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 > 第六十六章 何为不粘锅

大明首辅:从淳安知县开始 第六十六章 何为不粘锅

作者:江上云间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44:23 来源:23小说

这话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在座的各位都是经历过科举厮杀的,对这句话倒也不陌生。

李青云:“既然圣旨要查贪墨一案,贪墨之人就都不能放过,必须抓紧审讯郑泌昌何茂才,从他们的嘴里得知,贪墨一事到底有多少官员参与。”

赵贞吉:“依你所见,查到什么地方可以到此为止?现在胡部堂在外面抗倭打仗,要是牵扯的人太多,引起了动荡,朝廷问罪下来,又该如何是好?”

海瑞:“先审问郑何两人,可以从改稻为桑一事入手,还有就是沈一石家产一事,必须问清楚这份家产的去向。”

赵贞吉盯着海瑞:“此事怕是会牵扯到织造局,许多地方都要问织造局才知道。”

海瑞坦然:“那就问,一个个先问。不瞒赵中丞,昨天我在审问郑泌昌的时候,就碰到了杨公公。”

“杨公公说,为大局着想,要和赵中丞商议,分清楚轻重缓急,海某在这里就确认一下,什么是轻重缓急。”

赵贞吉眼光一闪,呵呵笑道:“你我都是按照圣旨办事,无非主次之间的关系,你眼中的轻重缓急自然与我不一样,又何必在意我的想法。”

“中丞的意思,我明白了。”说完之后,海瑞陷入了沉默。

海瑞不说他明白了什么,赵贞吉也没有再问。

也许是觉得海瑞的话有点过于危险,与之对比起来,李青云方才的提议更顺耳不少。

于是赵贞吉又转头面向李青云:“李知县所言也是不错的建议,如今浙江库房亏空,已经拿不出供前方打仗的军需了,沈一石家产查清之后也必须尽快处理。”

“眼下,尽快给郑泌昌何茂才定罪,抄了两人的家产,送上军需,后续如果还是不够,再抓几个主要官员,也能顶上一时了。”

说到这里,赵贞吉有些唏嘘:“若是如此,已经勉强至极,真不知那五十万匹丝绸订单,该如何完成。”

李青云看着赵贞吉,心中冷笑。

海瑞的话涉及到织造局了,这个赵贞吉就立马撇清,什么轻重缓急,什么做法全是你海瑞想做的,与他赵贞吉无关。

自己查抄官员家产一事,又咬着字眼,落定了这是你李青云的建议。

两个人,两個做法。

做成了,供给上军需,他也有功;做不成,引起动荡,他也无过。

与当初郑泌昌何茂才两人对付马宁远的手段相比,虽然狠辣方面稍有不如,但究其本质,还是没什么不同。

三人用完早饭,海瑞便立马告退,一刻不停的打算再审一次郑泌昌何茂才。

李青云跟着海瑞一起去审。

因为赵贞吉话说的漂亮,肯定他说法里的可取之处,但没有做任何安排。

查其他官员?可以,你去查,但是兵我暂时不会给你。

李青云是个识趣的,不会多此一举找赵贞吉借人借命令,因为赵贞吉也会含糊其辞糊弄过去。

案件一开始,他还不想这么雷厉风行的去做。

凡事先试探,知道各方的意思了,谨慎去办。

李青云在巡抚衙门,一个七品官,总不能单枪匹马地去找那些三四品大员的晦气。

try{mad1();} catch(ex){}

所以李青云暂时也只能跟着海瑞。

“我昨晚看了案卷,在我们来之前,沈一石的家产就已经被转卖出去了,巡抚衙门盖的印。”海瑞闷头走路,突然说道。

“你打算怎么做?”

海瑞没接话:“赵中丞明明奉有圣旨但是却不争辩,不但不争,还在约书上签字盖印。”

“他缺钱,胡部堂前方打仗缺钱,这些银子都用作军需被送到前线了。”

“所以我们半句话都说不得,连提都不能提。”

李青云:“卖于徽商本就与圣旨相悖,他手上肯定也没有密旨,他在等我们的态度,等我们提出异议,他料定我们会提出异议。”

海瑞面沉似水:“他让我们去提审,用意就是试探宫里的反应。皇上护短织造局,罪责是我们的,恶名是皇上的。皇上追查织造局,他既不得罪宫里,又可邀得清名。”

“刚峰兄还要查下去吗?”

海瑞回答的斩钉截铁:“查,为什么不查,就算没办法查清,我也要将这件事捅破,公诸于天下,让朝野去定论。”

他犹豫一二:“这件事,玄卿你就不要参与了。”

李青云笑道:“这话你说了不止一遍了,刚峰兄,我心里有数。”

海瑞:“先说好,待会儿审讯,无论审出什么供词,上面盖我的印就好了,你千万不能参与。”

李青云一时间有些愧疚,呆在原地。

正如两人之前在淳安县所言,思维上的差异决定了两人做事的态度。

海瑞想肃清风气,将事情公诸于天下,还一个朗朗乾坤。

李青云想借势攀上织造局,趁着浙江官场混乱,为自家的生意铺好路,同时也为后续的税制改革做好准备。

两人来到臬司衙门,一个脸干净像剥了壳的鸡蛋的人,瞧着他们之后,鬼鬼祟祟地离开。

海瑞又坐到提审房的案前,他的身旁多了一个李青云。

那个记录的书吏坐在案侧,眼神满是绝望。

又碰到这个不要命的主,让他记录一些不要命的东西。

自己这几十年官家饭不会是要吃到头了吧。

另一边,织造局里。

杨金水端详着眼前几个小玩意,这些都是从淳安县制作售卖到东南数省的东西。

也是李青云账册里记录的几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杨金水拿起一块肥皂:“这东西,卖了这么久,咱家怎么没见过。”

杨金水的二儿子是个胖太监,他看着那肥皂笑道:“这玩意和胰子差不太多,价格又卖得轻贱,入不得干爹您的法眼。”

“法眼,”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