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家父李隆基 > 第四十四章 一个写碑文的(求追读)

家父李隆基 第四十四章 一个写碑文的(求追读)

作者:圆盘大佬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0:59:38 来源:23小说

左金吾卫大将军,是裴旻,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记载非常少,但并不影响其在后世声名昭著。

没错,就是那个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剑舞裴旻。

剑舞就是剑器舞,是大唐的一种乐舞形式,属于散乐百戏的一种套路杂技,虽说是杂技,但我们要知道,古代玩杂技的,可都是非常专业的。

如果玩到第一,那一定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了。

到底剑舞第一人,是裴旻还是公孙大娘,众说纷纭,裴旻是后来的唐文宗盖章认定的,公孙大娘是民间认定的,可以说并列第一吧。

毕竟裴旻出身河东裴,肯定是被贵族所认可的。

要人?让我去要人?没门!

眼下的裴旻,还在皇城的金吾卫衙坐班,虽说青龙寺近来戍卫的是他的左金吾,但是今天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别找我,上报大理寺吧,”裴旻训斥了那名禀报的卫士几句,就想撇责任。

金吾卫,掌宫外及京师盗贼、水火,考按疑事,失火确实是在其职责范围,可是我已经救火了啊?那么接下来调查是谁纵火,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一般出了事情,都是这样,各级衙门都想撇清楚关系,除非是那种能立功捞好处的,才会抢破头。

青龙寺着火,明摆着跟立功没什么关系,万年县衙的冯用之,奏报京兆尹裴耀卿之后,后者直接一封奏报递送入宫:事大,请中书门下定夺。

都特么是不粘锅,我是京兆尹,可京兆府也不是只有长安万年两个县,这里毕竟是长安,天子脚下,着火虽然是屁点大的事,但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太好,牵扯的人也不对劲,所以我不管。

于是,由大理寺牵头,鸿胪寺辅案的一支调查队成立了,左右金吾卫各调遣一百人,万年县出捕手、不良人各五十,以供驱驰。

郭淑母女已经被带回了隋王府,安顿在了早已装饰一新,属于这座宅子女主人的岚方院。

杨绛带着十多名侍女,前往照顾,王大娘也正在被医师诊治,查看其除了外伤之外,身体有无其它损伤。

五个仆人,死了两个,一个是被烧死,一個是混乱之中被打死,剩下仨身上也都有点伤,都是为了保护郭淑母女。

“娘子忍着点,上药不疼的,”一名侍女正在为郭淑擦伤的部位抹药。

而郭淑压根就没有觉得疼,只是一夜煎熬,整个人过于疲惫,哪哪都觉得不舒服。

“刚才的一行人里,哪位是殿下?”郭淑的目光看向杨绛,小声问道。

因为很显然,眼前这个漂亮女人在王府的地位,应是最高的,而李琩他们一行人本就是便装打扮,谁是老大,郭淑心里有个大致的判断,但毕竟不能确定。

杨绛笑道:“娘子应该有这个眼力的,自然是着红袍者为殿下。”

果然是他!郭淑嘴角微翘,对李琩这位未来的郎君观感极好,留下了一个非常值得回忆的第一印象。

杨绛见状,忍不住在一旁笑道:

“娘子若是想见殿下,妾身去通禀一声。”

“不不不,不着急,”郭淑赶忙摆手,她现在这副样子,异常狼狈,蓬头垢面,衣衫凌乱。

被带回王府的时候,身上裹了布帛遮掩,她还特意捂住了脑袋,就是怕被隋王看到。

女孩子嘛,肯定希望将自己最好看的一面,展现在心上人面前。

“姐姐在府内是何名分?”郭淑礼貌问道。

杨绛微笑道:“王孺人,曾是媵女。”

郭淑一愣,顿时醒悟到对方出身弘农杨氏,是那位今年来话题最热的杨太真的陪嫁女。

“原来是娘子当面,”郭淑朝一旁的侍女摆了摆手,然后跪坐榻上,以坐姿朝着杨绛行了一个万福礼。

“别别,使不得的,”杨绛赶忙上前:“您即将是王妃了,是宅中主母,该行礼的是妾身才对。”

郭淑笑道:“今后是今后,但现在还不是啊,姐姐应是长我几岁,见礼是应该的。”

她对咸宜不客气,对杨绛却是客客气气的,因为她知道,咸宜不会真生她的气,因为她是嫂子。

但眼前这个女人,说不得便是今后自己在王府,最应该注意的一个人。

她的阿娘王氏,在家中便是说一不二,阿爷的妾室都被压的服服帖帖,郭淑自然是被母亲教导过的。

杨绛此刻的心里,也有一种对方人小鬼大的感觉,别看长着一张人畜无害的清秀脸庞,听说在延兴客栈都杀人了。

“娘子身体只是些许瘀伤,今晚好好歇息,明日沐浴之后,再上药,不几天就会好的,”杨绛柔声安抚道。

郭淑微笑点头,脸颊上一对梨窝,衬托的那张脸庞更为清纯,怎么看,都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柔弱小娘子。

try{mad1();} catch(ex){}

但是她的爹,可是叫郭子仪。

.......

当天晚上,隋王宅外有人求见。

来人身穿深绿色官服,可知是个六品,腰上挂着一枚铜鱼符,未配鱼袋,可见出自军府。

六品无鱼符,那么此人佩戴,自然是临时调兵用的。

唐律规定:差兵十人以上,并须铜鱼,敕书勘同,始合差发。

这个人今年五十六岁,跟李隆基岁数一样,虽在左金吾任职,但平时的主业,是给人写碑文,还有墓志铭。

管家张井将此人连同身后的十名左金吾引入宅内,在前堂安坐,随后便去请示李琩。

“叨扰殿下,务望海涵,身兼公事,事非得已,”来人朝着进门的李琩微笑行礼。

李琩哈哈一笑,上前与对方的臂膀抓在一起,道:

“竟是太湖鱼精当面,你可是还欠我一顿酒呢。”

此人正是当世书法大家,被后世称为草圣的张旭,如今任职左金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