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房俊房玄龄 >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动

房俊房玄龄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动

作者:公子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8:46 来源:23小说

长安城内,发生几乎同样的剧情……

李二陛下接到房俊的奏报,便阴沉着脸。

起先他对房俊胡搞一气颇有微词,只是觉得房俊办事一向靠谱,所以未曾表露出来,心里却是总归有些不满的。身为一军主将,便宜行事、随机应变固然重要,但是紧紧抓住战略目的坚决不动摇更重要!

若是每一个主将带兵打仗的时候都能这般随意而为,想干嘛就干嘛,岂不是天下大乱?

他能忍,别人却不能。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关中对于江南的掌控愈发严谨,江南稍有风吹草动,关中这边马上就能察觉。萧瑀凭借兰陵萧氏的势力在江南大肆招募矿工,朝堂之上这些官员岂能不知?

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萧瑀发现了大矿,打算私底下开采,一些与他平素作对的官员便暗地里开始收集情报,打算到时候狠狠的参上萧瑀一本。山川河泽皆乃国有,山里的矿藏更是明文规定属于国家,谁敢私底下开采,捉到了那就是仅次于谋反的重罪!

跟国家争利,想死么?

然后大家便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居然是帮着房俊招募工匠……

于是房俊强占倭国佐渡岛的事儿便被捅了出来,一群闲着没事儿的御史言官顿时兴奋了!

话说这两年朝中固然风波不断,但是自侯君集谋反之后,大事儿还真就没多少。世家门阀都参与了皇帝发起的“东大唐商号”,在海外疯狂敛财,一船一船的货殖运出去,一船一船的钱财拉回来,这等财富积累的速度远远超过世家门阀数代人几十年的积蓄,使得这些人已经渐渐的看不上田地出产的那一丁点儿财富……

给佃户们减点租税算得了什么?

几百亩田地的租税还及不得一船瓷器的利润,为了租税那一丁点儿的蝇头小利把乡里乡亲的佃户们逼得家破人亡,把自己搞得恶名远扬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娘,有什么意思?

甚至有些农户遭遇疾病、意外等等措手不及之厄运,世家门阀反倒能够慷慨解囊,助其渡过难关。

于是乎,民风淳朴,乡邻和善。

朝廷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世家门阀,家中财源广进,那些喜欢捞钱的官员也渐渐收敛起来。若是因为貪污而被陛下责罚丢了官职,甚至于牵连家族被驱逐出“东大唐商号”,那岂不亏死?

有那精神还不如多干几件正事儿,刷刷政绩。

于是乎,官员廉洁,吏治清明。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海外大量的财富涌入大唐,居然使得庙堂上下一片和谐,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于是乎,御史言官们郁闷了,因为忽然发现没事儿可干。

官员们都不作奸犯科了,世家门阀也不压榨百姓了,你让他们弹劾谁去?

正是这等情形下,房俊“不务正业”强占倭国佐渡岛的消息传开,闲的蛋疼的御史言官们自然兴奋莫名,各个磨拳擦掌,打算好好的弹劾房俊一番!可惜没等大家准备好材料呢,事情又有了陡然的变化。

人家发现了一座大金矿……

做事情的过程很重要,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只要道路走的对,即便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有时候也可以接受。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若是好的结果有了,你所有的手段所有的选择似乎都无所谓了,因为追根究底,所有的一切手段、选择,都只是为了追求这个完美的结果而已……

眼下房俊便是如此。

你说他不务正业瞎胡搞,怎么都行,但问题是人家发现了大金矿,那么所有的质疑批评都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有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御史言官已然顾不得弹劾房俊了,而是将此事赶紧报于家族之中,请求族长、族老们赶紧定夺,“东大唐商号” 可是有着大家的股份,那么这个“大金矿”是否会被见钱眼开的皇帝陛下侵吞。

说起来似乎大逆不道,有些将李二陛下瞧扁了,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皇帝陛下现在心心念念振兴科举,试图将科举推行天下,成为大唐取仕的唯一途径,让所有的寒门子弟都能够凭借才学参与进来,而非再如以往“九品中正法”那样按照氏族门望择取入仕。

而教育资源是把持在世家门阀手中的,他们为了垄断政治,自然不肯轻易将手里的资源交出去,那么意欲让寒门子弟也拥有学习的机会,普及教育就是必须的。

大力推行普及教育,这就需要海量的金钱去支撑,教师、书籍、课本……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钱。

华亭镇成立市舶司以来大量抽取商税,这已经让皇帝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若非世家门阀共同抵制,恐怕商税早已在全国施行,而非只是眼下收取由华亭镇市舶司进出之货物的税赋……

皇帝需要钱,自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等到佐渡岛发现大金矿的消息传到各大家族,这些平素风花雪月饮酒寻欢的世家族老们顿时坐不住了。

当初成立水师的时候咱们可都是出了大力气的,还没吃到多少甜头呢,万一当真被皇帝独吞了可怎么办?

关陇贵族的头头脑脑赶紧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结果还未等拿出个章程来如何应对皇帝可能的“吃独食”行为呢,水师那边的消息又传回来了,倭国内乱,大臣发动政变,水师在房俊指挥之下悍然干涉,不仅取得了在倭国开设通商口岸之权力,更可以在倭国境内随意开采矿山……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什么买卖最赚钱?

不是丝绸,不是瓷器,不是茶叶,也不是玻璃,甚至不是走私食盐,除去铸造钱币之外,天底下最赚钱的买卖就是开矿!

哪怕一千几百年之后,如果确定一下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