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48章世事变幻无常

历代王朝更迭 第148章世事变幻无常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看着眼前秦昭襄王用羊皮写就的诏书,白起的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这秦昭襄王一向英明过人,面对如此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怎么能够白白放过呢?如果此时不趁势灭掉赵国,不消数年,满怀着对秦国仇恨之心的赵国新一代便会成长起来,成为和当初的赵军一样强大的军队,到时候再想灭亡赵国,谁也无法保证还能找到如现在这般的天赐良机。如果眼前不灭亡赵国,那么秦国一统天下的凌云壮志便很可能变成镜中花、水中月。

直到有一天,在回返咸阳的途中,白起听说,苏代竟然收了赵孝成王的重金,并来到秦国面见了丞相范雎,挑拨离间两人的关系。范雎害怕他的功劳高过自己,以至于失去他现有的地位,所以便向秦王献谗言,劝秦王退兵。白起知道自己被召回的原因肯定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背后一定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原因。于是,白起到了咸阳宫,向秦王一问究竟。

秦王首先告诉他,是出于对整个国家的考虑,让秦军休养生息才有实力应付其他国家。白起心中充满疑惑,这可能是秦王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绝对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白起的心中,其实已经很明了,或许秦王是害怕自己功高震主。然而他不敢确定,直到秦王提及范雎来见过他,白起心中已明了,顿时哑口无言。

白起甚至没有告退,便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咸阳宫。他意识到,自己把一生都献给了秦国,到头来,却是招致范雎的谗言、秦王的猜忌。白起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因而永远无法理解秦昭襄王和范雎的那些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他知道,自己一生恐怕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如今大局已定,秦军只需要如同王翦、王龁、司马梗等一般的将领,就能够让秦军变得逐渐强大。

如果说在此之前,白起对于范雎还只是不屑与之计较,那么到了现在,他的心中则产生了一丝愤恨。因为秦王是秦国的主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无法将怨气发在自己的主人身上。于是,害得白起最终不能建立盖世功业、实现天下一统的人,很容易便从秦王身上转移到了范雎的身上。甚至整个秦军都认为,范雎是个小人,由于嫉妒、不服气白起,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秦昭襄王和范雎为了秦国的长远大计着想,不得已要侵犯白起所在军队集团的根本利益。这个集团要求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以武力歼敌为主要的或唯一的手段,从而为军人创造立功升迁的机会。而范雎和秦昭襄王不同,他们站在更加高远的位置来看待对外战争。在国际舞台上,光靠战争是远远不够的,政治和外交手段,是实现国家理想必不可少的。而白起的战争,只是实现一统大业之理想的其中一环,秦国断然不会为了单单考虑白起的利益而放弃国家的利益,因小失大。

当白起的军队怨声四起的时候,范雎就成了秦王的替罪羊。范

雎知道,如此下去,自己终归难逃白起集团的围攻,秦王是不会手软的,他乐于看到自己和白起斗下去,只要不威胁秦国和秦王的地位就成。为求自保,范雎最终决定,既然自己和白起已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对立状态,何不彻底将他扳倒?否则一旦他日国家再需要白起之时,就会是自己的遭殃之日了。

于是,范雎开始为白起的倒台、为自己的将来密谋筹划着。但是现在白起的声望依旧如日中天,平白无故地找白起的麻烦,无异于是自找没趣。

但果放任这种将相不和的局面一直上演,则秦国就会在一次次萧墙之争中,面临衰落的危险,这是范雎、白起和秦昭襄王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而另一边的赵国,赵孝成王终于安心地舒了一口气,这苏代还真是厉害,携带着赵国一点金银财宝前往秦国,三言两语之间,就让秦军退去。即使是廉颇手握百万雄兵,怕也没有这么容易吧。

公元前259年正月,就在家家户户欢快地庆祝着新年新气象的同时,赵国和秦国也达成了最终协议,赵国同意给秦国割让6座城池,秦国和赵国暂时性修好。虽然协议上说的是永久性修好,但是谁都明白,一旦秦国国力稍稍恢复,就必定会卷土重来。

这一年的春节,无疑是秦昭襄王最高兴的一次,秦国国运昌隆,假以时日,秦国必定能够一统天下。只可惜,秦昭襄王明白,自己已经老了,或许这个愿望,还需要等到自己的后代才能实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邯郸城内一个普通的秦国质子府中,一个貌似平常却特殊至极的小生命带着结束乱世的使命,来到了这个危险残酷又充满了挑战的战国,他的到来没有传说中的祥云满天,更没有什么神龙坠地,远在咸阳的秦昭襄王甚至都不知道,嬴氏家族又诞生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这个新生命被命名为赵政,人生世事变幻无常,有谁能够料到,在短短的38年以后,整个天下都将颤抖着匍匐于这个婴儿的脚下。因为这个婴儿不是别人,正是以后的天下共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秦始皇嬴政。

try{mad1();} catch(ex){}

其他国家从未料到秦国会在38年之后一统天下,因为从眼下的情势看来,秦国和赵国打了数年,虽然最终完胜,但却只是惨胜。因此,赵国中很多人都认为强秦撤兵,与其说是苏代去秦国说服了范雎,还不如说是因为秦国已经不堪重负,被迫撤兵的。

这之中,便以虞卿为代表。

虞卿见秦国和赵国就要履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