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为难

天唐锦绣 第四百八十七章 左右为难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所谓从小看老,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天生的,看着老大房菽憨厚守礼的模样,房俊既是欣慰又是发愁——身为长兄,能够友爱兄弟勇于担责自然是好事,可是这样的性格,往后当真与那位蓝田郡主成了亲,怕是要受气啊……

老二房佑虽然出声的坎坷颇多,身子也不如老大壮实,但聪明伶俐心思灵动,倒是能够降服蓝田郡主,可太子之嫡长女岂能以次子尚之?没那个规矩啊。

高阳公主原本一脸怒气,被老二折腾得气得不轻,见到房俊面色怪异,连忙将举着的鸡毛掸子放下,上前询问道:“二郎,发生什么事了吗?”

武媚娘则上前将房佑从侍女怀里拽出来,然后扯起跪在地上的房菽,一同交给侍女让她们带着去卧房睡觉。

堂中只剩下夫妻三人,房俊坐到椅子上,道:“淑儿也睡了?”

高阳公主坐到他身边,回道:“从九成宫回来,淑儿便食欲不振,时不时呕得厉害,派人去请了孙道长过来诊治,说是没什么大碍,但要小心休息当心动了胎气,晚上吃了一点东西便早早睡下了。”

房俊有些紧张:“可是去九成宫游玩所致?”

高阳公主摇头道:“孙道长说并非运动所致,只是淑儿身子娇弱,正常反应罢了,不必太过担忧。”

房俊这才舒了口气,接过武媚娘递过来的茶水,呷了一口,缓缓说道:“刚才为夫去了东宫,与太子殿下商议一些事情,正好被太子留下用了晚膳。席间,太子夫妇提出要将蓝田郡主与房菽联姻,暂且定下婚事,将来成年之后再论及婚嫁,下嫁于吾家。”

高阳公主秀眉一挑,奇道:“郎君面色不豫,就是为了这事儿?这是好事儿啊,太子哥哥将来登基,蓝田那小丫头就是长公主,下嫁给咱们大郎那是亲上加亲,可保咱们房家世代富贵,对于大郎的前途也是极好,郎君却为何不太满意的样子?”

她出身皇族,自然认为天底下最荣耀之事便是与皇族联姻,太子想要笼络房家,房家也可因此稳固地位,两相得益的事情,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房俊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繁花着锦,烈火烹油,所谓过犹不及。咱们房家已经如此显赫,娶了你这位公主,为夫的前程也一片光亮,将来登阁拜相非是妄想。若再娶一个长公主,怕是声势太过,招人嫉恨惹人忌惮,未免不美。”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天下至理。

凡事都不能臻达顶点,否则势必要从巅峰滑落。如今房玄龄余威犹在,他房俊又是朝中大臣、太子臂助,权力声势一时无两,就连昔日权倾朝野的长孙家都甘拜下风,已然是人臣之极致。

若是将来再娶了太子的嫡长女,好处未必还有多少,害处却是数之不尽……

高阳公主秀眉蹙起,觉得有些道理,为难道:“郎君思虑之处固然有理,可太子哥哥亲口提婚,怎好拒绝?尤其是眼下稚奴想要争储的当口,咱们若是拒绝,恐怕太子哥哥会认为我们是不是不看好他稳固储位,想要保持距离,以免稚奴上位之后迁怒太深……”

答应了没好处,可拒绝怕是就要害得太子离心,两边为难。

见到房俊沉吟不语,高阳公主便看向一旁乖巧安静一言不发的武媚娘,没好气道:“这是家中大事,关系着往后的福祸,你这个狐狸精不是自诩诡计多端嘛,倒是说说话给点意见啊?这时候装模作样扮乖巧,当心家法侍候!”

听到“家法侍候”,武媚娘顿时脸儿一红,喵了房俊一眼,柔声道:“以妾身看来,联姻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如今郎君的声望威势在朝中首屈一指,已然不比那些勋臣相差多少,您若是能够与太子联姻,等于向那些太子的支持者展示您与太子并肩作战的决心,可以使得这些人更能够死心塌地的支持太子,众志成城之下,太子顺利登基的可能性极大,晋王殿下想要逆而夺取,则难上加难。再者说来,联姻或者不联姻,咱们家都早已成为太子最信任的臂助,可说是休戚与共,更进一层也没什么大不了。”

房俊沉吟未语。

满朝皆知他是坚定的太子党羽,可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到不是害怕与太子牵扯太深,万一将来太子争储失败会使得自己遭受新君的忌恨,当然,忌恨是肯定的,但是他深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功勋,即便李治将来继位,他不敢对房家斩尽杀绝。

顶了天打压一番,算不得大事。

儿孙有本事终有复起之一日,儿孙若没本事,身在高层反而是个隐患。

子若有才,留予钱财何用?子若无才,留予钱财何意?

他害怕的是将来太子顺利登基,对待房家必然百般关照,两家关系亲若一家,那才是最大的隐患。

越亲近的关系,反而越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儿生出嫌隙,一旦隔阂渐深,则更容易反目成仇……

然而正如武媚娘所言那般,只要他与太子联姻,必然会使得太子一系军心大定,不少心思浮动、两端讨好的骑墙派会立即坚定信念,使得太子实力大增,储位愈发稳固。

反之,若是他拒绝了联姻,则会使得那些人有所误会,进而改换门庭,使得太子实力大减,争储之事愈发增添几分不确定性,连带着后续的争斗会更激烈,大唐内部的消耗也会更大。

这与房俊的初衷不符,他之所以推翻了不掺和争储的策略,反而积极帮助李承乾稳定储位,一则是因为觉得李承乾并不如史书上说的那么不堪,倒是仁爱宽厚可以信赖,再则便是因为不想大唐走上老路,内斗太重是的力量空虚,最终当外地压境,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