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91章 以核平的名义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291章 以核平的名义

作者:小鱼的命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4:29 来源:23小说

在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时候,全世界一片平静。

在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后,全世界……为之欢呼。

没有人知道两万吨tnt是什么样的概念,其实,也不需要知道。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战争要结束了!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战争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和所有的盟国元首一样,李毅安是在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几个小时后接到的消息。

“小男孩啊……”

如此感叹一声,李毅安就站起了身,然后说道。

“去南洋大学。”

为什么要去南洋大学,当然是去物理系了。

在南洋大学物理系,云集着上百位德国物理学界的大咖,尽管为了拖延德国研制原子弹的速度,海森堡等物理学家被美英情报部门定点清除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在物理学上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存在,人才充足的会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比如现在南洋大学物理系主任古斯塔夫·赫兹,不仅是知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2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物理系内有300多名来自德国的物理学家。而从整个南洋大学来说,有足足2700多名德国的专家教授,甚至就连同大学图书馆里的许多书,也是从德国搬来的,那些书本上甚至还盖德国大学的印章。

而在德国还有来自各个科技领域的数千名专家教授和他们家人,正等待到前往婆罗洲,他们的到来,将会让建设中的几所大学一跃成为一流学府,当然,这也意味着学生们需要熟练的掌握英语。

毕竟对于那些德国教授来说,用华语教学显然不现实,用德语吧,国内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德语,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英语授课,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英语,以至于不得不在课堂上配上翻译,在德国会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德国人,肯定比会华语的要多的多。至于国内会专业德语的,那不是翻译……而是专家。

对于几万名来自唐山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说英语。但英语教学也绝对是个考验,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英语上,在校园里,他们也尽可能的用英语对话,以尽量适应语言环境,尽快投入到学习之心。

进入物理楼后,所有的学生们都在那里谈论着什么。

尽管他们的英语或流利,或磕磕拌拌,但是李毅安还是听到了一个单词“a-bomb”,这是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新单词——原子弹!

“原子弹,它可以结束一切战争,只有有了原子弹,任何国家都不再入侵我们了……”

“没错,那怕原子弹永远都用不上,只要有了它,就没有人敢再侵略咱们!”

听着学生们的讨论,李毅安默默的点着头。

“看来,大家想的都一样。”

对于刚刚经历了抗战的国人来说,原子弹不仅仅让他们看到了战争胜利的希望,同样也让他们意识到这种武器的重要性,没有任何国家会对有核国家宣战的。

其实,原子弹的作用,大抵上也就是如此。

威慑!

很快,李毅安就在物理系的大办公室找到了古斯塔夫·赫兹,不仅仅有他,还有几十位物理学家,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气氛显得很怪异。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似乎有些庆幸,庆幸德国投降的早,要不然……原子弹很有可能会扔向德国的城市。

而在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同样也意识到,这个世界被改变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海森堡他们为什么被刺杀了!”

说话的教授狠狠的抽了口烟,说道。

“因为美国人害怕他们研究出原子弹!”

“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很多朋友都死于暗杀……”

看到走进办公室的李毅安,古斯塔夫·赫兹连忙迎接道。

“长官先生,你怎么突然……”

其实一点都不突然,古斯塔夫清楚的知道,这位长官先生的来意,这个时候,他来到物理系还能是为了什么呢?

不等李毅安开口,一名教授就说道。

“长官先生,为了和平,你们需要开展原子弹的研究,否则,美国人挥舞着原子弹,会讹诈所有的国家!”

对于经受了几年美国轰炸的德国人来说,要说对美国人没有敌意,那是骗人的,况且是这些曾经遭遇过“暗杀边缘”游走的物理学家。

“你是?”

“尼古拉斯·里尔。”

听到这个名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在李毅安的脑海中浮现。

try{mad1();} catch(ex){}

尼古拉斯·里尔,虽然是德国人,但是在苏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以及镰刀斧头金质奖章,在33人组成的获奖名单中,他位列第23位。是获奖者中唯一的外国人,和库尔恰托夫、泽利多维奇并称苏俄核弹之父!

虽然想不起来,自己是在那篇文章中看到的这些,但是这么一位“核弹之父”,就在眼前,而且还主动提出要研制原子弹。又怎么可能不让李毅安激动呢?

“伱认为我们应该研究原子弹吗?”

“是的,长官先生,这种武器是一种毁灭性的武器,如果你不能拥有他,将来势必会面对他人用原子弹作为威胁,长官先生。”

尼古拉斯语气显得极其的认真,在场的物理学家无不是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到底是为什么赞同?

是国际主义胸怀吗?

显然不是,无论是尼古拉斯,还是古斯塔夫或者波泽、阿尔登他们之所以主张研究原子弹,只有一个原因——他们是德国人。

在他们看来,德国同样需要原子弹,他们或许会在这里工作十年,二十年,但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