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8章寒食节习俗的来源

历代王朝更迭 第18章寒食节习俗的来源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重耳到了秦国以后,秦穆公对他极尽礼遇,还将五个宗室女子送给重耳,其中还包括曾经嫁给晋怀公的怀嬴。重耳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与秦穆公年龄相仿,耻于娶他的女儿为妻;更何况怀嬴是重耳侄子的妻子,如果娶了她就是叔夺侄妻,更加于礼不合,因此不愿意接受这桩婚姻。

大夫胥臣劝他说:“您到秦国来是打算寻求秦国的援助,回去将晋国从圉手中夺回来,今日夺了他的妻子又有何顾忌呢?况且今日我们为了回国而到秦国来,已经十分没有面子了,何必因为拘泥小节而放弃目标呢?”于是重耳便娶了怀嬴。

一次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狐偃说:“我不如赵衰言辞敏捷,请带赵衰去赴宴把。”席间,重耳吟诵了《诗经》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诗句,表示自己对秦穆公的仰慕之情。秦穆公则吟诵记叙周宣王当年北伐玁狁事迹的《诗经·六月》一诗,暗示自己愿意支持重耳回国即位,让他有机会辅佐天子、匡扶王室。赵衰听出了秦穆公的言外之意,立即以重耳的口吻说:“重耳拜赐!”重耳也降阶以稽首之大礼拜谢,秦穆公也降一阶回礼,赵衰又代重耳说:“国君以辅佐天子的大任勉励重耳,重耳岂敢不拜!”

秦穆公见重耳对自己如此恭敬,又懂得感恩,应该不会像晋惠公父子那样忘恩负义,于是便决定送重耳回国。而且晋怀公即位以后,在晋国很不得人心,他担心重耳在外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命令追随重耳在外的大臣们的家人将他们都召回来,否则就杀其全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愿意召回狐毛、狐偃两个儿子,并且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坚持不肯召回二子,就被晋怀公杀害了。

狐突在晋国是地位崇高的老臣,公子申生、重耳和夷吾都是他的外孙,而且狐突是为大义而死,众大臣都十分悲愤,更加与晋怀公离心离德,希望重耳能够回国。大夫栾、郤等人听说重耳到了秦国,都暗地里派人来劝重耳带赵衰等人回国,并且答应在晋国做内应。

鲁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亲自率军护送重耳回国。到了黄河岸边,秦穆公分一半人马给重耳,自己留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接应。上船的时候,公子重耳的随从把流亡时用的物品全都搬到船上,一样也舍不得扔掉。重耳见了说:“我回去做国君,要什么有什么,还要这些破破烂烂的干什么?”说着吩咐人们把旧物都扔在岸上。

重耳的舅舅狐偃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难过。他想,公子未得富贵,先忘贫贱,将来怎么会是个好君主?于是,他捧着自己的玉璧对重耳说:“如今公子过河,对岸就是晋国。你内有大臣,外有秦国,我就留在这里吧。”

重耳一听,十分诧异地说:“我全靠你们帮助,才有今日。大家在外面吃了十九年的苦,现在回去,有福同享,你怎能不回去?我又该如何回报您呢?”

狐偃说:“我这么多年来追随您巡游天下,犯下的过错无数,我自己都知道,您更是看在眼里。以前公子在患难之中,我还有些用处,现在公子回去做国君,自然另有一批新人辅佐。我们就好比这些旧物,不仅破旧不得用,更会让您想起以前的苦日子,还带回去做什么?”

重耳听了,知道狐偃等人这么多年来为了督促自己四处求援,做了不少像强带自己离开齐国那样的事,他们这是担心自己即位以后因为之前的旧事施加报复。于是重耳诚恳地说:“所不与舅同心者,有如白水!”然后将玉璧扔到了黄河之中,狐偃这才放心地随重耳过了河。

重耳带领秦国的军队进入晋国境内之后,晋怀公也慌忙派出了军队进行抵抗,然而大家都知道这是公子重耳回国了,谁也不真心抵抗。于是大军势如破竹,逼近国都,晋怀公见大势已去,便逃走了,后被重耳派去的人杀死。

晋怀公死后,重耳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国君之位,史称晋文公,此时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他四十三岁逃离晋国,历经十九年艰辛的流亡生涯,终于再一次光明正大地踏上了故国的土地。

晋文公虽然已经即位,但还是有一些忠于晋惠公和晋怀公的势力遗留下来,其中就包括晋惠公和晋怀公当年的宠臣吕甥、郤芮。他们担心晋文公会清算他们这些旧臣,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晋文公的宫殿中放火,然后趁乱杀死晋文公。为

了加大成功把握,他们还找来了当年晋献公派去刺杀重耳的一位刺客寺人披一同商议此事。谁知寺人披并不看好他们的计划,随即就去求见晋文公报告此事。

这个寺人披当年奉命去刺杀重耳,晋献公命他三天到,他两天就到来,结果重耳来不及逃跑,被他追上斩下了一只袖子,几乎送了性命。晋文公还记得这个仇,因此不愿意见他,还派人去骂他:“当年献公命你去杀我,给了你三天时间,结果你两天就到了,虽然这是国君的命令,但你也太急不可耐了吧?你斩下的袖子还在呢,你还是赶紧走吧。”

寺人披笑了,他说:“遵从国君的命令是自古有之的制度,除掉国君厌恶的人,身为臣子,唯当尽力而已。管仲当初辅佐公子纠与齐桓公争夺国君之位,并用箭射齐桓公,但齐桓公仍然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如今您既已即位为君,臣自当全心全意侍奉您,如果您一味追究旧事,那么曾经对不起您的大臣太多了,又岂止我一个?”

晋文公听侍者传了寺人披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便召见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