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线电报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40:40 来源:23小说

ps:上架两年多以来,这周迎来第一次试水推荐位,希望大家多投票支持!非常感谢!

汉国陆军是一支年轻却又有丰富历史传承的军队,一批批拥有本土正规军事教育和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军官,进入军中服役,逐步成为为陆军部队的骨干力量,但是因为建军时间未久,许多经历阿根廷战争的老兵依旧留在部队服役,担任基层的班长、副排长、士官以及军事长等职位,这部分士兵是部队中最宝贵的一批人才,他们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娴熟的作战技能,

但是另一方面,经历枪林弹雨和残酷战斗幸存下来的他们,更加信奉实力和战功,对于战功优越、指挥能力出众的上级军官,他们打心眼中佩服,上级下达的训练指令,能够圆满的完成,但是对于部分刚刚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以及从海外军事院校留学回来的高材生,这些老兵们往往并不信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在年轻的上级军官提出训练部署时,给予反对意见,甚至一些资历甚老的士官、军事长,还会借着他们与以往上级军官的关系,越级向连长、营长请示基层部队的训练部署与计划。

这种现象在信奉实力第一的陆军各主力部队中,都有存在,陆荣廷所在的六师二团也不例外。

越级请示,不利于基层部队指挥以及新毕业青年军官的成长,所以在与石锦堂、张有恭两名年轻营长的交谈中,陆荣廷特地强调道:“军队教育正规化是大势所趋,现在不比十几二十年前,那时候即使文化水平低,只要立下战功,都有机会从一个小兵,一跃为排、连级军官,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最基层的正排级少尉军官,除了极少数人因为拥有非常优越的军事技能,被破格提拔为军官,担任基层领导职务,而除此之外,九成以上的尉级军官是由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担任。

经历两年大学预科教学和四年高等军事教育,青年毕业生们积累了军事理论知识,只是因为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所以在初期担任基层领导职务时,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疏和失误,这种时候,作为士兵骨干的士官、军事指出上级的不足和失误之处是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明知上级犯错,不当面指出,反而越级向连、营级军事主官报告,却完全不可取!”

陆荣廷目光集中在两人身上,语重心长道:“军队讲究上下有序、令行禁止,排长应该做排长该做的事情,连长、营长应该做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因为私人关系,放纵基层士官越级上报,随意插手基层部队训练、人事安排等问题皆不可取。

你们两人作为一营、三营的军事长官,务必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主动与基层的士官、青年军官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越级上报对部队指挥的危害,同时,从中协调基层军官和士官的关系,多多走访、了解基层军官、士兵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对手下每个士兵、军事背景情况的了解。”

“士官和基层军官越级上报的问题,是我们在部队管理方面上的疏忽和失误,今天部队完成年底训练考核之后,我和张营长立刻着手整治军营内部,基层部队各兵员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

“出了问题就要立刻着手解决,你们在军中服役也有四五年时间,我相信凭借你们的经验,能够解决士官和基层军官之间存在的问题。”

先是提醒、敲打,再是勉励、激励,陆荣廷很好的把握着对手下军官管理的尺度,即提出了问题,也不至于让手下军官在士兵们面前,丧失威信。

“团长,参谋总部的唐司长到了,正在团指挥部等您。”

结束与两人的谈话,陆荣廷正在视察士兵战术演练的时候,遇到了专程赶来传递消息的团部卫兵。

“唐司长?应该是陆军参谋总部电报司司长唐元湛。”

陆荣廷回想着部队近来的情况,猜测到来人的身份。

“走,回团部看看唐司长给咱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陆荣廷迈开脚步,和卫兵一同往六师二团指挥部方向走去。…………

电报最早发明于1837年,

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于1839年在英国最先出现。它是大西方铁路装设在两个车站之间作通讯之用。这条线路长13英里,属指针式设计,由查尔斯·惠斯通及威廉·库克发明。两人并为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

在美国,萨缪尔·摩尔斯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摩尔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称为摩斯电码。

有线电报发明后的第二年,即1838年,科学家戴维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化学电报机,在自动电报的方向上迈出了第一步。这台电报机是用带电的针与经过化学处理的靠时钟机构转动的纸卷相接触来收发电报的。

它在伦敦公开展出了数月之久,此后,这位发明者由于资金上的困难被迫放弃他的工作而移居澳大利亚。贝恩采用了他的想法,并于1864年获得了一项关于一种自动发报装置的专利,在这种装置中,穿孔纸带被送人一个发报机构中,而信息则在线路远端由一台化学记录仪记录下来。在当时,已演示了每小时传送多达400份电文的实验,

但由于某些难以确定的原因,这些尝试以及这项发明被放弃了。其他一些开发者获得了关于上述装置的改进型的专利,但是没有一个取得真正的成功。

然而,用穿孔纸带来操作自动电报机的方式却被采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