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宋神探志 > 第四百五十二章 《谜底提前揭晓的凶杀案?》

大宋神探志 第四百五十二章 《谜底提前揭晓的凶杀案?》

作者:兴霸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34:22 来源:23小说

“驾!驾!”

“大哥,大哥,等一等!”

两匹快马行走在官道上,听了呼唤,杨文才降下马速,看向身边的少年郎。

这位正是他异父异母,却又在族谱上承认的亲弟弟,杨文广。

杨文才有招弟命,过继到杨延昭膝下后,杨延昭的妻妾连生三个儿子,后来还都没有夭折,如今最大的已是弱冠之龄,并且一直对他颇为敌视,想要将这个嗣子赶出去,省得将来多分一份家产。

杨文才对内谨小慎微,对外自污名声,降低了对方的戒备,才勉强保住位置,没有被赶回旁支。

他的目标是,三年之期,进士归来。

结果是,三年之期,幕僚归来。

所幸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作为狄进的幕客,尤其是当代州前线战报传于河东各大家族后,不仅是杨家上下对于他的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府州的折家,还有周边各地的大族都纷纷遣人来访,尽足了礼数。

尝遍人情冷暖的杨文才,看似大度地安抚了那曾经对他冷眼相看的二弟和四弟,然后立刻让两人靠边站,带上了以前对他最为友善的三弟杨文广。

既出了昔日的恶气,又给了杨家的希望,将双方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果不其然,家中长辈对他赞不绝口,默契地将那两个本就高不成低不就的子嗣边缘化。

事实证明,莫欺少年穷,人家得势了,能帮衬一個弟弟就很了不得了,若再不趁机借坡下驴,冰释前嫌,真要翻脸相向,杨家才是愚不可及。

此时兄友弟恭,杨文才被弟弟唤住,也温和地道:“三弟,怎么了?”

杨文广吞咽了一下口水,紧张地道:“大哥,我就这般去见狄相公,会不会太失礼了?”

杨文才失笑:“狄相公对于武人的态度,向来与别的文臣不同,你是我杨氏小辈里最通兵略之人,如今对夏战事将起,多少功勋等着,你不想立功么?”

杨文广立刻道:“当然想!”

杨文才道:“这就是了,你可知道,在雁门寨大败辽军的狄青狄汉臣,与狄相公并非同出一族,他是靠着自身能力,才有如今的成就,我相信三弟你也会有这出人头地的一天的!”

“定不负大哥所望!”

杨文才握了握拳头,一夹马腹:“走!”

两人一路紧赶慢赶,出了麟州边界,又快马飞奔了数个时辰,即将抵达府州时,才远远就见到一支车队出现在尽头,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的身影鹤立鸡群。

“拜见狄相公!”

杨氏兄弟赶忙迎上,到了面前齐齐下马见礼,杨文才还加以引荐:“这是舍弟杨文广,字仲容,从小习弓马,读兵书!”

“哦?”

狄进打量了一下难掩紧张的杨文广:“确是一表人才。”

留名后世的杨家将里面,他无缘得见杨无敌和杨六郎,倒是见到了年轻的杨文广。

标准的将门子弟气质,体格健壮,血气旺盛,勤练武,通谋略。

演义版本中,杨文广的祖父是杨延昭,父亲是杨宗保,母亲是穆桂英,宋皇将百花公主下嫁与他,杨文广共有十九个妻子,因功封太平王,结局寿终正寝,算得上最为美满的一位。

真实的历史上,没有杨宗保,杨文广就是杨延昭的儿子,得范仲淹的赏识而提拔,曾参加过平定侬智高的战役,当狄青北返后,以邕州知州的身份镇守广西边境,后来又活跃在对西夏的战事里,有勇有谋,不输父祖之风。

现在的杨文广还很年轻,是一位可塑之才,狄进微微点头,已经算是认可了,看向杨文才,直接询问:“麟州局势如何了?”

杨文才道:“相公容禀,夏人频繁派出探马谍细,与各部落番民联系,挑拨离间,准备挑起番民之乱,再进攻麟州。”

狄进不以为意:“成效如何?”

杨文才道:“番人固然暴躁易怒,然各部落首领也非蠢物,李德明败阵之后,威望大降,如今又想番人做马前卒,自是很难办到……唯独可虑者,是首领乜罗,威望极高,此人如果倾向夏州,恐怕会引发一些动荡!”

“番人首领乜罗……”

狄进目露沉吟。

早在《定边十策》里,他就将边地番民的治理,作为了一个重中之重的要点来讲述,而那时的具体资料是曹家对于边境的了解,现在成为麟州知州,则到了自己直接面对这个冲突的时候了。

汉人官员和边地番人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各族混居后衍生出的复杂问题。

简而言之,番人不服管教,无视律法,为求利益,常有烧杀抢掠者,堪比盗匪,汉人歧视番民,官员更是颇多剥削,军队也有杀良冒功的恶劣过往。

至于到底是谁对谁错,谁先对谁动手,早已分不清了。

这位麟州番人首领乜罗也是如此,历史上他投靠了李元昊,为其带路,但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乜罗向守将康德舆申请正常的物资调配,康德舆不予满足,乜罗颇有怨言,又有谗言称乜罗准备私通夏贼,打仗时会倒戈,乜罗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干脆真的依附西夏,最终引兵寇入侵,导致麟府二州被围攻,大批百姓遇害,损失惨重。

第二种是康德舆与乜罗交恶,乜罗早有反意,康德舆的部将有所察觉,试探后觉得乜罗必反,请求康德舆将之提前拿下,避免后患,康德舆害怕承担责任,犹豫不决,最后没有听部将所言,结果乜罗举族投靠了李元昊,将河东局势搅得翻天覆地。

这两种说法其实也能合为一条线,区别仅仅在于,乜罗到底是被逼反的,还是早有反心。

而在狄进看来,这其实并不重要,也没必要强行区分。

谁对谁错,在边塞根本不是关键,强弱才是关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