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20章晋国的发展

历代王朝更迭 第20章晋国的发展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更加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在城濮之战中,晋军的中军在湖边遭遇大风,丢失了大旗的左旗,于是晋军司马按军法处死了责任人,来警醒参与会战的诸侯。得胜凯旋以后,晋军在渡过黄河的时候,舟之侨违背军令擅自率先回到晋国。晋文公回国以后先到太庙献俘,然后大宴群臣、犒赏三军,最后公开数说舟之侨的不臣之行,将其处死以警惕过人,百姓因此大服晋文公,都赞扬他能够赏罚分明。

整肃军纪之后,晋文公又整顿军制、扩充军事力量,为日后的征战做好准备。城濮之战以前,晋国只有二军,为了准备城濮之战,晋文公下令增加一军,扩充为三军。战后,晋国实力大增,又得到了代周天子讨伐不臣的权力,便在三军的基础上再增加二军,形成了当时各诸侯国间绝无仅有的五军兵力。

根据周礼,各诸侯中,大国设三军,次国设二军,小国设一军。城濮之战前晋文公扩充晋军为三军,代表着晋国走出了内乱的阴影,拥有了与大国楚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而此次由三军而扩为五军,则代表着晋国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大诸侯国,而成为了堪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为将来晋国的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践土盟会的几个月以后,晋文公又在晋国大夫赵衰的封邑温地大会诸侯,鲁、齐、蔡、郑、陈、莒、邾、秦等各国国君齐聚温地,商议共同讨伐不服从的诸侯国。为了显示这次盟会的权威性,展示晋国的威望,晋文公再次将周襄王到温地参加盟会,接受诸侯的拜见。由于晋文公是臣,周襄王是君,晋文公这种以臣召君的行为于礼不合,因此只称周襄王是来狩猎的,又亲自带领诸侯到周襄王的住所去朝见。《春秋》一书微言大义,讲究为尊者讳,故而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

在此次盟会上,各国诸侯先是解决了卫国的问题。卫国是楚国的盟国,曾与楚国结下姻亲,在战争中曾为楚军向导,卫成公更曾经得罪晋文公。得知了楚军大败、晋军大胜的消息,卫成公非常惊惧,便逃离卫国,到陈国去避风头。这时晋文公向各国诸侯发出参加盟会的邀请,卫成公本来就担心晋国会报复卫国,不敢拒绝晋国的邀请,可是更担心自己一去就会被晋文公找借口杀掉,于是只好派大夫元咺辅佐自己的弟弟叔武去参加盟会,而元咺的儿子角则留在卫成公身边随侍。

可是不久以后,却有人对卫成公说:“元咺已经立了叔武做国君,您已经被抛弃了。”卫成公听了这话,立刻怒火中烧,也不派人调查清楚事实真相、是非曲直便命人处死了角。元咺听说儿子被杀,自然伤心不已,也对卫成公滥杀的行为非常愤怒。但是此时卫国尚处于危机之中,晋国在旁虎视眈眈,卫国稍有动乱晋国就可能派出大军灭掉卫国,故而元咺擦干眼泪、强忍悲痛,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卫国人本来就已经对卫成公十分不满,现在听说他在流亡中还如此听信谗言、滥杀无辜,谁也不愿意继续为他效力了,而且此时晋国也答允了恢复卫国的爵位,于是卫国人蠢蠢欲动,有另立国君之意。

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势,卫国大夫宁武子在宛濮召集集会,诚恳地说:“上天降祸于卫国,因此会有君臣失和的事情发生,导致我们陷入如今这样令人担忧的境地。但是请诸位扪心自问,如果国内无人留守,谁来守卫社稷?如果无人出使国外,谁来安定我国周边环境?如今我与各位盟誓,从今以后在外出使者不必担心后方会背叛,留守国内者也不必担心会有莫须有的罪名,如违此誓,天必殛之!”听了宁武子的盟誓之后,卫国人果然放下了忧虑,不再考虑背叛卫成公的事了。

不过,流亡陈国的卫成公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听说元咺辅佐叔武篡位之事,就立刻急匆匆地赶回卫国。叔武此时正打算洗头,听说国君回来了十分高兴,连头发都来不及束好,就随便拢着奔出去迎接。卫成公身边的人一直以为叔武已经篡

夺了国君之位,见他出来,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提起弓箭将叔武射杀。

叔武死后,卫成公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弟弟并没有篡位,还欣喜非常地跑出来迎接自己回国。可是此时大错已经铸成,看着血流满地的弟弟尚存余温的尸体,想起弟弟刚才兴高采烈的笑脸,卫成公后悔得肝肠寸断,再也抑制不住悲恸,伏在叔武的大腿上放声痛哭。错杀了叔武的公子歂犬见状也知道自己杀错了人,此时国君过于悲痛想不起自己,等回过神来岂有自己的好下场?于是公子歂犬赶快趁人不备逃了出来,不过后来还是被卫成公派人杀死了。

元咺见叔武无辜被杀,担心卫成公会再来杀死自己,于是便逃到了晋国求助。这时晋文公正在温地大会诸侯,便派人请来卫成公在各国诸侯面前与元咺对质解决此事,卫国的大夫宁武子、针庄子与士荣代表卫成公做辩护,史称“卫侯与元咺讼,宁武子为辅,针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相关学者认为宁武子、针庄子与士荣正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出现最早的律师。

但是这三位律师并没有能够帮助卫成公胜诉,晋文公主持的诸侯公审判决卫成公败诉,于是晋文公命人杀死士荣,又将地位稍高的针庄子处以刖刑,而宁武子则因为晋文公赞赏其忠诚才得以幸免于难。处理了卫国的一干大臣,晋文公又做主将卫成公抓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