只剩下一个内阁首辅杨溥和监国雍亲王朱祁镛,加上皇帝朱祁镇大婚后的亲政,

大明朝中枢朝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枢大权开始由内阁落到司礼监太监王振手里,

更准确的说是皇权由张太皇太后手中落到皇帝朱祁镇手里。

如今皇帝已经亲政,那监国得位置还有必要存在吗,

皇长子雍亲王朱祁镛现在面临人生之中的一次大的考验!

自己的定位问题,确切的说是,今后自己该如何自处的问题。

“老徐,皇帝已经亲政,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做?”尽管朱祁镛心里已经有了对策,但他想听听自己的谋臣徐有贞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王爷,您不是已经在做了吗,又何必考验微臣呢?”王府长史徐有贞反问道。

“哈哈哈哈,看来什么也瞒不过老徐你的双眼啊,”朱祁镛打起哈哈道。

“不过,王爷,只是退让和隐藏实在还不够,还得主动出击,”徐有贞眼冒凶光道。

“说下去,”

“王爷,如今的形式是,内阁崩溃,皇帝已经亲政,而作为皇帝的头号亲信,王振的崛起是必然,

至于王爷您,没得选,监国是再无可能,只能学首辅杨士奇急流勇退,闭门谢客,不问世事!

这一点王爷您已经在做,也做的不错,

但王爷也要看到一点,那就是皇帝没有皇子之前,您是不会被允许离京的,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决不能让皇帝有儿子,

只要皇帝没有儿子,王爷就不用离京,再利用皇帝刚刚亲政急着立功以证明自己能力的心思,咱们在后面推波逐流一下。

如今蒙古瓦剌部不断出兵骚扰我大明,这不真是皇帝亲征证明自己的良机嘛,

一旦皇帝御驾亲征,而皇帝又没有太子,那京师到时必然还是王爷您监国,

我们到时再偷偷派人把皇帝的动向告诉蒙古瓦剌,想来皇帝能不能回来可就是两说的来!”徐有贞隐隐的冷笑道。

“好, 好, 好,本王能得徐长史相助,真是如鱼得水啊!

如此,那后续的工作,就都交到老徐你来做,三龙会也全部交给你负责!

对了,一会宣布下去,从今天开始,雍王府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从今天开始,本王就在家里,陪王妃幼娘,一起练武,赏花,下棋,生孩子喽!!!”朱祁镛也确实是累的不行,他要好好休养数年。

自此,从正统八年开始,雍亲王朱祁镇再也没有离开过王府一次,每天都陪着钱幼娘生孩子。

以至于,到正统十四年,7年时间之内,钱幼娘给朱祁镛生了三个男孩,一个女儿,

分别是长子朱见深,次子朱见浚,幼子朱见泽,长女朱淑元。

另一面,没有雍亲王朱祁镛的阻止,内阁阁臣杨溥、高谷等人,再也压不住皇帝亲信王振的崛起。

正统八年,司礼监太监王振,公然下令摘去太祖朱元璋于后宫之中所立“严禁太监干政”的铁牌,

同年秋,皇帝朱祁镇命司礼监太监王振偕文武大臣在将台帮自己阅兵,

王振矫旨,以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为中军都督佥事。

纪广此人,之前早已暗中投入王振门下,

有了军队做后盾后,王振的事业开始做的风生水起。

正统十年,王振推荐苗衷为礼部尚书,徐曦为兵部尚书,两人入内阁,加上原来的阁臣工部尚书王佑被任命为内阁次辅。

内阁彻底被王振一党所掌握。

至此,雍亲王一派在朝中六部之中,再无一人,虽然还掌握有兵部和吏部的下层权力。

正统十年,科举取士,雍亲王隐藏着的核心谋臣商辂,在会试及殿试皆为第一名,被皇帝授予翰林院修撰。

正统十一年,正月,皇帝朱祁镇赐司礼监太监王振白金、宝楮、彩币诸物,王振侄儿王林也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同年三月,降巡抚山西、河南的兵部右侍郎于谦,为大理寺左少卿,仍任巡抚。

于谦担任山西河南巡抚十余年,转任前,举荐自己属下参政孙原贞、王来代替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谦之所以被王振所针对,完全是皇帝朱祁镇的主意,谁让于谦当年非要逼着皇帝朱祁镇写下那封圣旨,

虽然圣旨不作数,但此举也严重损害了皇帝朱祁镇的自尊心。

皇帝朱祁镇本打算严惩于谦的,

后因为河南、山西两省百姓上万言书,加上朝中勋贵,特别是英国公张辅的全力保全,于谦才得以保住性命,并继续担任巡抚。

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二月,王振修大兴隆寺。

寺初名为庆寿寺,在禁城以西,金章宗时建。太监王振说太旧了有损京师形象,下令发徭役十万军民大修,费用数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