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0章项梁的死亡前兆

历代王朝更迭 第10章项梁的死亡前兆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项梁早就以为大事已经指日可待,但章邯却并未绝望。

在濮阳城内,章邯着手做了两件事:

首先,章邯下令挖开河堤,将河水引入濮阳城外的护城河,使护城河水位立即升高,河面立即变宽,水流迅速湍急。这样一来,已经准备妥当的项梁不得不暂缓进攻了。他需要紧急制造相应的攻城器械。

延迟了项梁军进攻的脚步之后,章邯紧急下令,要求能够及时抵达的各路秦军立即集结濮阳。

城高河深,源源不断的秦军正在赶来。项梁眼见马上就要到手的鸭子扑腾着翅膀要飞,却只能望城兴叹,徒呼奈何。

随着军力对比的此消彼长,项梁感觉有些捉襟见肘了。但是,他并未太过在意。放眼望去,江湖上到处有兄弟。自己的实力不够,可以请朋友来帮忙!

一呼百应啊!可惜事实真的如他想象的那般吗?

他身后的齐国田荣,那是被自己救过命的,这时候该还人情了吧?赵国虽然跟楚国素无交情,但是本着唇亡齿寒的考虑,也应该不会旁观!

就在追击秦军之前,项梁已经兴冲冲地写下书信,让手下火速送至赵王和齐国田荣处。

送信人出发了。项梁遥望濮阳城,料定章邯已经插翅难逃。

项梁的算盘打得很好,然而,事情的发展真会如他所愿吗?

可惜,他终归只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满怀希望的项梁向田荣和赵国发出了派兵援助的请求。然而,田荣与他哥哥田儋不一样。

项梁出兵替田荣解围之后,田荣没有跟着项梁追章邯,而是火速赶回老窝救火去了。虽说章邯打得很惨,但田荣带着这点残兵败将,借着自己在齐国的余威居然把齐王田假打跑了。田假逃到楚怀王那里避难,国相田角和田间则是躲到了赵国。田荣对死去的大哥够义气,没有趁机自立,而是把大哥的儿子田巿推上了齐王的宝座,自己任国相,辅佐侄子。老三田横这时候浮出水面,被任命为大将军,掌管齐国所有军队。

但就在这时候,项梁的求援信来了。要是田儋还在,可能就急着出兵了,田荣却不是。看过项梁的亲笔信之后,田荣回了一封信。信上说:

武信君,您之前帮助我们齐国度过危机,我深表感谢。您独自率军与章邯交手,这又让我非常之佩服。我非常愿意出兵协助您消灭章邯。可是,在我出兵之前,我希望您能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前些日子在齐国出现了几个乱臣贼子,就是田假、田角和田间,自立为王,迷惑百姓。我率军平叛的时候,田假逃到了楚国,田角和田间逃到了赵国。为了我们齐国的安定团结和咱们齐、楚、赵三国的和睦,请您和赵王把这三个叛逆杀死。只要我见到这三个人的脑袋,齐国马上派兵支援!

项梁接到信后大怒,几乎拍案而起,暗叹自己交的是什么人,想当初他救人的时候什么条件没提,今天对方竟然来跟他讲条件!

你配吗?可惜,当时的时局决定了,他配!

项家有个传统:死要面子活受罪。项梁就是这样的人。田假在楚国避难,属于有利用价值但可有可无的一枚棋子,杀了也就杀了。但是项梁不这么想,项梁认为:田假走投无路投奔楚国,那就是瞧得起自己。如果为了田荣那点有也不多没也不少的救兵就把来投奔自己的人杀了,那天下人怎么看他项梁?谁还肯投奔他?于是,项梁断然回信:田假好歹也曾经是齐国之君,齐楚两国一直友好。现在他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是不会忍心杀他的!这番话,《史记》说是项梁说的,《汉书》说是熊心说的。不管是谁说的,都是项梁的意思。

项梁不肯杀田假,赵国也就不肯杀田角和田间。反正田假不死,齐国就不肯出兵,赵国杀了田角、田间也没什么意义,还要担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

田荣果然说到做到,不见田假等三人的人头,他真的就不出兵。项梁着急,三番五次地遣使催促。田荣是毫不理睬。楚国信使好像皮球一样,在齐楚两国之间被踢来踢去,直到章邯都快等得不耐烦了,项梁也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实在逼急了,田荣最终答复:一个人如果被毒蛇咬了,咬到手就应该砍掉手,咬到脚就应砍掉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砍掉的话就会死。田假、田角、田间三个人在楚、赵两国一点用处也没有,没有半点手足亲戚关系,为什么你们就不肯杀呢?反正你们不把他们三个杀了,我就不出兵。到时候秦国缓过气来,那时候我跑不了,你们也得死!

田荣这话说得很硬,隐然有那么一点要挟的味道了。项梁自从起兵以来哪遇到过这种事!这回他是真的愤怒了。没想到田荣居然敢要挟自己,他还真是不指望田荣那点乌合之众!等他收拾完章邯,下一个就收拾田荣了!

try{mad1();} catch(ex){}

没有外援,盛怒之下的项梁决定独当一面。他首先命令刘邦和项羽攻打城阳,进而攻打定陶,以防其他秦军呼应濮阳。刘邦和项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城阳拿下,将城内屠戮一空。但是在兵临定陶的时候,刘项大军受挫,转而攻打雍丘。在这里,刘邦和项羽遇到了李由率领的一支秦军。李由此人来头甚大,他是秦朝当朝国相李斯的长子,公子扶苏的好友,蒙恬的学生。从这里足见李斯城府之深。李斯师从荀子,是法家传人,正是由于他的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公子扶苏在思想上倾向于儒家,曾经因为“焚书坑儒”事件进谏,使秦始皇暴怒。至于蒙恬,也是李斯一直忌惮的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