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光宗耀明 > 第56章、为张居正平反?

光宗耀明 第56章、为张居正平反?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45:14 来源:23小说

文华殿中,未时一过,十个老人齐齐露出紧皱眉头看莫名其妙玩意的表情。

朱常洛一语双关:“父皇和皇祖母说,将来是孤承继大统。孤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卿等再商议润色,那便是君臣一心,力图大明中兴。”

张维贤好奇地看着分发到他手中的誊抄件。

见了鬼了,他居然看得懂!

如今病重的皇帝二十八年来做了哪些有功绩的事,大略列举了一些。

比如再清丈了一次田土,重造了鱼鳞黄册,新增田土一百四十余万顷;

比如三征成功,威播内外。北患通过封贡贸易和分化进一步缓解,倭患通过朝鲜之役也有缓解。

比如屡拨内帑,万历二十年应田乐之请拨内帑十万两于河西,万历二十二年拨内帑三万三千两赈河南饥荒,万历二十七年拨内帑百万两应北疆兵饷。

比如因征战和两宫三殿大工之需派出矿监税使,播州大捷后旋即撤除以免加重百姓负担。

其他新政前后的问题、国本之争、怠政之事,那就都没提,或者只提了病痛缠身仍旧忧心战事、竭力胜战内外之敌。

更加让他看得懂的就是后面的登基“诏书”了。

首先一段是套话,称颂了一下万历皇帝,还再次讲了讲大明的立国之路。

太祖出身之低微,开国后之勤勉,成祖屡屡北征、驱逐外敌、保境安民而奋不顾身,嗣君提炼出来就一句话:朱明之崇文教、蓄武威,就是为了天下万民安居乐业。

如今,三大征虽胜,大明也亟待休养生息。

嗣君殿下指出了新朝初期、中期、远期的朝政重点。

第一阶段节流。为表节俭,从自身做起,改革宗室、缩减宫廷开支、裁汰京营冒滥、暂停三殿两门大工、节俭办大典,这都是小意思。天家作了表率,各官衙总体上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走。

他们怎么具体节流,就没有提明确的做法和目标。

第二阶段开源,提到了田赋,但只说了兴修水利避免灾荒、减少徭役让百姓有更多时间精耕细作。提到了盐、茶、马、矿,但只说了加强管理、减少贪腐这种套话。提到了钞关和工商,也都是繁荣商贸、鼓励生产流通。

至于优化府库安排背后的刀光剑影,张维贤是不懂得的。

第三阶段富国强兵中兴大明,那就更虚了,总之都是澄清吏治、昌盛文教、百业兴旺之类的“美好愿景”。

沈一贯等人心情复杂地看着这种近乎白话的“诏书”,知道确实是嗣君自己的想法。

不能说有问题,只能说既显得没文字水平又显得很有雄心壮志。

就很矛盾。

但你不能说有错。

开源节流,不是每朝每代都提吗?说了,又像没说,因为落实起来就没法子。

什么富国强民中兴大明,年轻嗣君还有热血,总不能对他说:殿下,务实一点。

何况人家都要以身作则了,具体要办的几件事看起来都是好的,是值得称颂的。

只不过,恰恰那些虚言其事的地方,又让人看得出来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虚话连篇,但每一个段落都齐整,有主题、有方向、偶尔点到些关键处却不提具体怎么做。

他看了看余继登等人,发现至少已经提到的这些东西,只有在文辞上进行润色、显得像一篇庄肃的登基诏书的空间,却没有说不该提、不该这么提的空间,仅仅留了加什么内容的空间。

当然可以加很多内容,但礼部拟的诏书忽然就全部不提了,完全拿出了一版新的,皇帝和嗣君的态度也很明确。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世用,你以为如何?”

try{mad1();} catch(ex){}

沈一贯又把余继登推出来,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又想谋划入阁呢?

“……殿下有继往开来、再致中兴之志,臣感佩莫名。”余继登说着套话,“臣以为,润色之余,有些官民翘首以盼之善政,宜于登基诏书中明告天下,以彰新朝之恩德。譬如重建三殿三门、恩赦因言获罪之臣、速补缺员、漕运改兑轮派……”

他一条条地提,最后说道:“殿下明鉴:若只是仅仅润色一番,朝野恐怕会讥臣等不敢直谏弊政,一味奏请殿下亲做表率,避重就轻。”

朱常洛第一次在他们面前皱起了眉。

看到嗣君的表情,沈一贯拿不准他是不是仅仅因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东西被这么点评而不高兴。

确实嘛,东西写得这么白,既不能引经据典,遣词造句更是粗陋,只能说确实进学太晚了,才疏学浅。

但说仅仅润色一番不行,那则是在说他对国事的思考也很简单。只知道一腔热血从自己开始做表率,却不明白真正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是什么。

这是讥讽重臣吗?这是讥讽嗣君没水平。

实际上却是表达着嗣君仅仅改革宗室、缩减宫廷开支和裁汰京营冒滥三件事的不满。

三殿三门,反而应该重建起来:那是恢复旧规矩的象征。

其他事情,也惠及在朝在野官员,符合地方上许多乡绅的利益。

沈一贯看朱常洛一言不发,看了一眼萧大亨。

“……殿下容禀。”萧大亨见状开了口,“臣掌刑名多年,因此前郑氏包藏野心,外臣中也有些不忠之臣,实在有许多贤良忠臣因之获罪去官。殿下恩赦天下,拨乱反正,新朝群臣归心,何愁壮志难成?”

沈一贯则站了起来:“殿下,臣斗胆乞禀:陛下禅位诏书中言清丈田土等事,是陛下旨意吗?”

朱常洛微微眯了眯眼睛,看着低头的沈一贯。

他没看自己的反应,但有他的人在看自己的反应。

把清丈田土作为在位功劳来宣扬,自然是一个很需要注意的信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