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86章军事家尉缭

历代王朝更迭 第186章军事家尉缭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其实,李斯要成功地说服秦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李斯也在秦王下令逐出的名单之列,没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是清白之身,这种尴尬的身份让李斯有口难辩。其次,秦王这个人可不是易与之辈,李斯必须要把握好尺度,与虎谋皮必须要措辞严谨,不然就必定会费力不讨好。再次,郑国渠事件对于秦国上下影响深厚,要消除影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是李斯满怀希望而来,壮志未酬,自然不甘心就此离开秦国,即使其他国家给予他更为丰厚的待遇,却难以给予他如同秦国这样强大国家的机遇。于是,李斯只能冒死进谏,上书直言。李斯上书说:

“臣今日听闻,秦国上下、大小官员,无不焦躁不安,认为客卿对国家有害,认为他们都一心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做了间谍,前来损害秦国的利益。臣不才,窃以为这种想法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遥想穆公当年,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威霸天下,是何等的爱惜人才,懂得不拘一格地任用有才之士。穆公为了强大秦国,使得秦国的根基得以不断地巩固,遂遍访西戎,终得由余;上下宛地,竟得百里奚;迎接蹇叔于宋国,求取丕豹于晋国,搜求公孙支,从晋国投效秦国。”

“这五个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全部来自外国,穆公毫不避讳地任用他们,使西戎20多个部落得以归附秦国,秦国得以立下根基,称霸西北。穆公一跃而成春秋五霸之一。”

“自三家分晋以来。魏国和齐国先后强大起来,眼看秦国就要落后于东方诸国,河西之地也落入魏国手中,对外用兵总是丧师失地,老秦人私斗成风,国家颓废不前。恰在这时候,秦孝公的出现挽救了秦国。他力排众议,慧眼独具,放手让魏国一个失意落魄的书生商鞅在秦国变法,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国得以移风易俗,百姓得以富裕兴盛,国家得以富强繁荣,秦国借此一跃而成天下雄国,居高地而虎视中原,控兵弦而问鼎天下。先攻伐楚国,俘虏了他们的军队;后攻伐魏国,夺取了他们的城池。秦国得以开疆拓土;秦军也借此大展神威,国家强盛,百姓殷实,天下垂首待命。”

“商君虽死,其政策却得以在秦国继续沿用,历代秦王都尊奉以法治国的惯例,历代秦民都知晓秦国律令的严厉;历代秦臣都明晰自己的权责。如此,秦国才得以千秋万代,保持强势。”

“秦孝公驾崩,惠王得以坐拥秦国天下,向四方搜求人才,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更加强盛,这个人就是张仪。秦惠王用其计策,西并巴蜀,攻取三川;北获上郡,魏国顿首;南占汉中,包举蛮夷,连楚国的国都鄢、郢都掌控在秦国的手中,楚国的国王也成为秦国笼中的小鸟困兽;秦军继而向东方迈进,占据险地成皋,割据富庶之地,让秦国得以休养生息。六国合纵就此解散,列国纷纷向西方的秦国俯首称臣。”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直未曾改变。其他秦王英明神武,臣在此就不赘述了,单单说秦昭襄王,就不拘一格、毫不犹豫地任用了从魏国得以死里逃生的丞相。除此以外,秦王还运用了他的谋略和智慧,铁腕和铁血,将穰侯废黜、华阳君驱逐,大秦王国得以加强,私家弄权得以杜绝,多年之后,秦国侵占了列国的土地,打击了诸侯的兵势,秦国终成今日之辉煌,不拔之基业,固若金汤之地位。”

“上述四位君王,无疑都是杀伐果断、英明无双、雄才大略之人,但是他们却还需要依靠客卿的力量。由此而观之,客卿之于秦国,没有半点过失。试想,如果四位君王都和现在一样,将其他国家的客卿驱逐,将士子才人疏远,秦国怎么能够有现在这般的强盛和富裕呢?”

“打个比方,如今大王,身怀昆山的宝玉,佩戴宝贵的随珠和璧,胸挂明月珠,腰佩太阿剑,座驾为纤离马,竖立着翠凤旗,敲击着鼍皮鼓。和客卿一样,他们之中大多都并非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但是大王并没有因为它们来自外国而心怀不满,这是何种原因呢?”

“按照现在群臣的观点,只要是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客卿,都一律弃而不用并驱逐出秦国。那么大王是否也必须要用秦国生出的产品,美丽的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精巧的犀牛角、象牙制的器物只能弃之不用,后宫之中切不可有郑、魏的美女,宫外的马棚也不能养駃騠好马,江南的金锡决然不可以作为秦国的器物,西蜀的丹青必须要丢弃或者退还。”

“进一步说来,秦国有多少装饰后宫、娱乐心意、满足耳目的产品,都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难道秦国就这样将它们全部丢弃。如果是这样,嵌着宛珠的簪子,大王就应该扔了;配上珠玑的耳饰,王妃都应该丢了;用东阿丝织而成的衣服,大家都应该脱了;锦绣的修饰品也只能丢弃。就连那些化俗为雅、艳丽美好的赵国女子,也不应该让他们立在君王之侧。”

“秦国的音乐才是正宗好听、赏心悦目的。大王应该多听听瓦瓮瓦器的敲打之声,原始的竹筝才是真正高雅的艺术,拍打着大腿,呜咽着哼唱才是秦国真正的音乐。而郑卫桑间的民间音乐,大王是绝对不能够听取的;韶虞武象的朝廷乐舞,大王是定然不会观看的,不是秦国的,怎么能够在秦国使用呢?”

“可是秦国的现实并不是这样,君不见,秦国早就抛弃了传统的击瓮,转而去接近郑卫的音乐,也早就不用古老的弹筝,反而去听取韶虞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