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14章王凤专权的终结

历代王朝更迭 第114章王凤专权的终结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王凤的专权,王商看到,王章看到,刘骜更是直接亲身体悟到。石显倒台后,刘骜起用了刘向。

王氏家族中一日被封五位侯,这几位侯都掌控要害部门,刘向甚是忧心。刘向自知斗不过王凤,只能四处“搜集天灾”,在刘骜耳畔旁敲侧击。刘向育有一子,名叫刘歆。刘歆聪颖过人,是远近驰名的神童,深得刘骜的喜欢,被任命为中常侍,随时陪伴皇帝左右。

有一次刘骜想任命官员,左右侍从却要刘骜先请示王凤,很显然,这就是说王凤权力比皇帝还大。经过这件小事,刘骜知道王凤在他身边安插了耳目,心中暗生闷气,但也有了计较。不过,更令刘骜生气的是,王凤公然驱逐他的爱弟刘康。刘骜身体不好,生育能力不行。到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二十九岁的刘骜仍无一子。刘骜喜欢刘康,王政君不干扰这两兄弟的情谊。刘康来朝,刘骜卧病在床,留下刘康陪伴。众人见刘骜如此对待刘康,都知道刘骜有意传位给刘康。

装傻的王凤对刘骜说,按照国家规定,刘康的朝拜期限已过,应该遣送回封地。刘骜不同意,执意要刘康陪伴。王凤借日食吓唬刘骜,说刘康迟迟不走惹怒上天。正当刘骜无言以对时,王章的奏疏传到手中。

看了王章的奏疏后,刘骜很高兴,召见王章。王章对刘骜说,必须辞退王凤。刘骜也想辞退王凤,然而,如果王凤辞退了,谁来管理政务呢?刘骜体弱多病,没有厉害人物代为管理政务不行。见刘骜迟疑,王章推荐冯野王接替王凤。

冯野王,字君卿,他的父亲是冯奉世。冯野王通晓《诗经》,刘奭还是太子时,冯野王就凭他父亲的关系当上太子的中庶子。尽管有家庭背景,但冯野王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因为有几个掌权人物接连不断地打压他。刘询称帝后,见冯野王才高志大,有意提拔。魏相只说一句提拔不合适,冯野王的小半生就在郁郁不得志中度过了。面对冷漠,冯野王不灰心,勤恳工作,他的政绩让人心服口服。刘奭见御史大夫空缺,有意提拔,石显说不行,冯野王又坐了几年的冷板凳。

石显阻挠冯野王,因为冯野王不仅才高,还是外戚;最致命的是,冯野王的哥哥得罪石显。冯野王的姐姐是刘奭的老婆,如果提拔冯野王,石显害怕大权旁落冯野王之手。不想,刘奭听信石显。冯野王听闻后,仰天长叹,说人人都因外戚身份显贵,他们兄弟偏偏因此而被贬低。

刘骜当上皇帝后,冯野王待遇更加悲惨。有人说冯野王是国舅,不适合在朝为官,应该调任地方。刘骜听信谗言,调任冯野王到地方当郡守。冯野王这个人才,接连遭受几场大霜,生命的火焰已难以发光。

自古但凡有密谋事件,自然应当非常小心,刘骜跟王章的谈话可谓绝顶机密。只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王凤早在刘骜身边安插了眼线,即王凤的堂弟、乖巧无能的王音。王音窃取机密后,马上飞报王凤。王凤经受不住大的惊吓,听说将被罢免后,慌慌张张,毫无大司马的风范。成败悬于一线之际,杜钦发挥了谋士的才能,不费一兵一卒,成功挽救王凤的职业,以致后来几个王氏子弟不断效仿。

try{mad1();} catch(ex){}

杜钦的家族背景很硬,他的父亲是杜延年,他爷爷是杜周。杜钦虽然有才,有家庭背景,却天生缺一只眼,这样一来,他就不能在官场混迹,只能屈居王凤门下,出谋划策。杜钦是王凤的人,但知道适可而止,从不赶尽杀绝,更没有王凤狠毒。杜钦让王凤称病辞退,请求返回封地,同时写一封言辞悲伤,意气低沉,令人落泪的信给王政君。杜钦之意,想要王政君出面说话。刘骜孝顺,自然会听从王政君的话。如果王政君出面,王凤一定能够保住官职,全身而退。

事实果然不出所料,从太后宫中出来,刘骜整个人都变了,调转矛头,一支利箭朝王章面门飞来。王政君没对刘骜说严重的话,因为刘骜像一个女人,只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该怎么办事。刘骜无能,王章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有人弹劾王章,说冯野王明明不适合在中央为官,王章故意推荐,居心叵测。

打铁要趁热,廷尉立刻逮捕王章,在狱中秘密处死。在权力的碾压下,王章不能整治王凤。王章死后,冯野王的胆都被吓破了,上书称病退隐,跑回老家躲避。冯野王没参与此事,只是被举荐为大司马,但他很害怕,怕到忘记大汉规定,带职养病人员不能离开官职所在地。

抓住冯野王带职养病却跑回家的把柄,王凤命御史中丞弹劾冯野王。杜钦劝王凤不要欺人太甚,王凤一意孤行。最后,冯野王被免职,王凤成功了。然而,王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冯野王被免职后,长安哄传一个消息,说王章是被冤死。王章死在狱中,即使是病死的,幕后主使王凤也脱不了干系。长安群情激愤,要求查清王章的死因,公布天下。

面对情绪激动的流言,王凤害怕了,不再狂傲自大。杜钦能未卜先知,自然知道解救的方法。杜钦让王凤以大司马的名义招纳天下敢言能谏之士,以此表明王凤是一个能容纳敢于进谏的人。天下人都认为,王章因为敢言能谏被害死。杜钦这一招,就像在长安城投设坛安排五里雾,让常人看不清真相,轻轻就化解王凤的困境。

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王音因为“探听消息”有功,被封为御史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