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74章削藩

历代王朝更迭 第74章削藩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刘启登上历史舞台,准备开启他的时代,马上就撞上一位骄横的窦氏子弟。这位骄横的孩子,他不好好学习长辈,规矩做人,却一心欲谋大事。他名叫窦婴,字王孙,窦太后的侄子。

窦婴喜好宾客,慷慨布施,行侠仗义,爱好儒术。窦婴的品行,一点都不像窦长君和窦少君,他孔武有力,骄横,果敢。

先帝刘恒在位时,窦婴是吴王刘濞的相国。刘恒允许民间铸钱,刘濞广招匪徒,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很富有。窦婴担任相国,那是很肥的职位。没干多久,窦婴称病退休。

刘启登基称帝,窦婴掌管皇后和太子宫中事务。皇后无子,太子之位暂缺,太子宫中无事需要管理,窦婴将全副精力放在皇太后和皇后宫中。窦婴勇猛果敢,窦太后沉稳凝重,这侄子和阿姨的性格不合拍。性格不合拍,偏又相处,不免产生小矛盾。彼此的小矛盾太多了,日渐发展,就会酿成大矛盾。

早年辛苦,后来幸福,所以窦太后很喜爱小儿子梁王刘武。俗语说,父亲爱长子,母亲爱幺儿。刘武的封地有四十多城,每座城池都很富有,就如当年齐国的七十城。窦太后喜爱刘武,刘启也喜爱,任他随意建造宫殿。中国古代规矩,皇帝的宫殿最富最大,诸侯王若想建造宫殿,必须符合等级。

按汉朝规矩,诸侯王来朝,只能留十多天。窦太后和刘启喜欢刘武,刘武每年来朝,在长安行动自如,随意逗留,随时离去。刘武来朝,刘启出城迎接,刘武与刘启同辇共乘,一同打猎。刘启对刘武的喜爱,就如当年刘恒对刘长的喜爱。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有缘分不成父子。刘恒父子,不只有缘,还很相似。

刘启没有太子,刘武被准许使用太子仪仗。做事的人无心,看见的人却有意。也许刘启没将刘武使用太子仪仗之事放在心上,窦太后却看得很欣慰,窦太后想让刘武继承帝位,一心促成。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朝觐期间,刘启宴请众兄弟。喝得酒酣耳热,刘启说他死后传位给刘武。窦太后听后,十分高兴,仿佛就是她自己将当皇帝一般。窦太后正在兴头上,一心乐融融,窦婴突然倒一盆冷水淋在她头顶。窦婴站起来,敬刘启一杯酒,说:“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父子相传是惯例,这皇位不能传给梁王刘武。”窦婴和窦太后是一家人,他阻碍刘武,窦太后很想不通。窦婴和窦太后之间,本就存有嫌隙,这次连脸皮都撕破了。

太子之位是宝贝,但也是烫手的山芋。

尽管窦婴是侄子,但好事被坏,窦太后从此记恨窦婴。窦太后记恨窦婴,脸色难看;窦婴以现任官卑职小为由,称病辞职。窦婴辞职,正合窦太后心意。窦太后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做得干净利落,除了窦婴门籍,不许朝见皇帝。窦婴走人,刘武继承帝位就少了一大阻力,窦太后想得倒是简单。

眼见窦婴要完蛋,却突然突然跳出来一位救星——晁错。短短几年,这位心雄志远的中大夫就写了《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边实塞疏》和《举贤良对策》等书。

刘启登基后,智囊晁错一飞升天,由中大夫升为内史。晁错如日当空,光芒耀眼,红得发紫。为施展大才,他一不做,二不休,径直气死当朝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是梁人,曾跟随刘邦,因资格老被提拔为丞相。他先是队率,后升关内侯,接着迁升御史大夫。他清廉正直,不接私客,然而却有点妒忌心。他刚担任丞相,很看不惯邓通的言行举止。一次,他找了个机会,欲斩邓通,可关键时刻被刘恒派使者持节救走了。

没想到的是,才事隔五年,又冒出一个极度让他不顺眼的人,这个人,就是刘启身边的红人晁错。晁错担任内史,因为受皇帝宠爱,地位很高,权力也很大,许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请皇帝变更。同时还讨论如何用贬谪处罚的方式来削弱诸侯的权力。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因此忌恨晁错。晁错担任内史,内史府的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使他进出有许多不便,这样,他就自作主张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

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杀掉他。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晁错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

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围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有什么罪过。”

try{mad1();} catch(ex){}

没杀成晁错,还在群臣面前赔礼,申屠嘉悲愤异常。他对长史说:“我应该先斩后奏,先报告再斩,一定误事。”因他迟迟不落刀,邓通被刘恒救走,申屠嘉不吸取教训,气死活该。申屠嘉回府,越想越气,发病而死。晁错逃过一劫,群臣敬仰,身份越发显贵。申屠嘉死后,晁错独当一面,又提削藩一事。晁错此人比较激进,他削藩不同于贾谊的软削,他的作风比较强硬,开始查找诸侯王的过错,借惩过之名,中央直接收回诸侯王的封地。贾谊建议以分封的方式削藩,晁错以强夺的方式削藩。相比而言,一为保守,一为激进。然而,晁错却恰恰合了刘启的心。

得到刘启器重,公卿列侯们不敢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