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挺佩服陈思城的,尤其是看完《黄雀在后》、《草木人间》之后…
这两部都是犯罪悬疑片。
题材本身很吸引人,《黄雀在后》三案并行,看起来好牛逼;
《草木人间》更是涉及到了传销!
然后,《黄雀在后》整自作聪明的罗生门结构,以为强行反转就能吸睛…
执行的太烂了,首先从电影本身来看,叙事节奏很有问题,应该快的地方不快,不应该快的地方,在一些地方搞煽情,没有一点共情到好吗,煽情的时候只能说是满脸问号,真的是一塌糊涂。
作为一个悬疑片逻辑也不清楚,看完没有一点抽丝剥茧的感觉,最后半小时非要再反转一下,而且也不是什么精彩的反转,属于强行点题…
《草木人间》更过分,涉及到传销诶…
宣发碰瓷《孤注一掷》,结果,却让男主文艺的自白,配着大片的风景空镜头,让人以为是一个社会文艺片。
片子几乎没有节奏可言,意象也十分刻意。
中间部分像恐怖片导演拍的法制栏目。
昏暗的灯光,奇怪的配乐,红黑紫色的色调。不停的喊叫。
搭配流水线的叙事,以及老套的欺骗手段
情节推进全部靠喊,砸,打。
导演可能想表达的是,女主受生活压迫,在传销中爆发了——问题是前期的苦难描写铺垫也是稀碎,只是靠后期喊叫 鼓掌 打人 跳舞表现疯狂。
有这样水平的电影人衬托,陈思成立刻顺眼了不少!
《药神》之后的国产电影,往往不会拍那些假大空主题,都在聚焦一些现实问题,讲的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所以一段时间,很多电影的剧情大纲看着都很不错,但越是这种时刻,越是考验不同导演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因为选择足够多,想要脱颖而出,还是再磨练下技艺吧。
尤其是《黄雀在后》,你的注意力很难一直留在屏幕上,就觉得他拍摄的所有人物都缺乏魅力,所有故事都欠缺吸引力。
仔细想想,《黄雀在后》的故事其实还挺极端,挺有冲击性的。
但让他这么一拍,就是觉得无聊多于有趣,让人很想快进,哪怕对这类故事最感兴趣的人,也只想知道结果,而对过程毫无兴趣。
这点,不得不佩服陈思成,人家有一点做的还是到位的:就是不管逻辑通不通顺,他的电影可看性都很强,哪怕禁不起细推,有很多bug,但观影过程也能吸引你看到最后,情绪起伏跟着画面走。
就算看完了,觉得失望了想骂,那也是充满激情的骂,而且你还能找到不少共鸣,最后在这种激情输出中获得的乐趣,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看到烂片的伤害。
《消失的她》也不错,沈良对演一个恶人还是感兴趣的,不过,他确实没有档期…
“马上要去横店补拍《水门桥》,大概拍一个礼拜,然后回上海拍《金秘书》…三月进组《新游记》…然后是《蜀山》、《苍兰诀》…还有《保你平安》…我至少要等到11月,我才有时间…”
陈思成立刻问:“《新游记》?综艺?”
try{mad1();} catch(ex){}
“不是,是個讽刺喜剧…讽刺明星脱离大众的那种。”
“那《保你平安》呢?”
“主演剧情是魏平安担任墓地推销员,为给自己已经过世的客户韩露洗清网络“黄谣”,踏上一条崎岖艰难的洗冤之路的故事…算是公路喜剧!”
陈思成一听就来了兴趣:“洗冤…这个有意思!男主角也被造谣了吗?”
“男主角也被造谣?”
“这样的话,双重压力,戏剧冲突更强烈!”
“那不行…”沈良摇头:“这么弄就成了为自己洗刷冤屈了…”
“那…男主角的设定不能是个圣人。”
“对…”沈良了点头:“我们没准备按照圣人打造主角,最开始设定是离婚、服过刑等等这些人设,还有一条家庭线,但我年龄不够,所以,就砍掉了。”
“但家庭线砍掉,人物的魅力会降低不少…”
“…这个再说,”沈良摆手,顺便道:“你说的电影,肉巴也很合适吧?”
陈思成立刻点头:“肉巴愿意来演当然更好…”
沈良提醒:“肉巴,谢谢陈导!”
“哦,谢谢陈导!”肉巴立刻端起饮料…
陈思成笑了笑:“…你可是大明星,能来我们剧组,蓬荜生辉…”
……
并没有谈到片酬…
事实上,业内所有人都知道沈良接戏,除非是主旋律献礼片,一般都是500万 15%的利润分红。
良哥从来都不是便宜的演员!
片酬是一个演员演技和明星综合价值的体现,他不可能自降片酬…
不过,纯演员,不参与制作,他的片酬是阶梯式分红——参考了好莱坞明星。
就是首付一个协议价 分红模式,分红不再是20%一刀切模式,而是根据票房最终数字分段计价,比如超出2亿10%,超出3亿20%,类似个税的算法。
沈良就是10亿票房,分10%,20亿分20%…
这个之后再说,片酬之类的基本都是经纪人帮忙谈的。
否则,要经纪人干嘛?
哦,陈思成谈谈到了《外太空的莫扎特》,他聊了自己的很多构想。
主要是商业角度!
类似什么打造商业ip之类的…
其实,这个角度是对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属于标准的合家欢类型电影,在商业电影里,票房最占优势的类型!
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真人加3d特效,莫扎特的玩偶就是一个商业赢利点。
这是一个看起来,具备了各种成功元素的商业项目。
但唯独…漏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