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宋神探志 > 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里

大宋神探志 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里

作者:兴霸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34:22 来源:23小说

太平坊,吕府。

宅老吕程,缓步来到书房外,轻轻唤道:“相公!”

里面传来吕夷简沉冷的声音:“进来吧!”

吕家富贵了已经不止一代,能担任这样仕宦之家的宅老,吕程一方面是有庶出子的身份,终究有血脉关联,保证对家族的忠心,另外则是因为年轻时就是吕夷简的书童,服侍了这位三十多个年头,称呼由公子、到官人、再到如今的相公,最是了解他不过,也能参与到府上的大事中。

此时吕程轻轻地走入书房,一丝不苟地行礼,再开口道:“将作监丞,同判兖州,正如相公所料的那般。”

吕夷简手中的笔都没有停下,笔锋却轻快了些,显然心情不错:“少年太得志,容易栽跟头!希望这位狄三元到兖州后,能明白这个道理……”

历史上此届状元王尧臣,授从八品将作监丞,同判湖州;之前太宗朝吕蒙正中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昇州;真宗朝的陈尧咨中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同判就是通判,天圣元年,为了避刘娥父亲的讳,才将通判改为同判,一个意思。

对比起来,今科三元魁首的主官,吕夷简自然是希望只给一個正九品的大理评事,别瞧这低了小小的一级,由正九品到从八品可不好跨越,说不得就是几年蹉跎。

可宰执们固然反对官家破格提拔,却是对事不对人,王曾和晏殊还出面赞誉狄进的人品和功劳,就连枢密使张耆都说了几句好话,吕夷简发现事不可为,立刻也出面表示赞同。

所幸在本朝,真正重要的还不是本官,而是差遣,正常情况下,位列三鼎的进士,都是要以京官的身份,通判地方一州的。

“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通判看似是地方知州的副职,职权却相当不低,同理一州之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与守臣通判签书施行”,而且地方上官员有功过失职者,可直接上劄子送予京师,禀告天子。

太祖创设这个官职,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通判就是知州的副职,时人视之为“监州”,更符合身份。

吕夷简不指望将三元魁首安排到一个穷困州去,却可以安排一位威望且强势的知州。

如果狄进少年得志,顶撞知州,下场必然是被收拾,如果狄进依旧四平八稳,也无法发挥出监州的职权,左右都是错。

当然,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官场磨砺,毕竟今科进士固然风光,但不要忘了,如今担任要员的,都是这般风光过来的,都有进士功名,别人更有了官场经验,凭什么让你独占鳌头呢?

而如今知兖州的,正是曾被丁谓排挤罢相的李迪,也正是此人,以区区几笔墨水,将八大王驱赶出宫,维持住了政权交替的平稳。

不过李迪同样不被太后所喜,因为当年坚决反对真宗立刘娥为皇后,后来又反对真宗放权给刘娥的就是他,担心再出前唐武则天,所以哪怕李迪有大功劳,还是一直被贬在外。

吕夷简很忌惮李迪,也知李迪十分厌恶自己,双方相看两生厌,如今又往那边送了一个狄仕林,他会巧妙引导,让敌人和敌人互相攻击,无论哪个仕途受挫,于他都是好事,如果这两位联合起来,那太后也会连带着痛恨狄仕林,同样是大好事。

这还不是真正的喜事,吕夷简又问道:“宫中?”

吕程明白问的是谁:“太后至今没有出言。”

吕夷简这次完全停笔,抚须微笑:“如此,风波可定矣!”

官家今年十八岁了,不比五年前的十三岁,这个年纪已经不小,先帝真宗继位时也不过十九岁,就已经开始执政。

所以哪怕八大王已成过去,但刘娥的统治也不是稳固,相反接下来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她要面对的,是日益长大的天子,而越来越多的官员也会提出,让太后还政于官家。

因此明明任命重要官员的权力,一直被太后掌控着,此番刘娥却乐得让官家和重臣争辩,就是让这些臣子看看,哪怕年满十八岁,赵祯还是很不成熟,依旧需要她这位太后来掌控朝局,国家方能平稳。

吕夷简几乎是最早预见到这种可能性的臣子,此番极力促成。

打压那个新科三元,只是顺手为之,迎合太后,进位宰相,才是主要目的。

自从无首灭门案被揭开后,吕程就很少见到自家相公如此欣然了,此时也涌出由衷的欢喜,继吕公蒙正后,吕氏又将出一位当朝宰相!

try{mad1();} catch(ex){}

吕夷简却没有得意忘形,仔细关照道:“近来家中不可生变,谨于言,慎于行,你要好好操持!”

吕程脸色微变,不敢隐瞒:“相公,十三哥儿那边又惹了些麻烦……”

吕夷简的笑容凝固了,烦恼地皱起眉头:“他们就不能消停消停?”

十三哥儿不是别人,正是吕蒙正的幼子吕知简,本来大家关系近归近,却也不至于过多关心,偏偏吕蒙正不仅是吕夷简的亲叔叔,还是官场上的大恩人,二十年前,真宗泰山封禅后,经过洛阳,去了吕蒙正的家,问这位宰相:“卿诸子孰可用?”吕蒙正回答:“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吕夷简从此被真宗垂注……

不举荐自己的儿子,而举荐侄子,确实是吕蒙正有识人之明,吕夷简也牢牢记得这份恩情。

那几个在吕蒙正口中不足任用的儿子,如今都有恩赏官职,在京中享福,而这群儿子……是真的不足用!

若不是吕氏越来越家大业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