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七百三十章 国家利益

天唐锦绣 第七百三十章 国家利益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大唐对于土地的需求绝对称不上贪婪,毕竟大唐幅员辽阔阡陌纵横,洞庭、岭南、蜀中等等水量丰沛之地尚且未能完全开发,即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可没有那么多人去耕种,长久撂荒,用不了几年又得被蛮夷们抢走,何必去满天下的跑马圈地,抢占了又不能长久占据?

西域因为有着丝路,连通了东西方的贸易,这是帝国之根本,所以无论花费多大的气力都要将其占据,并且固守,这是经济需要。漠北素来是蛮族聚集之所,动辄便有骁勇善战的蛮族崛起,进而威胁到帝国北疆,所以在能力所及之下将其设置都护府予以管辖,可以控制蛮族的发展遏制其壮大,这是战略需要。

辽东亦是如此,广袤的土地却常年苦寒,谁愿意到这个地方来耕种?之所以隋唐两朝的皇帝都念念不忘要征服高句丽,为的乃是趁其羽翼未丰之前将其扼杀,免得以后强盛起来威胁到华北平原一带的农耕经济,甚至更进一步牧马黄河,动摇帝国之根基。

至于倭国……那破地方就算是占了又有什么用?

多山多水少平原,耕地没有几亩,常年台风地震,根本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故而大唐对于倭国的战略,只是控制其国内各股势力分庭抗礼,使其不得统一,更不能发展壮大,这就足够了。

对于侵占其国,朝野上下完全没兴趣,看不入眼。

朝堂上有些寂静,谁也没料到倭国居然提出这样一个请求,看似合情合理且能够彰显大唐的大国风范,但是实际上却违背了大唐的国策,很是不好措辞拒绝。

而且如今的倭国尽皆在水师的掌控之下,事实上与国内并无太多干系,国内想要插手也不得其法,除非宁肯得罪房俊。

最为重要的是,大家都了解李二陛下的为人,这位皇帝陛下有着成百上千种优秀的品格,但是唯有一样令人担忧,那就是好大喜功……

至此新春佳节,东征在即高句丽覆灭只在反掌之间,万一李二陛下心里想着将倭国正式纳入藩属之国,以此来提升他的功绩,那可怎们办?

同意了倭国的请求,势必会损失水师的利益,得罪房俊。

若是拒绝,又有可能冒犯了李二陛下“再建新功”的兴致,万一被皇帝认为损害了他的历史功绩,更加会被迁怒……

所以大家都只能保持缄默,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然而大家都可以沉默,房俊却不能。

他也想到了李二陛下好大喜功的个性,万一一时兴起答允了苏我日向的请求,那可就没有退路了。

趁着李二陛下尚在沉思的当口,赶紧起身,出班启奏道:“陛下,吾大唐之国策,素来不干预别国内政,哪怕只是蕞尔小国,亦一视同仁,绝不妄加凌辱,甚至有义务助其保持领土、主权之完整。”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外国使节纷纷颔首,交口称赞。

这还真不是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大唐的这个国策对于他们这些个小国家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好处,否则以大唐之强盛,若是贪图他们的土地人口,只需大军陈兵国境线上,他们就得乖乖的投降,老老实实的将土地女人财富双手奉上,否则战事开启,他们就是举国皆亡的结局。

而大唐非但不觊觎他们的土地人口,甚至当他们遭受欺辱和外地入侵的时候,还可以向大唐求助,虽然想要求得大唐的支持甚至派兵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到底自己的国家还在啊!

当然,任谁都知道倭国之所以乱至如今之程度,天皇一脉几乎断绝,苏我氏趁乱崛起,这背后肯定有大唐的手尾,但毕竟在道义上大唐始终保持中立,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也是大唐能够获得举世承认为宗主的最重要原因。

似突厥人那般只知道烧杀抢掠,有什么威望使得大家臣服?当然,若是突厥人杀到门前钢刀加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不能眼睁睁的等死吧……

房俊续道:“陛下,倭国皇位之传承,乃是其内政,大唐不便干预。大唐之义务只需要保持飞鸟京之驻军,并且供给苏我氏必要之援助,如此足矣。若是插手其内政,难免被旁人误解为大唐贪图倭国之土地,与我大唐之威严不符。”

飞鸟京之驻军,任务只是保持苏我氏不被天皇余脉联合起来剿杀,能够以倭国实际掌控者的名义予以存在,进而与其余封国始终保持敌对,这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水师分兵驻守飞鸟京与大唐派军队予以支持,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旦大唐答应了这个苏我日向的请求,派兵保护苏我氏的政权并且昭告天下,那么苏我氏便会成为大唐的盟友,这会使得苏我氏的威望陡然增大,不少尚在观望或者中立的倭国封国便会彻底的投靠过去,使得苏我氏实力暴增。

当苏我氏获得了实力的增强,再去对其余封国发动征服作战,搞不好当真就有一统倭国诸岛之可能。

这是与大唐的国策严重违背的,更会极大的损害大唐在倭国的利益……

总而言之,大唐只需要保持倭国目前的局势就可以了,左右逢源挑拨离间,使其长时间处于混战之中,而不能公然支持其中的一方势力,使得获得巨大的声望加成。

等到将来不断的有遗民前往,加上持之以恒的文化殖民,哪怕不能够将倭国诸岛变成汉人的土地,也必定使其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

打打杀杀有什么用?

又不能当真将倭人屠戮殆尽斩草除根,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民族精神,还不如潜移默化之间将其同化……

……

事实上,李二陛下的想法当真如房俊多担心的那般。

即便朝野上下对于倭国再是不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