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利弊取舍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利弊取舍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程咬金不愿出头去逼迫东宫放弃追杀关陇,但李勣的命令他不能不遵从,尽管心里骂娘无数遍,将李勣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写就书信,派人分别送去右屯卫大营以及终南山,请双方各派遣代表人物前来春明门外,商议停战事宜。

他现在是东征大军的先锋,麾下左武卫兵强马壮,威压东宫六率、右屯卫,关陇军队更是不在话下,他只要按照李勣的意思表达态度,无论多么客气,实则就是在警告关中各方势力——谁不听话,就打谁。

这也正是他不愿按照李勣的命令照办的原因,不管东宫还是右屯卫,都会在他这份强硬态度之下有所不满……

……

李承乾收到程咬金派人送抵的书信,沉默一下,便将几位重臣交到面前,商议对策。

萧瑀看完书信,蹙眉想了想,道:“如今英国公挟东征大军即将返回长安,声势正盛、威风凛凛,不可轻忽视之,不过殿下乃是千金之躯,坐不垂堂,还是让老臣代殿下去会一会程咬金,看看他们到底意欲何为。”

一旁的马周瞅了萧瑀一眼,借口道:“无论谁去参预会晤,下官觉得应当事先定好章程方略,照本宣科即可,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眼下局势明亮,咱们大获全胜,关陇兵败如山倒,但是如何收拾残局,咱们想要做到哪一步,关陇门阀到底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先搞明白,统一方针,才不会自乱阵脚。”

他素来不拉帮、不结派,一心只在自身之职务,算是一个纯臣。眼下东宫大获全胜,各方势力邀功请赏、分润利益乃是理所应当,他并不会掺合其中,但这种事必须在东宫内部达成共识,不能任谁都跑出去宣扬自己的主张,攫取各自的利益。

萧瑀默然不语。

素来不掺合派系争斗的马周忽然开口,这让他心中有些警觉,关陇门阀倾颓败落,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大举进入朝堂之势不可阻挡,但显然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忌惮与排斥。

他此番主动要求代表太子与李勣、关陇两方谈判,自然是想要将主动权操之于手,为江南士族争取更多的利益,但若是因此引起东宫内部各方派系之忌惮、不满,他决定立即放手,不应将这种矛盾加剧。

反正江南士族进入中枢已经不可阻挡,又何必锋芒毕露,成为众矢之的?

岑文本对马周之言甚为赞同:“可以预见,英国公对于关陇之下场,大抵是会予以维护的,这是他的利益所致。那么咱们是需要以强硬之态度毫不退却,务必将关陇叛逆连根拔除,还是在某些利益得到稳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步?”

众人皆沉默,仔细思量其中之利弊得失。

都是站在帝国权力最上层的人物,自然不会有人喊出类似“逆贼当乱刃分尸,破家灭门”之类的热血之言,大家需要考量的是整个东宫的利益与自身利益之间如何协调……

李承乾见到房俊坐在旁边慢条斯理的呷着茶水,半点意见也未曾发表,遂笑问道:“二郎有何高见?”房俊放下茶杯,笑道:“殿下折煞微臣,微臣打打杀杀还行,这种运筹帷幄的事儿那里做得来?还是殿下与诸位贤达商议便好,无论如何应对,微臣皆无异议。”

身在朝堂,固然要锐意进取、展示才华,但最应学会的还是如何韬光养晦。此番兵变,包括之前吐谷浑兴兵进犯河西诸郡、平灭入寇西域的大食军队,他自己以及麾下右屯卫的表现堪称惊才绝艳,道一句“帝国柱石、居功至伟”毫不为过。既然已经攫取了最大的那份功劳,自然要给予旁人发挥之余地,否则好事都让自己拿了,岂能不引起公愤?

再者说来,无论坚持覆亡关陇门阀,亦或是有限度的给予关陇门阀一条生路,其间各有利弊,自是并无太大区别。

帝国承平、王朝兴盛,世家也好门阀也罢,总是会应运而生,这是随着阶级固化不可避免的结果。近日将门阀连根铲除,明日还是会有世家自草根之间崛起,大势不可挡。

但只要门阀再无私兵在手,并且在政治之上予以限制,使其不可垄断一地之政治、教育,便不足为虑。

李承乾颔首,对诸人道:“孤之意,给关陇留一条生路未尝不可,但一定要将其根基掘断,使之难以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但这个人情,必须是咱们东宫施舍于他,而非在旁人威逼之下不得不予以退让。”

众人连连颔首。

眼下李勣挟大军以雷霆之势返回长安,即便是东宫也不得不暂避其锋,予以妥协,这是事实。但东宫一定要以强硬之姿态给关陇门阀巨大压力,而后才略微松口,而不是让关陇门阀认为“活命之恩”乃是李勣所赐予。

见到众人赞同,李承乾续道:“所以,此番便由孤亲自前往春明门,会一会这些乱臣贼子吧。”

政治之本意在于妥协,但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自有爱恨情仇,利弊得失之下予以让步乃是必然,可心中又岂能没有怨愤?

所以李承乾这一句“乱臣贼子”说出的时候咬牙切齿、恨意满满……

众人见他坚持,也就顺从其意,毕竟长安城内皆由东宫六率掌控,春明门外则是程咬金的左武卫,太子安全问题无虞,随着他便是。

……

自隋以来,佛教于关中地区迅速发展,信徒增多、寺院无数,不仅长安城内多处里坊皆建有佛寺,城外各处景色宜人、风水形胜之初亦是多不胜数,只不过终南山作为道门之福地,道观俯拾皆是,佛寺却没有几座。

终南山麓、浐水之畔的大云寺原是前隋吏部尚书杨玄感所建,以为避暑之地,贞观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