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亮剑之浴血抗战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兴修水利

亮剑之浴血抗战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兴修水利

作者:我是三水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19 来源:23小说

冈村宁次虽然远在北平,但却时刻关注着安阳事情的进展。铃木贞次虽然是日军高级军官,可是事态一再严重,自然不敢对冈村宁次有所隐瞒。冈村宁次得知用来交易伏见宫明义的子弹生产线被八路军劫走之后,气极反笑,当场就要下令将铃木贞次押解回国。“将军阁下息怒,铃木君率领独立第一混成旅团驻守安阳期间,战功显着,治安颇佳,我看......”一旁的参谋长田边盛武劝说道。还未容田边盛武说完,冈村宁次直接打断道:“田边君,我宁可让八路军缴获几门火炮,也不愿意让八路军获得一条完整的子弹生产线!”“一条子弹生产线意味着八路军可以自主生产原装子弹,帝国在华北本就深陷战争的泥潭,这是在助长八路军的气焰,意味着有更多的士兵会牺牲在八路军的枪口之下!”冈村宁次沉声说道。“将军阁下,可是铃木君罪不至此,伏见宫殿下被俘与他并无主要干系,眼下大本营对我华北派遣军颇有微词,依我看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将伏见宫殿下解救出来!”“不如就给铃木君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如何?”“哼,你这个参谋长总是替下属遮掩,这件事我也有责任,就依你的意思吧!另外,通知情报课严密注意各地生产原材料的流向,不得有一丝一毫流入八路军的根据地!”“嗨!”话分两头,身处平顺的周维汉并未着急返回阎王山,而是将王英喊了过来。周维汉这人向来做事不拖沓,张浩汇报的林北的情况周维汉一直记在心里。王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平顺,进了暖和的屋子,见了周维汉的第一句话:“老周,渴死了,赶紧给我倒口水喝!”周维汉听后,不紧不慢的从地炉子上的热水壶倒了一碗水,送到了王英面前。“这天可太冷了,前几天下得那场大雪,涉县由两百来户老乡的房子被压塌了,各县都有受灾的情况,冻死了上百口人啊,我这几天一直在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救灾,忙的是晕头转向!”王英拿着凳子靠着地炉子坐了下来。“人手够吗,用部队派人进行支援嘛?”周维汉关心的问道。“这倒不用,各村的民兵就够用了,对了,你找我什么事?”随后周维汉将林北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事你了解吗?”“哎,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学生技术员还是我找来的!”王英将手中用来暖手的杯子防砸桌子上,而后一本正经的说道:“老周,我跟你说,你别看浊漳河、清漳河两条河水经过咱们太南,可是根据地各县都有缺水的情况,尤其是山区的老百姓用水,只不过林北的情况是最难的!”面对王英的叫苦,周维汉则是说道:“所以啊,专门政府得解决这件事!”“咱们中国以农业为主,有粮人就能活,但是想有粮就得有水,眼下林北的老百姓连吃的水都满足不了,更何况是用来浇地的水!”“那你什么意思?之前专区政府已经讨论过了,眼下根据地粮食充足,林北的困难同志们都知道,明年应该上交的粮食可以免除,家庭困难的可以给予特殊的帮扶!”“这还不够,总不能一直帮着吧,要我说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维汉说道。“哼,你这话说的容易,感情干事的不是你!”王英抱怨道。“嘿,王英同志,我得批评你了,革命可不仅仅的打鬼子,你身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我怎么在你身上看见了退缩!现在的重心实在军事上不假,可是明证上同样不能放松!”“你别看今年冬天雪下的不小,可明天说不准就是大旱之年,咱们要未雨绸缪啊,可不能靠天吃饭,到时候可就抓瞎了!”“林北的情况我了解过,仅靠从境内的四条河流引水不足以解决全境问题,但是能解决一部分是一部分!漳河是太南的母亲河,太南各县要组织人员提前开凿河道,拓宽以前的河沟,尽最大程度解决用水困难!”“兴修水利的工程干好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你这个负责人、主导者,即使是百十年之后也会被后人景仰!”周维汉再次开启了画大饼的老本行,事情还没如何,先给王英把大饼画好。“嘿,你就这张嘴好使,你有什么具体的意见,来点实在的!”王英笑着说道。“我也是个外行,不过嘛,想法还是有的,现在是冬天,不好动工,但是分两步走,一是派遣技术人员,先行进行勘察,二是提前做好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技术人员不够,我可以从炮兵营调遣一些测量员进行辅助,缺少测量仪器我让人去搞!”“当然,之前也说了林北是重点,要解决林北的用水问题,我看还要从漳河引流,那咱就从这一点开始,大方向就是由北往南引水,总体计划制定好之后,各县分段进行,能解决一部分就一部分!”“王英,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咱们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用时间慢慢磨出来,你要有心理准备!”周维汉最后说道。“哎,我当然知道是个大工程,我就不信,咱们可以跟小鬼子抗争,还解决不了一个兴修水利的工程?”王英此时倒是踌躇满意,分外想干出一些成绩来。此番提起的兴修水利的工程,不由得让周维汉想起了日后林县修建的红旗渠。林县在在太行山下,地势自西向东倾斜,河流多为季节河,一到汛期就会形成山洪,房屋很容易被冲毁,但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大旱天气,导致地表河水干涸,加上当地石灰岩密布,它们像一个大漏斗一样,让河水肆意下渗,连地下水都少得可怜,所以才形成了极端的干旱灾害。历史上,林县当地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