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40:40 来源:23小说

海外沸沸扬扬的舆论风波,对于远隔数万公里的拉普拉塔乡下地区,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干扰。

10月下旬的长安城郊,刚刚迎来朝气盎然的春天,清晨,火红的朝阳从辽阔的地平线缓缓升起,被阳光笼罩下的一个个乡下聚居区,房屋里面的农民们早早起了床,丈夫们提着晒干的草料,走到牲畜围栏内,给饿着肚子的牛羊们补充食料。

刚刚从月子里休息完的年轻妻子,将处在婴儿期的孩子小心放在床上,接着又给三四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们盖上被子,然后才轻轻走下床沿,提着牛奶公司发放的木制水桶,打开一处面积大约二百平方米的木棚屋,开始每天早上的挤奶工作。

1868年年末,李明远带领起义华工在巴西南部两州初步安定下来,政府鼓励百姓饲养奶牛的时候,普通华人百姓的观点为“华夏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农民养牛是为了农耕以及搬运,没有挤它们的牛奶。母牛只在小牛出生时才有牛奶,牛奶是给小牛喝的,所以我们不能和小牛犊抢牛奶喝”。

因为旧有的观念,普通的华人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世上有乳牛这种动物。第二年1月份,政府下派官员至华人聚居区宣传饮用牛奶的好处,并教导普通华人农民如何饲养奶牛和人获取、暂时保存牛奶的技术。

因为当时政府缺乏行政官员以及农民固有的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第一年的宣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推广目标。

1873年2月,政府在阿根廷北部五州的畜牧业基础上,开设26家牛奶挤奶水,开始向本土农民收购新鲜牛奶。

不过,因为是仓促实施,这时的牛奶是纯粹的生牛奶,没有做任何杀菌处理。

1873年9月,汉国政府去信驻美移民事务负责人王有田,要求驻美事务处向美国牛奶行业引进牛奶生产、制造设备,

半年后,第一批足够建设十一座大型牛奶生产厂,包括杀菌、包装等工艺的机器设备运抵本土。

1884年,奶牛饲养、牛奶收购等行业开始在汉国控制区域内的巴西南部两州、阿根廷北部五州铺展开来。

1875年6月,政府委托医学界出版了一本名为《白牛奶考证》的科普类书籍,用来向民众宣传牛奶的基本知识和营养价值。

1875年9月,新京府公布“牛奶榨取规则”,11月发布“牛奶营业管理规则”,规定需用锡罐配送牛奶。

1876年7月,农业部管辖的扬州国营畜牧场成功制作出在牛奶里加糖的炼奶技术,

牛奶口味更加趋向于华人的饮食习惯,消费量便随之增加。

最初,牛奶主要被当做病人、身体虚弱者的滋养强壮饮料和被某些挤不出奶汁的母亲当作母乳代用品,受众范围非常狭窄,

那时候的牛奶很容易腐坏,口碑不好。这是因为当时的牛棚和挤奶工厂没有做好卫生管理。后来在政府的持续性支持下,对不达标的牛奶生产厂进行彻底的卫生管理,

1877年以后,又从德国引进性能更加先进的蒸气杀菌技术,对牛奶的杀菌处理比之美国设备效果更加完善,

因此,当被称为“完全杀菌牛奶”上市后,牛奶制品的销售渠道得到大幅度扩大,

百姓对新型牛奶制品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牛奶制作新技术的引入,特别是装在玻璃瓶的“完全杀菌牛奶”成为政府倡议的健康营养饮料,广博大众好评,

早期引入的美国牛奶生产设备迅速被淘汰,

饲养和奶牛和经营、经营挤奶行业和销售牛奶的人越迅速增多。

1880年之后,牛奶价格趋近于普通的粮食价格,一汉元能够购买200升经过加工处理的牛奶饮料,由此开始,牛奶走出了广袤的乡下地区,成为长安、新京等新建立城市居民的必备日常饮用品之一。

也是在1880年,为了落实李明远提出的军国民教育,汉国财政部联合教育部,向本土各大中小学堂学生免费提供早餐牛奶,每名学生每天可以领取到200毫升的无菌牛奶和一份包括牛羊肉、馒头、米饭的优惠正餐。

牛奶虽然不用由学生花费钱购买,不过在本土广袤的乡下、城郊地区,因为每个农民家庭普遍喂养两到五头不等的奶牛,家中具有充裕的自产牛奶资源,再加上少则几十只多则数千头的牛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本土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们,会在家里吃完早餐后,再由父亲或者自己骑着马匹,赶往学校。

十年发展规划中的铁道和公路建设工程只涉及到主要地区,广袤的乡下农业区,人口居住分散、面积广阔,以政府当前的财政实力,无法做到将公路修建到每个聚居点,所以,普遍距离学校五到七公里不等的各个移民定居点,学生年级大一些的,便自己骑着家里驯服的马匹赶路上学,年级小一点,或者由哥哥姐姐、父母带着去上学,或者由当地政府组织的志愿人员,赶着马车去到各个分散的家庭那里,把孩子接送到学校。

try{mad1();} catch(ex){}

牛奶搭配牛羊肉和面食、米食作为主食,相比以前更为丰富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增强了本土国民的体制,也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的成活率。

1880年之前,每个大型定居点每年都会出现几例新生儿夭折和孕妇难产的悲剧,但是随着医疗水平,尤其是汉国政府最为重视的儿科、产科技术水平的快步提高,新生儿夭折的事件以每年百分之七以上的比例降低,新定居点内婴幼儿的成活率迅速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四以上水平,并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