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波斯帝国1845 > 第八十四章 上任

波斯帝国1845 第八十四章 上任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29:09 来源:23小说

众所周知,现在伊朗沙阿是穆罕默德,但实际做事的是王储纳赛尔丁。有一些人对沙阿说王储要发动政变,穆罕默德气的直接把这些人砍了。

笑死,要政变的话他进入德黑兰到时候最合适了,哪里还用得着现在。编瞎话能不能走点心。

而且,他现在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专家会议开幕时还能搀着走,现在也不行了。他感觉自己的大限要到了。

“沙阿”哈桑来到穆罕默德面前。

“啊,我亲爱的大维齐尔,坐吧。”

哈桑坐在沙阿的面前,虽然自己还是宰相,但他感觉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各种新鲜事物让他的脑子转不起来,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稳定政府,不让他们混乱。

“你为了伊朗尽心尽力,能够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持政府稳定,我要谢谢你啊。”

“沙阿谬赞了,臣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嗯”穆罕默德点点头,“现在的情况比之前好了很多,多亏了殿下运筹帷幄,不然伊朗还不知道往哪里去。”

“是啊,是啊。”

随后两人沉默了一下,哈桑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沙阿今天叫他来也是为了政府的事情。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过的不好,不如去大不里士看看,休息一下也是好的。”

这是明摆着要宰相辞职了,而最近政府的情况他这个宰相也是架空状态。阿米尔以财政大臣的身份处理一切有关改革的事情。

而效果这几年也是出现了,贸易大量增加,还引进了新技术和新知识。伊朗已经开始改变了,而他也跟不上趟了。

“沙阿说的是,臣的确是老了。先有北方的威胁,西方的奥斯曼、南方的英国又先后勒索伊朗。如果自身不强大,那么只有被勒索的命运。

好在,我们拥有一位伟大的王储。之前的一系列事情足以说明,他会是一个伟大的君主。”

哈桑对纳赛尔丁的评价很高,没办法啊,好不容易出来一个愿意改变的,不支持也得支持了,不然亡国他们后悔都来不及。

1848年4月25日,伊朗大维齐尔哈桑辞职。沙阿穆罕默德宣布由财政大臣阿米尔出任新的大维齐尔。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不觉得惊讶,因为阿米尔上台是迟早的事,他现在是财政大臣,又是国家改革的主要推手,肯定是要委以重任的。

只不过他们以为得等纳赛尔丁上台后才会成为宰相,没想到现在就成了。

阿米尔也是懵的,他怎么突然成为大维齐尔了?自己事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都是沙阿突然宣布的,难道是王储劝说的吗?

这还真和纳赛尔丁没有关系,他也是刚得知消息。只能说这次是沙阿自己做主更换的。

这个实际上也是无可厚非,毕竟纳赛尔丁也要上报沙阿做决定。既然他成为了宰相,那就好好干吧。

try{mad1();} catch(ex){}

阿米尔进入了宰相的办公室,见到了哈桑。

“从现在起,你就是新的大维齐尔了。恭喜你了。”

留下这么一句话后,哈桑离开了办公室,就剩下阿米尔一人在办公室里。

——————————

伊朗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也活跃起来,但也只是小规模的交易。不过在这期间,有两个团体和他们交往活跃——帕西人和伊拉尼人。

在8-10世纪间,一部分坚持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人,不愿改信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带。这些波斯移民在印度被称为“帕西人”。

虽然帕西人最初是来自波斯,但大部分印度帕西人都已失去与波斯的社会或家族联系,与波斯已经没有共通的语言。在自从第一批祆教徒到达印度后的数百年间,帕西人已经将自己融入印度社会,但同时保持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英国人对帕西人有着与对印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他们认为印度人“消极、愚昧、无理性,外表顺从却内心诡计多端”,而帕西人“勤勉、讲道德、精明”。帕西人也不同于印度人对西方文明的强烈抵制,而是鼓励本族的年轻人进入英式学堂,学习先进的知识。于是,帕西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进入英属印度政府的管理部门和工商业领域,成为英国商人的买办,也成为在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中间人。

和帕西人比起来,伊拉尼人对历史就很短了。他们也这里生活也不过四五十年,当时卡扎尔王朝对教徒的迫害逐渐加深,祆教徒们纷纷从伊朗逃亡。与印度的帕西人相比,这些流亡印度的祆教徒跟伊朗的祆教徒的血缘更近。伊拉尼人仍然会说波斯语和琐罗亚斯德达里语方言。

在伊朗减轻对祆教的迫害后,已经有一些人从印度回到了伊朗,并且在亚兹德定居。当然也有些帕西人从印度回到了伊朗,虽然印度很好,但英国政府采取的宗教改信政策还是感觉不妙。正好伊朗承认了祆教,不如回去看看。

印度总督达尔豪斯侯爵对于这样的现象没啥感觉,因为他正在推动他最大的政绩——无嗣失权,也就是说如果印度土邦统治者没有后代,那么他的土地在他死后就归东印度公司所有,哪怕是过继的都不行。用达尔豪西的话说,这一原则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摆脱那些微不足道的邦国,它们可能会带来烦恼,但我敢说,它们永远不会带来力量”。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印度进步。而为了将文明播撒到各地,他开始准备对锡克帝国的战争。

锡克帝国现在内乱不断,而英国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后觉得,只有征服旁遮普地区,控制阿富汗和印度唯一的出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