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宋神探志 > 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

大荣复穿着青色官服,脚踏官靴,看着机宜司崭新的大门,深吸一口气,举步迈入其中。

皇城司位于左承天门内,由于早在太祖时就设立,那时候还叫武德司,距今也有八十年了,建筑自然显得陈旧。

机宜司作为新设的京师部门,本来也会缩在老的建筑里办公,可枢密使曹利用威势赫赫,大手一挥,将刑部重修的一片屋舍给调拨过来,连带着牢狱一起,作为机宜司的驻地。

有了强势宰执的支持,机宜司门下的心气可想而知,连往日里处于底层的禁军都敢鼻子朝天,看谁都不服,此时擒获了关键贼人,进出之人更是个个喜气洋洋,大步流星。

只不过见到了大荣复,前一刻还喜笑颜开之人,下一息就如躲避瘟神般,绕道而走,从大门到堂中,竟无一位吏员禁卫向他行礼。

换成任何一个人,受到这般待遇,心中都不会痛快,但大荣复不知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嘴角反倒勾了起来,一路笑吟吟地走入堂内,潇洒地坐了下来。

吏部已经正式下文,赐予他武职官身,提点机宜司。

他如今是这個情报部门的主官之一了。

而现在这些胥吏的反应,莫过于其他官员早早打过招呼,一致排外,因为他的渤海人身份,更因为他摆明着前来夺权的目的。

偏偏吏部还是要任命,这些人只敢视而不见,却不能阻拦半分……

这般一想,还有什么好愤怒的呢?

或许是如此态度,大荣复在堂内坐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听得脚步声传来,一位面容儒雅,三十几许的绿袍官员走了进来,抱了抱拳:“在下刘知谦,提举机宜司,见过……大提点。”

说到称呼时,这位官员稍稍顿了顿,不得不说“大”这个姓氏,实在是占便宜,无论与什么职务搭配起来,都瞬间有了种高上几级的感觉。

大荣复起身,按照这些时日学习的仪态,无可挑剔地行礼:“大荣复见过刘提举。”

和皇城司一样,机宜司这类部门,直属的官职其实很少,多是吏员和禁军,三位提举之下,也就是三到五位提点,总人数一般不会超过十人。

而如今机构初设,官员人数更是不满,甚至按照惯例,还有些挂名不管事的,但刘知谦这个人,狄进都着重强调过。

因为他是李允则举荐的。

大荣复这段时间也恶补了一番宋廷官员知识,知道相比起当年出使辽军的曹利用,对于辽国手段更了解的,其实是镇守河北近二十载的李允则。

曹利用此番有信心建立机宜司,抓捕辽人谍探,也与请出这位老臣不无关系。

当然,李允则今年七十四岁高龄了,古代这个岁数已经是半步祥瑞,各种器官功能都严重退化,让李允则亲自出面抓谍细是不现实的,关键还是其举荐之人。

刘知谦就是这位老臣推举的,机宜司的抓捕工作自是由他负责,此时见礼之后,大荣复也顺理成章地开口:“听说辽人谍探组织‘金刚会’被机宜司一网打尽了?”

刘知谦语气平静:“并无此事,只是抓捕到了一位疑似‘金刚会’的成员!”

“那也了不得!”

大荣复抚掌叫好,大声赞叹:“这个组织在京师潜伏近二十载,不知害了多少人,如今机宜司成立不足三月,就将一人擒获,势必能顺藤摸瓜,彻底把‘金刚会’剿灭,当真是了不得啊!”

刘知谦眯了眯眼睛,再度强调:“我们抓捕的,只是疑似‘金刚会’的成员!”

“诶!”

大荣复摆了摆手:“刘提举何必自谦呢?外面已是传开了,‘金刚会’贼子被擒,若无七八分的把握,机宜司也不敢胡乱给朝野上下期待吧?”

刘知谦的眉头微微皱了皱。

但还未等他开口,大荣复又道:“我也甚为遗憾,怎的吏部就不能早些将差遣派下,也好让我参与到抓捕行动,不瞒刘提举,我等渤海遗民对辽人,尤其是契丹人,最是痛恨啊!不过抓捕既无机会,审问应该还是可以参与的吧?”

刘知谦神色恢复平静:“提点机宜司,自有审问的权力,请!”

“请!”

……

申时。

下午三点整。

狄进小心地合上书卷,将孤本重新放回书架上,优哉游哉地出了集贤院。

下班了。

一路出了皇城,荣哥儿已经牵着马,候在外面。

话说国朝官员按制度,虽然是这个时辰下班,但大多数还是会耽搁耽搁,装一装的,唯独公子如此实诚,申时走人,申时两刻基本就到皇城外了。

不过这一回,待得公子翻身上马时,荣哥儿又低声道:“大提点早早回来等着,似有急事!”

狄进微微点头,上了马后,稍稍提了些速,朝自己的新家走去。

进了巷子,远远就见大荣复竟站在门前等待,眉宇间带着一抹不安,见到狄进回来,才松了口气。

狄进走入家中,荣哥儿牵着马往马厩而去,他则带着大荣复进了正堂,坐下后开口问道:“机宜司抓的人,真是‘金刚会’的贼子?”

“不错!”

大荣复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提举刘知谦领我进了机宜司牢房,里面擒获了的贼子,确实是个契丹人,胸口还纹了狼头刺青!”

狄进心中失笑,这不会是把萧峰抓了吧,大好男儿,怎与你慕容复齐名,不过面色也郑重起来:“为何能通过刺青确定身份?”

实际上,别说辽人纹刺青,宋人也很喜欢刺青,夏天在到市井中走一遭,很容易就能发现许多汉子身上都有着花样各异的纹身,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史进就不说了,真实历史上的周太祖郭威,脖子就刺了一只雀,人称郭雀儿。

所以单凭一块刺青,就判断辽人和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