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23章风口浪尖

历代王朝更迭 第123章风口浪尖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被韩国派出去,请求秦国救援的使者的名字叫陈筮。

陈筮,战国时期韩国人,生卒年不详。历经韩国的三个君王,可谓三朝元老,然而他依旧是个小官,在韩国相国门下做事,略有才能,为韩国相国所知。

在赵国和魏国联手进攻韩国时,韩王便向臣下咨询,该派遣谁去向秦国求援。于是,韩相国想到了陈筮。韩王对相国十分信任,便委托他全权代理此事。

听闻陈筮抱病多时,韩国的相国连忙来到陈筮处,对陈筮言道:“世事艰难,国家危急,小病不足虑,希望你能够为了国家大事计,到秦国走一趟。”

陈筮闻言,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既然相国能够亲自来到府上请他,那就代表整个韩国都对这件事情很重视。所以陈筮欣然答应,并向相国保证,不成功说服秦国,誓不还乡。当时人人都畏惧秦国,谈秦色变。陈筮这一次出使秦国,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陈筮来到秦国后,直接前去拜见秦国当前的掌权者——穰侯魏冉。魏冉知道,赵国要出击了,但是为了攫取最大化的利益,宣太后等人还是认为,应当从韩国获取一些好处。于是,魏冉胸有成竹地说道:“韩国的事情应该很危急,不然何以会特地派您来呢?”陈筮说:“此言差矣,韩国没有任何危急之处。”魏冉没有料到,这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人,来向强大秦国求援,竟然敢如此傲慢,遂生气地说道:“您这样没有诚意,如何为你的国君做使者呢?众所周知,你们韩国的官员为了向秦国求援,可谓车马不绝于道。他们都向敝国报告,韩国遭到魏国和赵国联军的入侵,情况危急。您来了却说不危急,这又作何解释呢?”

陈筮闻言,不慌不忙地说道:“韩国危急了,就不会前来找秦国帮忙,而会改变立场投靠其他国家。”陈筮这句话的用意很明显,因为韩国的情况不那么危急,所以他才能够来这里了,否则早就向魏国和赵国投降了。秦国最害怕的就是三晋真正地合为一体,到时候互相呼应、铁板一块,秦国再想图取这些地方,就难比登天了。魏冉自然知道其中深浅,见陈筮如此说辞,忙将面色一缓,急忙说道:“秦王的面你不用见了,秦国这就发兵援救韩国。”

此次陈筮到秦国求援,虽历时不长,却足见其出众的外交才华,竟然连一向老奸巨猾的魏冉也受了他的激将法。魏冉问陈筮韩国的形势是否危急,自然是别有用心。然而陈筮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这不禁让魏冉感到奇怪,便想一探究竟。陈筮趁机指出当前的形势:韩国的形势之所以不危急,是因为韩国会在危急时刻改变立场投靠赵国或者其他国家,这样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化解危机。其实,魏冉之所以答应韩国,固然有害怕失去韩国这样一个盟友的成分,但是更多的则是秦国早就谋定而后动的战略——引诱赵国出战,为秦军打击赵国找到理由。

然而,秦国上下都知道,赵国可是块硬骨头,名将赵奢、廉颇,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铁骑,可都不是易于之辈。此次作战如果魏冉出战,秦军也许只有五成的胜算,而如果是白起领军,则无论是在谋略上还

是在士气上,秦军都会上一个台阶,胜算就会高出许多。

此战是白起蓄谋已久的一战,为了能够彻底地打败赵国,他一直在研习兵法,苦练士兵。在出战之前,秦国的四个掌权者:魏冉、宣太后、秦昭襄王和白起,对魏国和赵国联军的战略意图分析得一清二楚:让韩国背弃秦国,投降赵国,这也是陈筮的意思。

俗话说,救人如救火,既然决定了派遣白起前去援救,那么速度就成了援救的最大问题。如果去晚了,则韩国势必会降了赵国。虽然三晋之地的统治者们各怀雄心,但是其中的平民百姓却有着共同的根基,很容易结成同一力量。

“兵贵神速”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到了行军打仗之时,这速度二字就非易事了。当时赵魏十几万大军已经攻破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华阳,离韩国的都城郑不到百里之遥。白起所部在咸阳,离华阳还有千余公里的山路,崎岖难走不说,而且还恰逢雨天。于是白起再次拿出了其看家本领:命令部队脱去上衣,只带着盔甲一路急行军。10万人马只用了8天时间,便神兵天降般地直奔到华阳前线。

而另一边的魏国和赵国的联军,则满心以为胜券在握,所以很缓慢地往韩都郑前去。这次带兵的是魏军主帅芒卯,《战国策》中涉及了关于他的四篇文章,具体的信息不详。有人评论芒卯是个能使诈的将领,能在危险时刻挽回局面,或许还能获得小利,但却没有大才,此次带兵,便是孟尝君田文所举荐。后来田文还因为此事,被魏王免去了丞相一职。

try{mad1();} catch(ex){}

对于秦军的来援,芒卯并不是没有任何预料。只是他认为,秦军就算来援,也绝无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所以当10万秦军如幽灵般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芒卯大惊失色,丢下部队落荒而逃。

军中无大将,自然混乱不堪。军心大乱的赵魏联军,见白起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般,在联军中所向披靡,不断地收割着他们的人头,只能各自为战、只求能够保住性命。

转眼间,联军13万人马,都做了秦国的刀下亡魂。其实韩赵两国名为联军,实际上也是各自为战,因为将士之间的配合需要一段时期的磨合。为了不影响战争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此次战役中,打着联军旗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