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主持和谈

天唐锦绣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主持和谈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岑文本低着头,喝着茶,对周遭的目光恍若不觉,更好似完全不在意刘洎的异军突起、咄咄逼人。

是因为致仕之日不远,对此毫不在意?

是年老体衰、精力不济,面对刘洎的异军突起无能为力?

亦或者,刘洎今日忽如其来的崛起事先已经得到他的允可?

……

堂内文官武将汇聚一堂,面对这一场很可能影响到东宫权力格局的变化,尽皆保持沉默,心中有如惊涛骇浪。

甚至李承乾也颇有意味的看着刘洎。

他并不在意刘洎的忽然崛起、另立门户,对于上位者来说,重要的是维系权力构架的平衡,使得各方处于一个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如此才能确保政权的稳固实施,凸显上位者的重要,至于到底是谁在制约谁反倒不是那么重要。

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即便上位者心有喜恶,却不能厚此薄彼,“奖罚分明”,“一碗水端平”,才是上位者应该去做的。

岑文本垂垂老矣,若非这场忽如其来的兵变,此刻怕是已然致仕归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他所代表的权力体系必然在他致仕之后陷于崩溃,如今有刘洎接手,可以确保权力交接的有序。

以刘洎制衡萧瑀,再以刘洎、萧瑀代表的文官体系制衡房俊、李靖为代表的军方,相互制约、构架完整,可以确保东宫的权力稳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东宫能够顺利渡过这场兵变,他这个太子能够登上皇位……

……

听到刘洎恳请接管和谈,李承乾倒也并不意外,和谈乃是由东宫文官全力推行,若是在刘洎手中得以完成,那么他便一举上位,可以与萧瑀、岑文本平起平坐,再无异议。

李承乾看向岑文本,问道:“中书令有何谏言?”

他给予岑文本足够的尊重,毕竟身份、地位、资历皆是文臣之首,与萧瑀不相上下,在面对刘洎这个新晋侍中挑战地位的时候,他予以维护,不愿让岑文本太过难堪。

当然,若岑文本自己急流勇退,愿意偃旗息鼓,那又是另一回事……

岑文本放下茶盏,缓缓道:“老臣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原本此刻早已应当致仕告老,只因叛军骤起、危及社稷,这才奋起余勇,襄助殿下拨乱反正、维护正朔。至于和谈之事,的确力不从心,既然侍中不畏艰难、勇担重任,老臣唯有欣然。”

堂内愈发寂静。

房俊有些目瞪口呆,只想大喊一声“好家伙”!

萧瑀那老家伙为了争权夺利连脸面都不要了,赤膊上阵与军方争得面红耳赤,如今更是拖着一身老骨头甘冒奇险奔赴潼关,试图说服李绩。结果人还没回来呢,被陡然遭遇一击狠狠的背刺。

很显然,岑文本已经与刘洎私底下达成盟约,由刘洎来继承岑文本的政治资源,将其扶持成为足以同萧瑀相提并论的另一大势力。同时,刘洎将会接受岑文本的班底、族中子弟,为这些人保驾护航。一场朝堂势力的权力更迭, 在无人感知的情况下已经悄然完成, 待到萧瑀回来长安,即将面对的是分裂的文官体系,以及刘洎这位新晋的文官大佬之挑战……

房俊忍不住为萧瑀默哀了一下。

李承乾环视堂内文官武将,少顷,颔首道:“侍中勇于担任、公忠体国,孤甚感欣慰,和谈之事便交由侍中办理,望侍中不辞辛劳、开拓进取,他日社稷稳固、江山和泰,侍中之功绩将载于史册,万民称颂。”

刘洎一揖及地:“多谢殿下信任,臣必定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起身之后,虽然极力压抑着心中兴奋,但脸上红光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去,整个人看上去志得意满,极为亢奋。

文官系统的每一步晋升都伴随着波诡云翳的算计,尤其是到了朝堂之上的最高层次,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绝非单凭功绩便可以一步登天。如今东宫看上去形势凶险,但只要促成和谈,东宫地位稳固,他刘洎便会晋位文官的最高层,成为一方大佬。

退一步讲,即便最终叛军获胜,东宫覆灭,刘洎凭借其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有足够的资本去跟关陇门阀斗争。

更何况,只要他接下来能够促成和谈,即便是萧瑀也压不住他。

宰辅之首的李绩无可撼动,但其地位超然,且如今引兵于外、隔岸观火之举措必然深受太子猜忌,如无意外,太子登基之日,便是李绩下台之时,到时候刘洎自可竞逐那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

人生巅峰,指日可待。

……

房俊冷眼旁观,看着文官体系的巨大变革在自己眼前发生,遂扭过身,对身边的马周低声道:“这厮何时与岑景仁搭上线的?”

对于这等地位的大佬,无比珍视自己的政治资源,即便退下去,也会对自己的接班人予以防备,既要依靠接班人扶持自己的族人、子弟,亦要放着接班人接受自己的政治资源之后吃干抹净不认账。

所以这个过程是极为漫长且谨慎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当你退下去,所有的话语权便完全失去,如果遇人不淑,便会吃个大亏,想找补都没地方……

马周摇头,淡然道:“吾从不关心这些。”

房俊便笑起来。

如果说历史之上当真有“纯臣”,大抵马周必然能够算一个。这位名臣不仅“不党”,甚至“不朋”,从不拉帮结派,也不肯依附于谁。他是李二陛下一手简拔,如今之所以支持东宫是因为太子占据了“名分大义”,而非是跟随太子能够混一个从龙之功。

即便与房俊亲厚,但平素也很少有着官场上的往来,顶多私下里小酌几杯,亦很少谈及公事。

心思全都扑在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