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话,于谦再也忍不住,大声喝道,
“大胆曹吉祥,竟然敢非议立储大事!”
于谦之后,王直,高谷,陈循,王骥,王竑忠于皇帝朱祁镇一派之人,都是对曹吉祥大骂不已。
毕竟王振乱国,致使皇帝身死,50万大军被灭之事才刚刚发生,大臣们对宦官乱政都是痛恨不已。
尤其是大臣王竑,更是气愤不已,已经开始撸袖子,要揍人啦。
内侍曹吉祥一看,自己即将挨揍,也是爆发了,从怀中取出雍亲王朱祁镛交给他的,伪造的圣旨和传国玉玺,一声大喝,
“大行皇帝遗诏在此,何人敢于造次?”
此话一出,刚想要动手打人的大臣王竑,当场石化,
包括于谦,王直,高谷,陈循,王骥一众帝党和太后孙若薇亲信公公金英,
甚至是雍亲王一派的彭时,商洛,李贤,钟复,江渊,徐有贞一行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内侍曹吉祥手中的圣旨和传国玉玺。
圣旨可能会造假,但传国玉玺可是被皇帝朱祁镇贴身携带,没有皇帝的首肯,绝对不可能把传国玉玺交给别人。
如此想来,那这封大行皇帝的遗诏九成九是真的,
此时,只听一声高声响起,
“臣徐有贞,恭听大行皇帝遗诏!”说完雍王府长史徐有贞第一个跪了下去。
紧随徐有贞之后,
雍亲王一派的彭时,商洛,李贤,钟复,江渊也跪了下去。
之后帝党王骥第一个跪了下去,再之后是王竑,王直,高谷,陈循,于谦,金英也一同跪了下去。
内侍曹吉祥上前,缓缓将手中的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的传国玉玺,郑重的交到监国雍亲王朱祁镛手中,
在得到雍亲王朱祁镛得首肯之后,内侍曹吉祥缓缓打开大行皇帝朱祁镇的遗诏,读了起来。
“朕不听忠言,不明事理,致使大明朝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实在是无脸继续担此国家重任,
朕决心一死以谢天下,为了延绵社稷不绝,特传位于皇兄雍王朱祁镛,
望皇兄能替朕料理好国事,好告慰大明朝历代先祖,以减少朕之罪行!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绝笔!”
听完大行皇帝朱祁镇的遗诏后,
监国雍亲王朱祁镛,缓缓移步到太和殿正中间,
一句话也没有说,朝土木堡的方向,重重拜了下去。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六,大明朝继正统皇帝朱祁镇身死之后,迎来了新的皇帝朱祁镛。
随后,文武大臣开始参拜新君朱祁镛。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七,雍亲王朱祁镛正式继皇帝位,
封王妃钱薇,钱幼娘为皇帝,尊母亲胡善祥为皇太后,
封长子年芳7岁的朱见深为太子,以定国本,安天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八,新皇朱祁镛,开始了自己当政后的首次大朝会。
在本次新皇朱祁镛主持的大朝会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关于土木堡事件的消息传来,
大明朝堂现存的文武大臣,也终于搞清楚了土木堡事件之中大明朝的损失有多严重。
在土木堡事变中,不仅皇帝朱祁镇身死,随行的文官、武将、勋贵也尽皆被杀。
武将、勋贵有,
英国公张辅,
成国公朱勇,
奉宁侯陈瀛,
驸马都尉并源,
平乡伯陈怀,
襄城伯李珍,
遂安伯陈埙
修武伯沈荣,
都督梁成、王贵等十五员大将,
文官有,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曹鼐,
内阁次辅兼工部尚书王佑,
阁臣兼礼部尚书苗衷,
阁臣徐曦,
兵部尚书邝埜,
刑部左侍郎丁铉、
工部右侍郎王永和,
副都御史邓棨,
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
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
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
太仆寺少卿刘容,
尚宝少卿凌铸,
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
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
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
郎中齐汪、冯学明,
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
主事俞鉴、张塘、郑瑄
大理寺副寺卿,马豫
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
钦天监夏官正刘信,
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余人皆都死于此役之中。
出征的50万大军,更是损失惨重,
包括三大营在内的25万精锐士兵,更是全军覆没,
因为消息的滞后,新皇朱祁镛并不知道,宣府地区的钱钦和杨洪竟然主动出击,救出了12万主力大军,
虽然三千营,五千营,神机营这样的火器部队都被灭了,但有25万主力大军在手的钱钦和杨洪、岳正三人,还是临机决定好好跟瓦剌的12万骑兵,再过一次手。
再说回,本次大朝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不知道前线已经出现了巨大转机,或许就是知道,新皇朱祁镛也会装作不知道。
为了集中整个北方之地,包括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安徽,江苏,共九省加北直隶,
10个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20万瓦剌骑兵的寇京。
新皇朱祁镛乾纲独断,组建了一个独立于内阁,六部之外的新部门—军机处。
军机处,顾名思义负责统筹军事,
军机处大臣由新皇朱祁镛自己指定,人数不定且不受内阁和吏部的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
军机处的成员暂时有徐有贞,彭时,王骥,王竑,李贤,江渊,曹吉祥,钱钦,杨洪,岳正十人,
军机处分为内外两部,内部管后勤,外部管军队。
内部成员有,徐有贞,彭时,李贤,江渊,曹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