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452章 聚沙成塔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452章 聚沙成塔

作者:小鱼的命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14:29 来源:23小说

虽然一下子涌入了一万五千多移民。

但是东宁这边早就有了准备,毕竟,对于大规模移民的到来,南洋早就轻车熟路了。那些签署雇佣合同的劳工,直接乘车被送去城外的劳工营地,在那里接受培训。

至于剩下的七千多人,愿意租房则有房产中介们负责接待,想要住店的,会有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到什么地方住旅馆。

尽管海关大楼内外显得很是拥挤,但是在货币兑换点,却没有几个人,对于这些早就习惯了在黑市兑换货币的沪城人来说,他们才不会在这兑换官价呢。

因为过来的人太多,没有挑选的余地,刘中洲一家人租的房子只是间三室一厅的公寓。

虽然如此,可对于初到异乡的他们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在三个孩子找自己房间时,中介从包里拿着厚厚一叠纸。

“这是户籍登记表格,刘教授和家既然要在东宁久留,照这里的规矩是要报个临时户籍的。这是官方的规定,没有临时户籍,就没有配给册,没有配给册就买不到米面油盐。”

中介的话让刘中洲诧异道。

在中介离开后,关上房门,刘教授一家人,才进卧室,拉上窗帘,拆开衣服,将系在腰间布带取下来,里面无一例外都装着金条。

“谢谢警官,有劳两位警官了。”

所以,在回答时,他们一家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如实回答。

尽管如此多的问题令人反感,但是警官的脸上却有着不容辩驳的神情,因为之前中介已经告诉过他们:复核户籍的时候绝不能拒绝回答,否则报不上复核,拿不到临时身份证,在南洋就无法生存。

有的人需要找的是工作,而有的人并没有这个需要,相比于工作,他们在寻找的是投资的机会。

虽说户籍登记表上已经十分详尽,可是这两名警官依然不厌其烦的问了许多问题,包括他们从哪里来,家里还有什么人没来,在唐山时从事什么工作。家里有没有亲戚从政,有没有亲戚从军。总之事无巨细,全都一一问個明白。

“还好,还算顺利,这两天就去把户口上了,然后,再去找个工作。”

将登记表递给刘教授后,中介又特意给了他们十张配给券,在今明两天内,这十张配给券就是他们一家人的伙食。

“刘教授,南洋是富,可是每个月都有上百万人过来,如果不实施食物配给制,难免会有奸商哄抬物价,实施食物配给,还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利益。”

第二天,一直等到傍晚,才有警官上门来核实材料。户口纸都已经填好,照例由警察来逐一核对登记――因为他们现在没有固定住所,所以落得是以出租公寓为地址临时户籍。

差不多问了半个小时,在他们互相确认签字之后,问话的警官才给他们填发了临时身份证。

将金条收好之后,刘中洲才对家人们说道。

报了户籍,领了身份证。警官们便告辞了。刘教授恭恭敬敬的送他们出去,回来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解释着,中介又说道,

“明天派出所的警官再来会来这里给诸位复核登记,请你们务必都在家里等着,不要出门。免得误了公事,到时候多有不便。”

“这是临时身份纸,有效期只有15天,你们要在15天内到派出所去办理正式身份证,去之前要去照相馆拍照,知道吗?”

“南洋不是很富庶吗?怎么实行配给制啊?”

“好了,往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明天登记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知道吗?”

过去的几年间,唐山那边战火纷飞,面对激烈的战火,许多地方上有财有势的财主,纷纷逃往城市,而伴随着战事的发展,就连一般的中小地主在乡间也是无法立足。

于是他们也纷纷逃往城市。于是不少人家便变卖家产,居家迁徙到武昌、金陵以及沪城等地来躲避战火。但是很快,面对时局的变化,他们又坐上了船,与大陆相隔数千里的南洋,成为了老财们最后的躲避战火之地。

南洋的富庶、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传闻,早就经过报纸、杂志以及电影在大陆上传了好几年,过去来的都是青壮穷人,那些有钱人有谁愿意抛家舍业来南洋呢?

对于南洋,他们顶多也就是在电影里杂志中和报纸上稍有了解,或者就是用了些南洋货,所以对南洋的了解稍微多知道一些。

try{mad1();} catch(ex){}

所以,现在当他们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花高价买船票跑到南洋的富人老财出也不在少数,甚至现在穗城那边往长安的飞机,每天都往来十几个班次。飞机上坐着的都是粤省甚至湘省等地的富商老财。

现在中兴、永定和东宁三地,虽然对于南洋本岛来说,相对偏远了一些,但却也聚集了不少来自沪城以及苏南等地的富商、财主。

他们愿意移民到南洋,民政部门并不反对,毕竟南洋原来对移民一贯是欢迎的。何况这些富商、地主的手里都握着大量的资金,现如今在南洋安家落户,不仅能够刺激消费,而且还能够带动东部三区的经济发展。

毕竟,东部三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这些人的到来,确实带来了大笔的资金。

因为东宁聚集着不少怀揣着大笔资金的富人,于是东宁“实业总会”便应运而生了,开设这家商会的目标,就是为了引导这些富商投资实业,其实,也就是向人们提供投资信息的地方。

一开始这些富商和在沪城时一样,只是投资公债,不过很快也有一些人开始投资实业,毕竟,他们之中的不少人,本身就开办工厂、公司,或者有这方面的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