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短暂的帝国

历代王朝更迭 短暂的帝国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始皇帝死后,赵高就一直盘算如何说服胡亥和李斯参与他的阴谋。胡亥向来崇拜自己,对自己言听计从,因此他决定先说服胡亥。

赵高暗中对公子胡亥道:“如今始皇帝已经去世了,然而陛下生前却没有册立太子,只在前几日才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长子回到咸阳,肯定就会即位,成为二世皇帝,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怎么办呢?”

胡亥万分惊诧,不知道赵高何意,便答道:“本来就是这样啊!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父亲临终既然没有下命令分封诸子,那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赵高脸色阴沉的说道:“公子之言差矣,始皇帝在时如此,可如今始皇帝已死,形势便可瞬间万变!当今天下的大权,无论谁的生死存亡,都在你、我和李斯手里掌握着啊!现在我们就是皇帝的代言人,无论说什么,天下人都得听从。更何况驾驭群臣和向人称臣,统治别人和被人统治,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我希望公子好好考虑此事!”

胡亥已经明白了赵高的意思,犹豫道:“废除兄长而册立弟弟,这是不义;不服从父亲的诏命而惧怕死亡,这是不孝;自己才能浅薄,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勉强登,这是无能。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也不服从,不仅自身将遭受祸殃,国家也会因此陷入混乱。”

胡亥虽然说得坚决,但赵高知道他已经动摇,只是担心事情不成祸及自身,便继续鼓动道:“我听说过商汤、周武杀死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称赞他们行为符合道义,不能算是不忠。卫君杀死他的父亲,而卫国人民称颂他的功德,孔子记载了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

办大事就不能拘于小节,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果断而大胆地去做,连鬼神都要回避,将来一定会成功。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

胡亥长叹一声,说道:“现在皇帝去世还未发丧,丧礼也未结束,怎么好用这件事来求丞相呢?”

赵高知道胡亥已经同意,便说道:“不和丞相商议,恐怕事情便难以成功,我希望能替你与丞相商议。”

此时赵高心中万分感慨,自己隐忍了数十年,终于等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心中非常高兴,自言自语道:“时光啊时光,短暂得来不及谋划!我就像携带干粮赶着快马赶路一样,唯恐耽误了时机!”

在说服胡亥之后,赵高把目标转向了李斯。

虽然平日赵高与李斯并无嫌隙,但李斯一向只听命于始皇帝,他并没有把握说服李斯。直到几日前,当李斯得知始皇帝临终前给扶苏发出诏书之时,赵高从李斯冷漠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惧与不甘。李斯也是惧怕扶苏继承皇位的,因为扶苏与李斯并不亲近,他一旦登基,则李斯丞相的地位必然会被蒙恬蒙毅兄弟取代,这是李斯最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赵高深夜拜访李斯,开门见山的说道:“始皇帝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及送出,皇帝便去世了,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李斯虽然猜到了诏书的内容,但他所想的一直是如何应对扶苏即位后的局面,并未有非分之想,没想到如今赵高胆敢意图篡改诏书,惊诧之余,非常生气,斥责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不是做为人臣所应当议论的事!”

赵高并不在意李斯的怒气,继续说道:“丞相您自己估计一下,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

李斯越听越急,方寸渐乱,争辩道:“在这五个方面我的确都不如蒙恬,但您为什么这样苛求于我呢?”

赵高见李斯已经不再那么坚决,便劝道:“我本来就是一个宦官的奴仆,有幸能凭熟悉狱法文书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能够继续保有爵位,并将其传给下一代的,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

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长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励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显然,您最终也是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让他学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没见过他有什么错误。他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钱财,尊重士人,心里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您也一定会因为辅佐有功而继续被重用的!希望您能考虑此事!”

李斯叹息道:“您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执行皇帝的遗诏,自己的命运听从上天的安排,有什么

可考虑决定的呢?”

赵高道:“看起来平安实际上却可能是危险的,看起来危险实际上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决定,又怎么能算使圣明的人呢?”

李斯感慨道:“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让我担任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负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苛且从事,孝子不因过分操劳而损害健康,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