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57章毛遂自荐

历代王朝更迭 第157章毛遂自荐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回过头来,回到秦昭襄王时期,战国末期的各国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似乎秦昭襄王已经认定了赵国未灭,不以为家。也许在长平之战之前,秦昭襄王就和白起立下了宏愿:第一步长平大战,秦军以完胜结局;第二步便是攻取邯郸、灭亡赵国;第三步则是扫除近秦几个国家;最后再灭亡燕国和齐国。

如果是白起出手,也许秦国早就到达第三步甚至是第四步的阶段了,岂料这白起无论如何,竟然只是赖在咸阳,风雨不动安如山。

秦王不相信,没有了白起,这邯郸打不下来。于是乎,秦王接连派遣了王陵、王龁,后来又听信范雎的建议,将范雎的义兄郑安平也派遣到了邯郸支援王龁。前后围困邯郸的秦军总数达到了45万。第一波是王陵率领的10万大军,攻击邯郸多月,损兵折将不说,邯郸的战事没有取得丝毫的突破;后来将王陵换成了王龁,并对邯郸不断增兵,但还是攻不下邯郸,反而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秦国的河西之地。

所谓哀兵必胜。赵军背负了丧失数十万同胞的悲痛和耻辱,此时必定拼死抗击秦军。除此之外,秦军消极进攻以声援白起,也是导致这种战争结果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当战争的天平逐渐向邯郸倾斜之时,东方列国遂逐渐降低了对强大秦军的畏惧之心,都开始蠢蠢欲动。当然,如果没有这么一批人,在列国之间游动,不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列国必会一直坐山观虎斗。即使参与援救邯郸,那时间也会推迟很多时间。

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就是如平原君赵胜,其门下食客毛遂以及魏国信陵君等人。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以及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主要有三种倾向:

首先,“战国四公子”有着高超的智能和道德。在这个风起云涌、诸强争霸的时代,靠的就是人才。其次,他们都是各国的贵族,有着高贵的出身。作为社会上高阶层的人,其影响力自是比普通的无名之辈高出很多。

再次,在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基础上强调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学说便是荀子所提倡的等级制度。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他在一个等级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并且,他还需要尽其所能履行与那个地位有关的社会职责。如平原君赵胜,就担当着为赵国谋求人才的职责,如豢养客卿;执行外交任务的职责,如在列国游说。而如毛遂者,则是客卿中的代表,他们强调的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要尽其所能,实现自己的功名大业和其所依附的领主及其国家的政治理想。

当时秦军围困邯郸已经一年有余,赵孝成王眼看秦王灭赵国之心不死,认为就凭赵国这些老弱残兵,实在是难以长久地抵御强大秦军的连番进攻。而且秦军为尽快攻克邯郸一再增兵,如此下去,邯郸必招架不住。

于是,赵孝成王请来平原君赵胜,给自己出谋划策。

平原君想,唯今之计,只能向其他国家求援了。原本列国在秦国围困邯郸期间,还作壁上观。眼下形势已经很明朗了,秦国要攻克邯郸,非一时三刻之功。但一旦赵国被秦国所灭,则其他国家也难以逃过亡国之祸。

前面提到,赵国将本来承诺献给秦国的6座城池转而献给了齐国,遂获取了齐国的同情和支持。而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大战,元气大伤之下,对其他国家已经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所以只要赵国能够派遣使者前去其他国家求援,则其他国家就很可能来援救赵国。

六国实力不一,眼下还能够称为强国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只有楚国和魏国了。韩国早已经倒向了秦国的大树之下乘凉,燕国一心经营和匈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齐国、楚国和魏国能够为赵国所用。而且楚国和魏国与秦国的仇怨很深,其处境也最危险,因此,这两国成了赵国需要联合的重点考虑国家。

于是,平原君赵胜决定,首先前去魏国,向信陵君求援。这信陵君不仅才德兼备,深谙当前的国际局势,知道此时救赵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他还和平原君赵胜有亲戚关系。原来,平原君的妻子,正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他们的私交甚密,所以求援一事也就容易得多。

其次,平原君则决定前去楚国求援。

此时的楚国,执掌君主大权的,就是楚考烈王,而楚国也有一个名士——春申君。楚考烈王和春申君二人,如果一个是树干,另一个是树枝的话,就恰好展现了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当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以神话般的速度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还烧毁了楚国历代君主的陵墓。从此,楚国国势衰微,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受此重创,楚国一直坚持独善其身的军事策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后终于有所起色,但绝不会轻举妄动,而且楚考烈王昏庸无能,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因此,对于成功说服楚国援军赵国之事,平原君也没有把握。他在去楚国之前说道:“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那样邯郸之围就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也必定要想尽办法,即使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订再返回赵国。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从门下的数千食客中选取20人做随从队伍。此行肯定困难重重,但相信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