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25章父子反目

历代王朝更迭 第125章父子反目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治公孙贺家族巫蛊案的人是江充,他也是整个巫蛊祸事里的一个关键人物。

江充本名江齐,是赵地邯郸人。太史公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说,燕赵两地地薄人多,“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子名琴鼓瑟,穿着舞鞋到处“游媚富贵”,“入后宫,遍诸侯”。江齐的妹妹也是能歌善舞,江齐就把她进献给赵世子刘丹,因而做了赵王刘彭祖的宾客,终日与刘丹厮混。江齐发现,刘丹秽乱赵王的后宫,并与自己的同胞姐姐通奸。

时间一久,嫌隙渐生,刘丹怀疑江齐将自己的阴私告诉给了父亲刘彭祖,就派人去捉他,却被江齐给跑了。刘丹惊怒之下,就杀了江齐的父兄。江齐向西逃入长安后,改名江充,于是上书朝廷告发刘丹的**秽行,还说他结交地方上的奸猾,为祸一方。武帝闻之大怒,立即派兵逮捕刘丹,并判其死罪。

这时候,赵王刘彭祖上书说:“江充不过是一个在逃的小吏,他奸诈无常,此次上书激怒皇上不过是为了报复私怨,就算把他烹了,也没什么可惜的。我愿意挑选赵地的勇士从军出征匈奴,在战场上冒死尽忠,用以为太子刘丹赎罪。”经赵王这一劝说,武帝才赦免了刘丹的死罪,可是也不能再让其做赵世子了。

经此一事,江充受到了武帝的重视,武帝认为他不畏强权,于是把他招来。江充本来英俊貌美、体高健壮,他为了见武帝,又特地带着高冠,披上羽毛。果然,性格夸饰猎奇的武帝一下子对他“惊为天人”,心里喜欢得不得了,还赞叹说,燕赵之地果然多有奇人。

武帝有意栽培,就以时政考校江充,江充对答如流,武帝心里更加高兴。这时江充提出一个很奇怪的要求,说要出使匈奴。武帝就问,要用什么办法对付匈奴人。江充只以一个满不在乎的“随机应变”来应付武帝,大有孙武子的气度,武帝非常满意,于是拜江充为谒者,叫他出使匈奴。

匈奴并非是乐土,而是苦寒之地,江充出使匈奴可能是为了立功而谋一个出身。而赵地自古与匈奴相接——战国时的赵将李牧就是因长年戍守边境、抵御匈奴而著称的——江充是赵人,难道他与匈奴另有什么渊源?不得而知,只知道后来江充大搜巫蛊时,身边总跟着一个“胡巫”檀何。而这个“胡巫”檀何就是江充向武帝推荐的,江充吹嘘说此人能望云气,哪里有巫蛊一望就知。这檀何很可能是匈奴人。

一年后,江充从匈奴载誉归来。武帝拜他为水衡都尉,不久又升他为“直指绣衣使者”。

“绣衣使者”的任务是“督三辅盗贼,禁查逾侈”。“三辅”指的就是京畿重地,“督三辅盗贼”就是缉拿不法分子,保卫京师安全。“逾侈”之“侈”就是“奢侈”,“逾”就是“逾制”,也就是“过分”,“越过了自己的本分”。

比方说,身为臣子,出行时却排出天子才能有的排场,坐了天子才能坐的车,这就是“越过了自己的本分”,也就是“逾制”。

皇权社会貌似等级森严,其实只要拥有皇帝的宠爱,很多人都明目张胆地“逾制”,甚至这“逾制”都是得到皇帝的赞助的。例如景帝宠爱弟弟梁王刘武的时候,就赐给他天子旌旗、车马,既然赏赐下来,难道是用来摆设的吗?所以是否逾制,就看皇帝怎么想了。

江充这个“绣衣使者”自然也查盗贼,禁逾侈。但他的这些工作,从后面看都是为了“搜巫蛊”做准备的。使者任上,江充“不畏强权”的精神品格接着发光发热,这点跟他的前辈郅都、张汤很像。

驰道是专为皇帝铺设,只供皇帝专用的。《汉书》里说:“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若能在上面策马飞驰,确是人生一大快事。很多王公贵族都禁不住这个诱惑,都想在这个“皇帝专用”的御道上跑一跑。于是这里就成了禁逾侈的绣衣使者江充长期“蹲守”的地方。

这时候,助武帝登上皇位的长公主刘嫖还未死。有一天,刘嫖也驱车闯上驰道。这已是个无甚势力、整日只与面首董偃厮混的可怜虫罢了,江充当然不会放在眼里,于是把长公主训斥了一顿,又收了她的车马。后来又有许多骄奢中长大的贵族青年都“误入”驰道,江充自然要重办他们。于是这些人都向武帝交纳赎金,希望能够从轻发落。而由于连年的征讨匈奴,当时的国库已经是十去其九,这些“赎金”对武帝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当然,武帝不会把那些“逾侈”的贵族子弟当做送炭人,他心目中的送炭人是江充。于是江充日益受宠。

江充越来越“正直”,越来越“不畏强权”,也因此越来越受武帝的宠幸,因果相生,他于是也更加“正直”、更加“不畏强权”起来。这时候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来突显自己的“功绩”。

这个对手就是太子刘据。刘据的使者也“误入”驰道。江充毫不客气地扣下了车马。刘据闻讯后,立即赶到江充这里向他道歉,解释道:“我并非是爱惜车马,而是对左右约束不够、管教不严。希望您能为我隐瞒,不让皇上知道此事。”太子或许不知道,他这种示弱的姿态真是应了那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江充嘿然冷笑,转身就把这事上奏武帝。

“人臣当如是矣。”武帝的褒奖毫不吝啬。其实,这也是江充自保的手段——做都做了,索性把事情闹大,这样就算太子怀恨在心,也只能闷在肚里,因为任何对抗性的行动都会被武帝视作报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