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明:嘉靖修仙啦 > 第四十三章 一些语言的艺术

大明:嘉靖修仙啦 第四十三章 一些语言的艺术

作者:慵懒的猫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32:55 来源:23小说

“父皇。”

不等嘉靖开口,裕王又跳了出来,顿时迎来了两双幽幽的目光。

他迟疑了一下后,还是双手行礼道,

“父皇,万一是紧急之事,岂不是耽误了时间?”

裕王很清楚这些奏疏的内容,也知道浙江那边张居正他们根本不敢处理。

这件事,必须在朝廷这边解决。

他脑海里又想起了徐阶的提醒,既然父皇都知道了,那就干脆听话,交给父皇处理好了。

“耽误?”

嘉靖目光幽幽的注视裕王,手中的芭蕉扇也停止了扇风,随后语气没有起伏的说道,

“朝廷自有法度,若是紧急之事,也当加急送来京师。”

“区区几份奏疏,便让你如此紧张了?”

这两句话一语双关,是在责问裕王的愚蠢,更是在提点他动动脑子。

你忽然就送来这些奏疏,又不给个说明,就急着催促自家父皇处理,甚至打起了感情牌。

这是一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正常流程应该是裕王将奏折送过来,提供情报,顺带让他父皇先求证情报,再进行批改,而不是这么急冲冲的索要答案。

换位思考,他父皇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却打开了奏折看,又该如何决断?

哪怕大家都知道皇上知道一切,但是明面上,总要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按照流程来走才对。

“父皇,儿臣,儿臣……。”

扑通一声,裕王又跪了,他虽然脑子不太好,不过总算明白一件事,自己是当今皇上的儿子。

认错挨打,总不会有问题的。

可惜他的那些话,已经掐死了将这些奏疏打回浙江的可能性了。

万一海瑞在浙江闹出什么事,在场三人都有责任。

“皇上,浙江那边有张居正与高拱二人,不如请徐阁老来问问情况?”

严嵩一直静静地观看嘉靖父子的对话,直到裕王跪下认错,他这才出面开口。

裕王的种种表现,都能说明这些奏疏,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他是大明御用背锅侠,但绝不是什么人都能甩锅到头上的茅坑。

严嵩这是在问,这口黑锅他先背,由内阁出面,所以,皇上你的意思是?

毕竟从皇上的态度来看,这些奏疏到底讲了什么,恐怕就自己不知道了。

这不是大事,黑锅自己先背着,让皇上化被动为主动,有回旋的余地再说。

严嵩化身背锅侠,主打一个贴心。

对此,嘉靖心里冷笑了两声,宣徐阶?

那个老狐狸早就回徐府等待了,宣与不宣,这口黑锅都甩不掉。

说白了,海瑞的奏疏是针对改稻为桑,而改稻为桑又是嘉靖同意的国策。

一旦徐阶过来,必然会主动打开奏疏看,然后假装惊讶,将这件事彻底挑明。

而他不过来,问题也不大。

裕王被徐阶忽悠的冲锋陷阵,铁了心要将这件事解决掉。

身为嘉靖唯一的儿子,大家都公认的储君,裕王身上绝不能有污点。

所以弄到最后,还是要嘉靖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嘉靖不用想都知道,哪怕他不宣,过会徐阶也会主动入宫求见,然后表示他也才刚看到这些奏疏,还没看几个字。

裕王便为表忠心,孝心,将这些奏疏带到了皇上面前,他这是来请罪的。

这件事一挑明,因为嘉靖身为皇帝,所以必须给出决断。

try{mad1();} catch(ex){}

而且,这还是徐阶给严嵩挖的一个坑,就等着他必须往里面跳。

因为徐阶知道,当今皇上,也是一个极为爱惜名声的皇帝。

一旦严嵩接手这件事,就必须直面改稻为桑与皇上名声的问题。

他既要保证改稻为桑顺利施行,也要免除皇上名声出现污点,将黑锅接过来背好。

如此一来,海瑞这个烫手山芋,就被清流们甩给了严党。

全过程中,只有严嵩被苦一苦了,大家都皆大欢喜。

“去宣徐阶来。”

嘉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裕王,微微摇头后,便示意了一下黄锦。

很快,早就等候在家的徐阶,便来到了玉熙宫,一顿客套请安后。

他故意看了一眼严嵩手中的奏疏,带着惭愧的表情跪下,叩首请罪道,

“臣向皇上请罪。”

这是要挑明事情的前奏,一句请罪,嘉靖必须开口了。

“你们是有罪,几份县令的奏疏,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朕面前,内阁是摆设吗?”

嘉靖根本不理会徐阶的请罪,手里拿着芭蕉扇轻轻摇着风,脸上露出不愉的表情。

徐阶跪在地上,严嵩也一起跪在了地上。

这是拿规矩压人,先别说事,规矩被破坏,你们打算怎么办?是不是觉得朝廷法度都没有一样?

一句话,嘉靖便将主动权拿回手中,这件事不解决,海瑞的奏疏,就必须往后排一排。

“浙江有张居正与高拱两位朝廷大员,为何不上报?”

这是专门针对徐阶的二次问责,毕竟张居正是他学生,高拱是他同事,这是清流党派的责任。

“朕的儿子,何时沦落到送信的地步了?”

这句话就重了,徐阶只能将头磕在地上,三个要命的问题,他必须给个交代。

“皇上容禀,海瑞是裕王手下谭纶,举荐的官员。”

“臣也是刚刚知道这件事。”

徐阶继续将头磕在地上,给出了非常正当的理由。

海瑞是谭纶举荐的,谭纶又是裕王的人,这件事,内阁十分不方便处理。

更何况,他也是刚收到消息,说明海瑞的奏疏是通过特殊渠道送到裕王面前。

所以张居正与高拱二人,包括浙江那边的官员,都不知情,更别提处理了。

牵扯上裕王,这件事就能解释过去了。

徐阶没提裕王是主动送信,但是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这是裕王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