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27章王莽篡汉

历代王朝更迭 第127章王莽篡汉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王莽在政治界独步天下依靠的是他的权谋。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军事就是王莽的短处。王莽力求得到民心,全因害怕失去民心。在王莽的思想意识里,从未出现过战争的干扰。崇尚周公的治理,又身在和平的年代,王莽根本不知道战争为何物。

义军刚刚造反时,王莽的反应很像秦二世,他认为天下安康,百姓不会造反。直到义军如山崩般震动长安城,朝臣纷纷上书,王莽才觉悟。他从未想过的事情到底发生了。自认为深得民心的他,一夜之间成了众人唾骂诛杀的对象,王莽很迷茫。

静静地等待时间流逝的王政君,期待着历史给出的最后答案。她再也没有力量去干涉整个事件的发展,不过作为同样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人,她渴望知道最后的结果。对于已经伤心过度的王政君而言,结果只是一个事件,不掺杂任何人类情感的历史事件。

义军势大,王莽手上没有勇当万夫的将军,因此他连封七个将军。就战争而言,王莽深信人多力量大,他认为七人足以挫败义军。王莽的政治理想是赢得民心,受民景仰。他很爱惜民心,人多力量大的想法来自王莽的民心观念。这次,王莽将政治观念嫁接到军事战略上,却不将政治权谋用到军事上。这点看来,王莽很是失败。作为一个爱惜民心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一步步地践踏民心。

因为义军都是关东人,为防止军队倒戈,王莽禁止关东人担任将领。七位将军领军迎击义军后,王莽又任命三位将领,命他们分别驻守函谷关、武关和宛县。这三个关口是保卫长安的三道防线,函谷关离长安最近,宛县距长安最远。刘崇势单力薄,他率领的第一波义军就是败在宛县。

失去民心后的王莽,面对着百姓的内外夹攻。迎战义军的部队刚出发,京畿地区立刻发生内乱。懂得利用时机的人都会想,王莽派遣大军出战在外,长安兵微将寡,如果及时起义,王莽一定守不住皇宫。赵朋和霍鸿正是因为懂得看破这一点,才顺势起义想借机发财的。这倒不能怪他们,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曾利用天下大乱,顺势起兵。顺势起兵的人越来越多,义军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朝廷大军作战在外,赵、霍义军遇到的阻力很小。很快他们二人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般,接连攻下二十三个县,翟义所领导的义军势大,但只是手足之患;赵、霍义军势小,却是心腹之患。一旦义军攻入长安城,王莽只能面对失败的惨状。

心腹患大,真是火烧眉毛。急得王莽连忙派卫尉和大鸿胪领兵出城,命他们死力攻击赵朋义军;又命骑都尉和城门校尉严守长安城,不让闲杂人随意进出。王莽视皇宫为老家,派人严密巡逻。

王宇的老师吴章分析有理,王莽还是敬天畏神的。就在义军内外夹攻之时,王莽抱着年仅三岁的皇太子刘婴,气急败坏地前往刘家祖庙。他指天为誓,极力证明自己并不想当皇帝。王莽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刘氏祖业,绝无二心。为了安抚百姓激愤的情绪,王莽传书四方诸侯,告诉他们刘婴很安全,王莽没伤他一根毫发。

上天再次站在了王莽一边。就在王莽即将败亡的关键时刻,王莽军大败翟义军于陈留郡。翟义十万大军,竟然不堪一击,只能说是天意。义军失败,翟义即刻被捕,最后被五马分尸了。想当皇帝的刘信则趁乱逃亡,不知所踪。为了大汉基业满腔赤诚的翟氏父子,先后为国牺牲,实在是可敬!

最大的义军被剿灭后,赵朋这等专门依靠投机存活的小角色更是不堪一击。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转危为安的王莽此时更是锐气当头,他派出几支大军,将赵朋义军活活挤死。主要势力被消灭后,王莽花费两个多月,彻底铲除义军。

义军四起,确实非常惊险。平定下来后,王莽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为了后福,王莽决定大干一场。王莽愈发相信他才是顺应天命应该当皇帝的人。

王政君看着义军兴起和衰落,着实百感交集。正当王政君感慨之际,王莽呈上一封奏疏,说剿灭义军后,四处出现祥瑞;祥瑞接连出现,是天意使然;王莽功比周公,他不再用摄政年号,而是直接掌握政权。王莽表示,待刘婴长到二十岁,他就交出政权。王莽说等刘婴长到二十岁,但刘婴哪天死,只有鬼才知道。

王莽摄政期间,天下到处都是灾难,到处都是祥瑞。不能时光穿梭,很难判断是灾难多,还是祥瑞多。但是,义军四起,即使没有天灾,**也不小;即使有祥瑞也早就被踏平。无论灾难和祥瑞,受尽苦头的总归是忠厚老实的百姓。

公元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前往刘氏太庙祭祀,接受加冕典礼;接着,王莽颁布诏书,说祥瑞接连出现,预示他将登基称帝,甚至就连汉高祖刘邦也同意他即位。王莽此言甚是荒谬,他的这些奇谈怪论和耿育当年的论调真是半斤对上八两。

公元8年,十二月一日,王莽登基称帝,建立新王朝。

王莽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他获得皇权上顺天意,下合民心。然而,独掌大权只手遮天的王莽,很有自说自话的嫌疑。纵使百姓有眼,也有口难言。王莽为了争取民心,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他决定抢夺王政君手中的玉玺。

刘欣死后,为防止董贤擅权,王政君在第一时间将玉玺抢到手。自抢到玉玺起,玉玺从没离开王政君。王莽登基称帝,只有玉玺在手能证明他是被禅让的。简单来说,如果王莽没有玉玺,他就是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