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木秀于林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木秀于林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5:30 来源:23小说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刘洎蹙眉,有些不解:“听崔尚书之言,居然认定禄东赞的威胁大于逻些城、大于松赞干布?虽然禄东赞号称吐蕃第一智者,但松赞干布十二岁即位,降服象雄、平定内乱,推广灌溉、制定文字、颁布吐蕃法令,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实乃一代雄主,更遑论松赞干布占据

逻些城居高临下,禄东赞固然是一方豪杰,却如何能够比松赞干布给予大唐的威胁更大?”崔敦礼淡然道:“所谓术业有专攻,中书令对于吐蕃、对于松赞干布之了解不过是流于表面,其人之功绩世人皆知。然则兵部对吐蕃多年孜孜不倦、不畏艰难

之渗透,却绝非这般肤浅。”

肤浅?刘洎挂不住面子了:“愿闻其详。”崔敦礼取过一根紫檀木制成的细长木棍,先在逻些城的上方点了点:“吐蕃统一高原,松赞干布雄踞逻些,兵强马壮、战力强横,诸多小邦、部落尽皆慑服、

听其号令,但是它有一个最为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高原物资匮乏、而物资丰富之处皆在边疆。”

木棍离开逻些城,先落在青海湖:“吐谷浑故地水草丰美、气候温润,现在却在噶尔家族控制之下,吐蕃已断一臂。”继而木棍又来到逻些城西北方向:“此处乃是一邦国,名为‘苏毗’,最是富裕,整个吐蕃兵马钱粮、半出其中。松赞干布虽然乃是赞普,但只是名义上的吐蕃领袖,因为他的强势可以号令吐蕃各部,但实质上吐蕃的统治方式却是联盟形式,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来。平常自然以松赞干布为尊,赞普号令、莫敢不从,可

一旦涉及到各部的具体利益,赞普的话并不一定管用。”

房俊从旁补充:“吐蕃目前仍旧是一个奴隶制社会,一群奴隶主联合起来统治这个国家。”

李承乾茫然:“奴隶制社会?”

房俊点点头:“就像是夏商周那样。”

李承乾仔细想着夏商周的社会制度,有些恍然。崔敦礼续道:“所以吐蕃的内部并不和谐,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弱干强枝’,以往或许没什么坏处,大家都能团结在松赞干布周围,松赞干布也有这个威望与

能力,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噶尔家族形同叛逆的举措,且占据了青海这个钱粮畜牧之地,吐蕃内部必然裂痕滋生。”

刘洎再是不愿,也得承认兵部的功课做得确实太好。

“噶尔家族不过是吐蕃一个小部落,为何又比逻些城的威胁更大呢?”面对刘洎似乎有些倔强的提问,崔敦礼面色如常:“因为青海湖,这片土地乃是吐谷浑的故地,水草丰美、河流众多,噶尔家族只需再次繁衍生息二十年,说

不得就是下一个吐谷浑。而吐谷浑带给前隋、大唐的威胁,中书令大抵还没忘吧?”

刘洎闭嘴不言。他发现一个非常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好像房俊担任过主官的衙门,譬如工部、兵部,都习惯于做一件事之前竭尽全力的做好各种细致的准备,无论付出多大

的代价都尽量将方方面面近乎于完美,以便于制定最为完善且符合实际的计划,甚至在某一个时刻从容改变计划。

这使得每做一件事情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损耗极大,可一旦开始,却非常从容。

或许中书省也要引入这样的办法,这是大趋势……崔敦礼见刘洎不言,继续说道:“大唐需要噶尔家族扼守要冲抵挡随时可能俯冲而下的吐蕃骑兵,却不能任由噶尔家族做大成为隐患,所以这一战势在必行。

李承乾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场战争的必要性:“那么这一仗要打到什么程度,或者说,预定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崔敦礼道:“预定的战略目的是噶尔家族与逻些城两败俱伤,如果噶尔家族战损达到一半也可接受。”即便噶尔家族只剩下一半战力,只需在吐蕃骑兵居高临下俯冲而至的时候抵挡其迅猛攻势便足矣,驻扎在祁连山口、河西四郡的唐军会有从容的时间完成集

结,以逸待劳、重击吐蕃骑兵。战术也并不复杂,噶尔家族集结部队,由大唐予以援助,然后自青海湖畔的唐蕃古道由下至上一路向着逻些城仰攻而去,只需打到查吾拉山口,便可以调动

整个逻些城的防御,其间极有可能引发吐蕃内部的剧烈震荡,一场大战过后无所谓胜负,战略目的都已经达到。李承乾左右看了看,而后说道:“此战由裴卿坐镇河西全权负责,担任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兵部以及各处衙门全力配合,如有重大变故需提交军机处商议决断

其余则裴卿相机行事。”兵部的权柄、实力太大了,必须予以遏制,裴行俭以安西都护府副都护、长史之职位负责此次作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但加上一个“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就无

妨了。

裴行俭单膝跪地,大声道:“谢陛下恩典!陛下放心,微臣定然竭尽全力,扫除大唐边陲隐患!”

“行军大总管”虽然只是临时的官职,战后即撤销,但这是一种资历,日后裴行俭回京任职,足够担任六部尚书、九寺寺卿,堪称一步登天。

消息传出去难免有人心中艳羡,但并不会有太多人质疑裴行俭的能力。

作为“房俊一系”当中名列前茅的杰出人物,这些年裴行俭换了不少官职,但每一次都能做得出类拔萃,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谁都知道只需打熬资历,他日必然成为帝国重臣。

只不过积攒资历的机会来得如此之快,怕是要出乎许多人的预料……

……梁国公府花厅早已成为长安城的传说,据说此处乃是大唐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