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房俊房玄龄 > 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

房俊房玄龄 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

作者:公子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8:46 来源:23小说

刘洎被怼得难受,不过并非发火,当下局势自是以军方为主,不然总不能让他们这些文官冲锋陷阵吧?之所以提及水师不尊号令、擅自行事,乃是为了日后做铺垫。

皇位稳固、天下承平之时,自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到时候今日在太子殿下面前这一番争执自然会被太子忆起,进而意识到军方的桀骜不驯……

斗争,从来都不是一时之胜负,更遑论文武之间为了主导朝堂的权力而爆发的博弈?

不过眼下自是不能退缩,蹙眉道:“所以吾等便坐视江南局势糜烂,极有可能导致帝国南北割据、划江而治?依我看,还是要申饬一番,予以责罚,水师的功绩自然不能磨灭,但应当防微杜渐、惩前毖后。”

李靖有些不满,沉声道:“即便江南割据,那也是江南士族心无帝国、私利作祟,与水师何干?”

文武双方,展开激辩。

刘洎冷笑道:“这一次与水师无关,下一次呢?下下次呢?这般目无中枢、心无太子、自行其是,早早晚晚酿成大祸,到时候谁去承担责任?谁又能承担得起那个责任?”

“少说两句吧,”

房俊敲了敲面前案几,淡然道:“当下时局,自应一致对外,别弄这些勾心斗角的阴损招数令亲者痛仇者快好吧?”

他对刘洎极度不满,此君自然是有能力的,上任不久又面临剧烈动荡的局势仍能将门下省打理得井井有条,便可见一斑。但此人也有着浓厚的官僚特质,境界太低、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格局不大,放在明清之时是一把党争的好手,但于国无益。

他素来不耐烦这些内部争斗,除去一分一分耗损帝国元气,又有什么正面作用?只不过人在朝堂,难免利益纠缠,却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与人斗,其乐无穷。

事实上,身在其中不都也不行……

李承乾也头痛,不过他性子绵软,当此危机时刻更不愿对臣下呵斥敲打,遂顺着房俊话风,劝阻刘洎道:“二郎此言不错,当务之急自是一致对外,只需剪除奸佞、维系正统,他朝孤登基之时只当论功行赏,惟愿诸位爱卿与孤一道中兴大唐,不负先帝宏图之志!”

皇帝还没坐上呢,你们争个什么劲儿?

一直耷拉着眼皮打盹儿的岑文本睁开眼睛,颔首道:“殿下之言正是道理,眼下不仅要提防晋王、伺机攻伐、剪除奸佞,也要将登基之事提上日程,朝野上下今早安排。”

先帝如今停灵于昭陵,尚未下葬,待到下葬之日必须由新皇扶灵,否则不祥,也不合礼制。

更何况当下晋王拥兵固守潼关,未来局势如何暂且未知,早日登基、确定皇位,也好安抚天下人心,占据名分大义,对己方士气之增长、对晋王士气之打击,极为重要。

不好拖延。

如此谏言,自是获得在场诸人一致认同。

李承乾也很是振奋,距离皇位一步之遥,九五至尊、手执日月,谁能淡然处之?不过旋即想到父皇暴卒驾崩,雉奴引兵反叛,关中危急、江南糜烂、朝臣各有立场私心作祟,一时间又是黯然神伤,潸然泪下。

胸中压力如山。

万一自己不能挑起这江山社稷的脊梁,最终任由叛逆动摇江山、倾覆社稷,致使贞观之弘治彻底葬送,该当如何面对父皇在天之灵,如何面对天下苍生?

李承乾自认绝不会如同夏桀商纣那般暴虐,可隋炀帝雄才大略功盖千古,只因急功近利导致帝国灭亡却也要遭受天下人唾弃辱骂,归于“昏君”之列,可见君主这个身份实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遗祸天下。

身为君主,固然口含天下、生杀予夺,却也要背负如山之责任,若不能造福苍生、开疆拓土,必将遗臭万年,遭受万世骂名……

至于登基之流程,倒是并不难办,礼部自有章程,在有宗正寺从旁协助,自然万无一失。

刘洎看着房俊,笑道:“越国公现在职务乃礼部尚书,殿下登基之事,还需越国公尽心尽责,若有需要吾等协助之处,还请直言相告,吾等必然全力以赴。不过话说回来,二郎其实应当归于吾等文官之类,毕竟已经不掌军权,何以处处以军方领袖自居?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右屯卫与北衙禁军被先帝圣旨尽归于李道宗麾下,水师名义上的最高将领是大都督苏定方,最起码在官面上,房俊已经全无半点军职,却代表军方与自己争权夺利……实在是古怪至极。

这话藏着刀子,一则有质疑房俊居心之嫌疑,你其实是一个文官,却始终觊觎军权是什么意思?打的什么主意?再则也有挑拨离间,当着李靖的面称呼房俊为“军方领袖”……

不等房俊回答,李靖已经笑着说道:“国之宰辅,自当上马可以定邦、下马可以安民,出将入相,古之贤臣也。文武并举方能宰执天下,毕竟军政不分家,否则似老夫这般只通一道,如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即便勉强为之,只怕亦要祸乱超纲,辜负君王厚望。”

刘洎眨眨眼,颇为诧异的看着李靖,都说李靖朝争不行,但是这番话语说的那叫一个阴阳怪气,偏有理由充分,让人难以驳斥……

以自己为例,言及只通武略、不能文武并举,实则是在讽刺他刘洎只通文韬一样不算文武并举,故而不能为国之宰辅。

水平很高……

连李承乾都对李靖刮目相看,惊叹道:“都说卫公天资聪颖、触类旁通,以往孤还不信,如今观之,确实活到老、学到老,每每有所精进,令人赞叹敬服。”

这是调侃李靖一把年纪了,年轻的时候吃亏于朝争,此时却能驳斥得刘洎说不出话,实在是进益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