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 第3章 赚大钱的方法都在上面

此时此刻是8月初,新小麦磨出来的面粉大量上市。

加上外调进京的粮食大多是由国外进口的小麦,京城暂时比较缺粗粮,交道口粮店分配到的粗粮更少。

粮食局规定的8月份的比例是50%面粉、10%大米、40%粗粮。(出处:京城《粮油商业志》第119页等等。)

但是交道口粮店没有足够多的棒子面供应,居民又只能在指定的粮店买粮食,那就只能买面粉了。

高收入的家庭很开心,粗粮票买的也是白面。

李子敬这种低收入的人就有麻烦了,买1毛8分4厘的标准面粉,比买1毛零8厘的棒子面,要多花70%的钱。

街道公共食堂还没有全部关停,饭菜很实惠,他也就没去排队争那少少的粗粮,直接吃食堂。

一直过这种分分角角算计的苦日子也不是个事,他最近琢磨了一些搞钱、搞票券的办法。

在图书馆的半个多月,他看的最多的是各项法律、法规、通知、通令。

赚大钱的方法都在上面,写得还怪详细的。

现在有挂在身上,李子敬搞事的胆子更肥了。

没有仇人,也就没有人故意栽赃;公事公办的查处,别人想找到他的证据估计有点难。

啃完两大个香喷喷的窝窝头,饿了一个月了,不香也香,面有菜色的他回到95号四合院。

“三大妈您择菜呢!”

三大妈坐在屋檐下去掉豆角的筋,“是子敬啊,你这是吃好了回来了?”

阎埠贵夫妻俩的为人处世之道差不多,没啥坏心眼,别人休想占他们的便宜。

李子敬笑着溜达过去闲聊两句,“待会要出去办点事,我就提早吃了。”

不用钱的好话,三大妈热心劝道:“你还是得听你三大爷的,自己做饭比外面吃更节省。”

李子敬实话实说:“主要是排队那里的人,个個老弱病残面有菜色,我不大好意思和他们争那些棒子面。”

三大妈也不好说啥了,“你这孩子真是心善。”

李子敬没有道德绑架别人的意思,“我才一个人嘛。我要是有一大家子好几口人,那是必须要去排队买棒子面的。”

“我这样自己生火做饭也省不了几个钱,关键还是要多赚钱。”

三大妈好奇道:“听你的话头,你是有门路了?”

李子敬没有藏着掖着,后续改善生活的钱是要过明路的,不然举报他投机倒把什么的还算好的,告他是特务那真是无事惹一身骚。

“刚回来的路上看到好些泥鳅,我琢磨着捉点泥鳅拿去卖。”

鼓励困难家庭参与生产自救,可以自产自销,集贸市场有开放,不会违规。

三大妈停下手里的活,“泥鳅估计不好卖。”

“泥鳅做菜既要油又要调料,我没见有什么人吃泥鳅的,大伙宁愿花钱买肉吃。”

李子敬实际上没有打算卖给普通人,“市场上没猪肉,他们想吃猪肉也没有。泥鳅怎么也算是一种肉。”

“这倒也是,这个月每个人的猪肉票才2两。”

三大妈又想到了新问题,“不对啊!油也减少了呀!从6月开始变成每人1.5两油,还不知道年底能不能恢复到4两、5两。”

几十年后养尊处优的人来看,一个月1.5两油,这日子没法过。

解放前的日子一言难尽,京城此时20岁以上的人对当年的苦绝对是记忆深刻。

每月能稳稳的人均28斤粮食,还有2两肉、1.5两油,对此时的人来讲已经算是很可以的日子了。

大伙都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try{mad1();} catch(ex){}

李子敬的泥鳅生意还需要用到阎埠贵家,明言说道:“现在用油还能比较不讲究的只有单位食堂了。”

“我打算把泥鳅卖给那些食堂。”

三大妈帮着出谋划策,“还得是红星轧钢厂那样的大单位才行,小单位的食堂也照样没油水。”

李子敬刚吃的街道食堂,切身体会了菜里没有油,“我就是打算卖给轧钢厂那样的单位。”

三大妈手指中院,声音稍微压小了些,“你可以找傻柱帮忙,他在食堂做事。”

李子敬同样小声说道:“不着急。等我抓到了,养活了,我再去找傻柱。”

“泥鳅不能吃死的,要吃新鲜的,死泥鳅煮熟了吃也容易拉肚子。”

三大妈又接着处理剩下的豆角,“还有这种说法?我是没买过泥鳅做菜。”

“乡下都是抓了拿来喂鸡,让鸡多长肉、多下蛋。”

李子敬笑呵呵道:“那是小孩子。大人没空,田里的农活够他们忙的。”

“没错,村里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下河摸鱼。”

三大妈这话,李子敬觉得有被捎带着误伤到,不过也是事实。

62年,农村的劳动力是非常紧缺的,还是那句话,未成年的小孩占了一半的人口。

特别是缺乏农药,缺乏机械,缺乏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

比如此时此刻田里的黄豆,长了‘豆虫’的话(据说是一种美食),都得靠人工去捉虫子,耗费的人力可以想象。

假如有足够的农药,足够的喷雾器,以及会使用农药的人,就是一喷而过的小事,效率好几十倍的增加。

这样的好事得等到70年代,化工厂开始大量投产了。

小孩子长大了,劳动力充足了,有农药了才能放心的磨洋工;62年,磨洋工可能不只是减产,一个不好田里会绝收。

和三大妈闲聊完毕,李子敬进了中院。

他回来是打算找中院贾家的秦淮茹做一笔小买卖。

捉泥鳅还得是晚上,晚上要有灯火照明,手电筒这么高级的家用电器显然不在他的选项里。

最实惠的办法是燃烧‘松明’,名字很好听,简单讲就是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