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

天唐锦绣 第三千三十四章 背叛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孔颖达目露震惊,有些不可思议。

他自然不会不知东宫内部文武双方对立之态势,这是由双方各自的核心利益所决定的,无人可以消弭。但眼下易储之事早已不可逆转,这些人却还抱着权力利益之奢望不放,试图挑起新一轮的文武争斗……简直愚不可及。

若东宫得以确保,大家为了利益相互争斗倒也情有可原,可此等局势之下,难道不应是力保太子性命、维系帝国正朔吗?

大丈夫立于世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到了这样的地位,又岂能心心念念一家一姓之荣辱福祸,至天下大统于不顾?

……

于志宁面色难看,嘴唇张合几下,终究没有出言反驳。

陆德明也明白了李承乾的态度,显然已经彻底断了保住储位之念,只得说道:“眼下局势危急,大家立场不同、意见不同在所难免,稍有争执亦可接受,但吾等乃东宫属官,自当以殿下之利益为先,断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仲远兄也不必这般咄咄逼人。”

“仲远”是孔颖达的字,以其今时今日之身份地位名望,即便是同辈之中的佼佼者也不可轻忽称谓,此刻陆德明随口称之,显然亦是对孔颖达多有不满……

孔颖达气急反笑:“说到底,反倒是吾咄咄逼人?汝等心中毫无大义,只知蝇营狗苟,将家族名利置于道统之上,实在是昏聩愚昧、自私自利,终有一日将会自食恶果,悔之不及,‘当世大儒’之称谓,名不符实。”

于志宁于陆德明面色急变,被孔颖达这般羞辱,羞愤欲死。

李承乾眼瞅着自己麾下几位大儒闹内讧,赶紧出言转圜:“诸位皆乃德高望重之人,深受世人景仰,孤亦是尊敬钦佩,何必这般恶语相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关乎于身家前程,有所担忧亦是寻常,万万不能伤了和气。”

心底却是叹气,这些大儒虽然早已与东宫利益结为一体,可一旦大祸临头之日,却是绝对不肯与他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

这一点,便远远不如房俊……

*****

自东宫出来,于志宁望了一眼阴沉沉的天色,拒绝了陆德明过府小聚的邀约,登车直驱家中。

回到家中,在侍女服侍之下沐浴更衣,用了午膳,便独自一人坐在花厅中饮茶,想起先前孔颖达毫不客气之言语,愈发觉得气氛烦躁……

于氏一族乃鲜卑大姓,祖上北周太师于谨,煌煌煊赫,关陇中坚。他本人初仕隋朝,不过一区区县令,未能振兴家业,常感怀才不遇,每每心中郁结。待到高祖皇帝晋阳起兵攻入关中,顿时预测大有可为,遂至长春宫拜见高祖李渊,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辅佐秦王。

及至武德四年秦王加封为天策上将,开设文学馆,他便被授为天策府从事郎中,兼任文学馆学士,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乃秦王殿下一等一的心腹亲信。只不过相比于“十八学士”当中的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人,权势大大不如。

直至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赋予教导太子之责,这才让他意识到“弯道超车”之捷径,只需兢兢业业辅佐太子,待到将来太子登基,自己与洛阳于氏自然一跃成为当世大族,大权在握、势力无双。

故而这些年太子虽然时刻处于“废黜”之危机漩涡,他亦是全力辅佐,试图力保太子不失,由此立下从龙之功。

孰料自房俊异军突起,且成为支撑东宫之柱石,他在太子殿下面前无论是影响力亦或是能力都大大不如,每况愈下,自是意难平……

而今日被孔颖达当面羞辱,更令他感觉羞愤欲绝。

最严重的是太子自己都放弃了争储之念,一旦被废,自己十余年心血付诸东流,整个洛阳于氏势必遭受关陇兵变之牵连,哪里还有什么前程?

心中郁结,闷闷不乐。

长子于立政推门而入,躬身轻声道:“父亲,宋国公车驾抵达后院门,说有要事求见父亲。”

于志宁微微一愣,抚着下颌沉吟起来。

今时今日,江南、山东两地门阀全力支持晋王已经朝野皆知,作为储位最大几率获得者的晋王与东宫太子天然处于敌对状态,这并非是按照晋王亦或太子的意志,而是利益排他之原则。

大唐立国之时,山东那些大佬被关陇门阀打压、欺凌,不得不灰溜溜躲回家中偃旗息鼓、避其锋芒,以免被关陇门阀趁机斩尽杀绝。如今关陇虽然倾颓,但那些大佬也都自持身份,安稳于家中,并未赶赴长安试图出仕。如今作为江南领袖的萧瑀便是两地门阀于朝中的代言人之一——另一人是英国公李勣。

萧瑀这个时候自后门而来,能有什么要事?

简直昭然若揭……

所以见与不见,于志宁一时间有些犹豫。

于志宁呷了口茶水,便即看向萧瑀。

不过于志宁却并未糊涂,他虽然接受晋王的招揽,但却也有一事不解:“陛下之国策乃打压门阀、扶持寒门,不愿门阀垄断朝政之局面出现。晋王殿下若试图以门阀为根基争储,岂非与陛下之国策相悖?”

于志宁不需要考虑太多,既然萧瑀亲自前来便彰显了晋王的诚意,至于详细的条件自可日后慢慢磋商,所以他很快下定决心。

于志宁蹙眉沉思,手掌下意识的将茶杯攥在手心……

前隋旧事不远,杨坚便是以权臣之身份欺负北周的孤儿寡母取而代之,李二陛下岂能记不住?

然而境遇却各自不同。

陆德明出身吴郡陆氏,远处江南,朝廷之掌控有所不及;孔颖达祖籍冀州衡水,背后站着的却是整個曲阜孔氏。这两家皆乃簪缨之族,源远流长、文学著世,远非出身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