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19章 做欧洲的债主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219章 做欧洲的债主

作者:小鱼的命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4:29 来源:23小说

伟大的事业,往往起源于偶然。

45年嘉禾贸易公司成立时,只是一家规模中等的,旨在为婆罗洲建立粮食储备,于国际市场进行粮食贸易的小公司。

但是相比于这个时代的其它粮食企业,它所拥有的却是近乎于无尽的资源!

“南美的牛肉、小麦以及东南亚的大米。都是欧洲各国市场所急需的,我们可以像俄国人一样,不一定需要硬通货,换取机器就好……”

又一次,在办公室中,面对着嘉禾贸易公司的几名高管们,李毅安强调着交易的方式——易货贸易。

战后的欧洲各国的手里都没什么硬通货。没有美元或者黄金,自然就不能从国际市场购买所需要的物资了,这也是为什么战后各农业国商品滞销,而欧洲市场物资短缺的原因。

这也就是所谓的“美元荒”,以硬通货短缺为标志的“美元荒”一直持续到60年代,伴随着“马歇尔计划”以及后来的欧洲复兴才慢慢的缓解。

而嘉禾贸易公司,是李毅安特意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国际粮油贸易的公司,它所依托的并不仅仅是婆罗洲的商船队,还有他手里的外汇储备——毕竟,在美国的黑市贸易确实是挣了不少,足足十几个小目标呢!

这些钱就是公司从事国际粮油贸易的底气所在。用美元从南美和东南亚购买粮食、肉类,再运往欧洲换取婆罗洲建设所需要的机器,可谓是一举双得,不仅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而且还能加快婆罗洲的建设。

“可是,李长官,眼下欧洲各国很多工厂都正在恢复中,而且俄国人也在出口粮食购买机器,咱们这么抢,很有可能会抬高机器价格,而且,就眼下来说,婆罗洲还不需要那么多的机器,仅仅只是在突尼斯,就积压了超过三万台机器设备,在意大利,还有大约十万台设备等待折运,在德国搜索队的货场上,也积压了超过五万部各种机器设备,现在相比于机器,我们需要的是工厂的厂房和技术工人。”

作为嘉禾贸易公司经理的李洁白很果断的道出了现实,指出老板建议中最大的问题——婆罗洲不缺机器。

眼下并不缺机器。

“呃……”

闻言,李毅安愣了愣,确实,他忘记这茬了,但是眼前的大好良机,又怎么可能错过的。

“现在欧洲各国货币币值不稳定,它们是会贬值的,如果不换成实物的话,咱们是会吃亏的。”

李毅安之所以会提到易货贸易,是因为通过向欧洲出口缅甸大米,才让他想起来曾看过的资料,战后最初的两年里,西欧各国从俄国进口了大量的粮食,进口总额甚至超过美国。

因为进口俄国粮食、肉类,不需要外汇和硬通货。俄国出口粮食是为了换取机器,以进行战后重建。即使是俄国本身粮食供应很紧张,他们仍然在千方百计的出口粮食——甚至不惜加大对乌克兰粮食的征收,这边刚解放,那边就要求在乌克兰征收4亿普特的粮食,相当于65.52亿公斤粮食,即便是导致饥荒也在所不惜。

重要的是机器,是重建工业所需要的机器。

虽然婆罗洲眼下还没有大片的水稻田,但李毅安的手里有充足的硬通货和船,只在东南亚收购廉价的大米运到欧洲,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欧洲各国没有硬通货也没关系,和俄国人一样,婆罗洲也需要机器进行工业化。

但是和俄国不一样的是,婆罗洲钱是不缺机器的,相比于机器更缺人,即便是买了一堆机器,也是放在那里生锈,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必要在欧洲和俄国人抢购机器,哄抬物价了。

在成济德的提醒下,李毅安认识到,婆罗洲并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而且哄抬机器价格,对婆罗洲也不是件好事啊!

try{mad1();} catch(ex){}

沉思片刻,李毅安说道。

“那么……记账呢?”

“记帐?怎么说?”

李洁白等人诧异道。

“基本上就是我们指定一家银行,授信给某个国家,这个授信额度可以是一亿美元,也可以是两亿美元,他们不需要现在交付易货物资给我们,而是采用记账的方式,约定一个交货期,可以是一年后,也可以是两年后,当然,账期是要计算利息的……”

随后李毅安便解释着战前德国的贸易政策,战前的德国与现在的欧洲各国一样,都是严重缺乏的黄金外汇之类的硬通货,这对德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也正因如此,在希特勒上台后,其便推行“去黄金化”的易货贸易。

就是德国和一个国家进行的贸易时要求签订一个《易货贸易协定》,规定双方的相互进出口数量要平衡,然后双方建立一个易货账户,德国从这个国家进口一笔原材料或者农副产品,那么对方就要进口德国同样价值的工业产品,在账户上形成一个对冲,最终的目的是,让账户处于平衡状态,谁也不欠谁钱。通过这种易货贸易,德国既获得了廉价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这个所谓易货贸易体系,又抢占了英美产品的市场,加速了自己的经济复苏速度,也压制了英美法的经济。

但这只是20世纪的“易货贸易”,到了二十一世纪,又有了新的进化,而推动这个进化的是成为世界工厂后的中国,由于中国资源稀缺,所以需要大量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同时出口工业制成品。但是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手中却没有充足的外汇。

于是,中国便通过银行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指定只能用于购买中国商品,那些国家如何偿还贷款呢?当然是用农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