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 > 第十章 官督商办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 第十章 官督商办

作者:江上云间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44:23 来源:23小说

“宴会当天,我简单露个脸,余下的就拜托父亲了。”

折中的方法很简单。

同样的官督商办,只不过换了一批官员,双方合作的程度更深。

李青云解释道:“我们自家自己带头,以向官府放贷的形式凑集银两,然后以官商合营的形式,大家一起合作,做肥皂,火柴和味精的生意,技术可以和他们共享,我任职期间,商税,土地和官府这边都不会为难他们,反而大开方便之门。

总之就一句话,大家一起搞钱。”

“想法好是好,但是怎么说服乡绅信任少爷,这是个大问题。”徐叔问道。

李有为:“有些麻烦,其实这些事我们自家都可以直接全部承包了,银钱不够,我去本家那边借也行,有青云你造出的这些东西,不愁赚不到钱。”

李青云摇头:“这要就太猖狂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李家一个人可以单独做这生意,但没必要。一方面,乡绅都是本地人,有他们的参与,我才能做好后续的改稻为桑工作。

日后生意做大,有人眼红,也有风险。

我们团结本地乡绅,等大家赚到钱,都成了自己人,出了事,大家各自找找关系,风险一起担,这生意就牢固了许多。”

李青云决定支持改稻为桑,但是在清流之后,在原剧情里,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不久后就要上任,那时全省上下都在围着这件事出力,贸然对抗,没有好下场。

只能先行一步,自己抢先一步,将淹掉的农田改为桑田,种上桑树,其余的田地不变,总不能到时候秧苗都抽穗了,还要毁田。

况且淳安县是受灾县,为了民心安定,哪怕有恃无恐如杨金水,都不敢过于逼迫淳安。

这样就能跳出郑泌昌何茂才与富商沈一石相互勾结的买田政策。

淳安百姓的命运就会落到自己的手里。

李青云自认为不是什么圣人,但也不会为了那点钱昧良心低价贱买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农田。

改稻为桑这件事情其实有很多回转的余地,只要办事的官员不一心只想着往自己的口袋里捞钱,那么百姓的损失就能降到最低。

但是,让官员不想着捞钱,这就是天底下最难的事。

比起这个,毁堤淹田都不算什么。

“那就交给为父吧,宴会当天你就看为父,舌……额,舌战群儒。”李有为大手一挥,打算用酒桌上的本事帮儿子排忧解难。”

徐叔:“小的有个建议,要想取信本地乡绅,其实还有一個办法,少爷只需要娶一个本地的女子为妻,有了这层关系,事情就会好办很多,少爷也老大不小了,老夫人那边也一直记挂着。”

李有为哈哈一笑:“老徐这个想法好,为父帮你把把关,定会给你挑一个闭月羞花,贤良淑德的娘子。”

闻言,李青云有些尴尬,但他也不甚在意。

对他来说,一个未曾谋面的漂亮老婆,还不如李时珍的吸引力大。

眼下他四处寻找,都没找到李时珍的踪影。

如果真能见到,一定要和他好好聊聊,见识一下药圣的风采。

宴会上,高朋满座,美味佳肴,不胜枚举。

try{mad1();} catch(ex){}

海天楼的奢侈可见一斑。

李青云高坐主位,主角是他的父亲,李有为穿梭在各桌之间,举杯敬酒,所有人都客客气气。

在座的皆身披锦绣,红光满面,烨然若神人。

室内摆放数块大冰块,还有若干小厮杂役轻摇蒲扇,伺候其中。

这番光景,俨然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

屋外仲夏夜,上万灾民袒胸露背,拿着烟草熏走蚊子,在泥土与草地中入眠。

一身粗麻短衣的福建南平县教谕海瑞,牵着一头骡子,背着青色的包袱,包袱布上叠着几套衣服几本书和一札文稿,踏上了旅途。

与此同时,从北京赴任杭州的高翰文却是另一番光景,前后簇拥着骑马的护卫,两旁还有随从,显得相当显赫。

按规制,这番排场算得上是僭越,但小阁老为表达自己支持高翰文“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策略,特地安排,从外人看来,这番动作全是内阁所安排,一路从北京到杭州,宣告了改稻为桑不可动摇的决心。

高翰文在县驿碰上了胡宗宪的马队。

胡宗宪闭眼坐在县驿正房的木椅上,额头敷着一块湿手帕。

见高翰文进来,胡宗宪也不啰嗦:“我虽然还是浙直总督,但按规制,你归浙江巡抚直管,我们之间没有差使授派。我今天见你,只是为了浙江,为了朝廷。”

高翰文弯腰行礼:“部堂大人有话请说。”

“淳安建德两县灾民情况你有了解吗?”

高翰文点头:“公文里都有写,淳安县还好,灾民数量还在可控范围内,知县李青云天天往巡抚衙门上书要钱要粮。建德情况严重,全县被淹,灾民足足有三十万,官仓里剩下的粮约有五万石,最多还能发放十天。”

“你心里有数便可,但十天之后,你打算怎么办。”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是我提出来的,十天之后,属下会让有钱有粮的人出钱买田,改稻为桑的国策交由那些大户去办。”

“那高府台准备让那些有钱有粮的人出多少钱买田。”

“自然是按公价。”

“十天之后,粮没了,灾民没饭吃,大户压低粮价,你又该如何?”

高翰文先是一愣,而后义正言辞说道:“天理国法俱在,官府自当过问。”

“哪个官府?臬司衙门,还是巡抚衙门?”

“部堂大人的意思是,官府的人会纵容买田的大户趁灾情压低田价?”

“有些事,你知道就好。”

胡宗宪站起身:“我从北京回来,隔着一段时间,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